
















所属成套资源:中图版地理七下授课课件PPT+教案+同步练习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优质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pptx、第六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达标训练原卷版docx、第六章第一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达标训练解析版docx、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设计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 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 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 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4、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重点和难点:重点: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原因。难点:1、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2、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多媒体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先听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橘生淮南则为橘”教师讲故事: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赏赐晏子饮酒。宾主正尽兴,却见两个差吏捆绑着一个人来到面前。楚王故意问:“被捆的人犯了什么罪?”官吏说:“他是齐国人,犯了盗窃罪。”楚王看着晏子说:“你们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盗吗?”
晏子知道这是楚王要羞辱自己的花招,便回答道:“我听说:橘子树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南,果实就是橘子,但是生长在淮河以北,结出的果实就是枳。为什么呢?水土不同。老百姓生活在齐国并不偷盗,到了楚国就盗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善于偷盗吗?楚王笑道: “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这个故事里面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什么?学完本课以后希望大家能够告诉我。板书: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 秦岭——淮河线播放PPT第2-4页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2)运用地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并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带着问题去学习。1、秦岭——淮河线的位置通过李白的诗歌来感受一下:为什么蜀道难于上青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提问:读课本P48页,找出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在哪里?学生看课本找,并回答:讲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大致纬度是32°N~34°N。淮河即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间的一条大河,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秦岭即横亘陕西南部,东至河南的一条山脉。2、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播放PPT第5页提问:看课本P48页A图,说出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学生回答:讲解:秦岭的走向:东西走向,淮河的流向:自西向东流。3、秦岭—淮河线经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播放PPT第6页提问:看课本P48页A图,说出秦岭—淮河线经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学生回答:讲解:秦岭—淮河线经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有:甘肃省、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江苏省。4、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播放PPT第7-21页提问:看课本P48页A图下面的黑体字,说出秦岭—淮河线有哪些地理意义?学生回答:讲解: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主要由以下的地理意义:(1)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3)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4)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5)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6)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小结:秦岭——淮河线南北的自然环境差异二、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播放PPT第22-24页提问:看图说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大家还可以说出每条分界线叫什么吗?学生回答:讲解:(1)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2)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3)西北地区: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4)青藏地区: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及主导因素播放PPT第25-31页①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A提问:看观察:界线A与右图中哪条界线有相似性?学生回答:讲解:界线A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观察:界线A与右图中哪条界线有相似性?学生回答:讲解:(1)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大致和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相当,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2)故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夏季风。②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B(1)提问:界线B是哪两大地域的分界线?
学生回答:界线B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2)提问: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近?学生回答:界线B大致与1月0C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3)提问: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学生回答:界线B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4)提问:该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5)提问:该界线与什么山脉、河流分布大体一致?学生回答:提问:看指图说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大家还可以说出每条分界线叫什么吗?学生回答:秦岭--淮河。讲解:明我们南方、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即气候因素。
③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C(1)提问:界线C与哪级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合?学生回答:界线C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2)提问: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学生回答:讲解: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青藏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由于海拔高、地势高形成了独特的地理区域。小结: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的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差异小结并布置作业板书: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 秦岭——淮河线二、四大地理区域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及主导因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示范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你记住了吗,非季风区,季风区,观图思考,你会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授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秦岭概况,淮河概况,秦岭以北,秦岭以南,秦岭―淮河线,我国自然地理的分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观察分析,西北地区一小组,北方地区二小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秦岭―淮河线,秦岭概况,秦岭以南,秦岭以北,秦岭的“贡献”,淮河概况,淮河流域图,淮河的位置和范围,秦岭淮河线,观察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