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北京朝阳区朝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朝阳区朝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题,科普阅读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两人在相同的沙滩上漫步,留下了深浅相同的脚印,据此可说明
A. 脚印面积大的人对沙滩的压强大B. 脚印面积大的人对沙滩的压强小
C. 脚印面积大的人对沙滩的压力大D. 脚印面积大的人对沙滩的压力小
2. 有四个容量均为 200 mL 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A. 纯水B. 酱油C. 酒精D. 植物油
3.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现有一艘船从上游往下游行驶通过船闸,如图所示。请你指出船通过船闸的顺序
A. ③④②①B. ①③④②C. ①②③④D. ③①②④
4. 足球比赛是中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放在罚点球位置上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 当足球被踢出后还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惯性
C. 头球时,足球能被头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
D. 守门员飞身扑住了飞向球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
5. 小明同学测量圆柱直径,他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6. 如下图所示,两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 p水FBB. pAρ酒精,可知装的酱油的质量最多,故B选项正确。
3. D
【解析】因船从上游往下游行驶通过船闸,故正确的顺序应为③①②④。
4. D
【解析】静止放在罚点球位置上的足球,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A选项错误;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足球具有惯性,B选项错误;头对足球的力与足球对头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C选项错误;守门员飞身扑住了飞向球门的足球,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所以说明力可以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D选项正确。
5. C
【解析】A、B、D图,测量时零刻度线没有对准物体的一端,操作错误;C图,以刻度尺的整刻度线为起点进行测量,操作正确。
6. A
7. B
8. D
【解析】A、B、C都是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都错误。选项D是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D正确。
9. D
【解析】飞向篮筐的篮球,不再受到人的推力作用,忽略空气阻力,则只受重力作用,故A错误。
从斜面上自由滑下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不存在下滑力。故B错误。
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并且这两个力是平衡力,不受摩擦力。故C错误。
静止的吊灯,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并且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故D正确。
10. C
11. D
【解析】A.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微小压强计进行测量,是利用了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几杯水就能撑破木桶,也是利用了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拔火罐进行治疗,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D
【解析】A 管上方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大,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 A 管上方的流动速度小于 B 管上方的流动速度,A 管上方的压强大于 B 管上方的压强,红墨水被压向 B 管,A 管液面下降,B 管液面上升。
13. B
【解析】方法一:
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液体更大,所以应该是橡皮膜向上凹,故A错误;
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液体更大,且橡皮膜向上凹的更厉害,故B正确;
玻璃管的右侧也处于液体中,所以右侧的橡皮膜应该向左凹,故C错误;
玻璃管处于液体中,两侧的橡皮膜都应向内凹,故D错误。
方法二:
水下物体受到的水的压力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所以上下表面都是向里凹的,并且根据 p=ρgh,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是大于上表面的,所以下表面凹陷的程度更大,故A错误;
水下物体受到的水的压力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上下表面的橡皮膜都会向里凹,而且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比上表面大,凹陷程度更高,故B正确;
水下物体受到的水的压力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所以左右两边的橡皮膜都会向里凹,但是C只有左边的橡皮膜向里凹,故C错误;
水下物体受到的水的压力是垂直于物体表面的,所以左右两边的橡皮膜都会向里凹,但是D两边都是向外凸的,故D错误。
14. B
【解析】苹果静止时漂浮在浓盐水中,说明其密度小于浓盐水的密度。将苹果水面以上部分切去后,浓盐水中剩余苹果的密度仍小于浓盐水的密度,所以剩余的苹果仍会漂浮在浓盐水中,故选B。
15. D
【解析】液体的密度一定时,倒放时瓶中的深度较大,根据 p=ρgh 可知,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 pAFB。
第二部分
16. B, C
【解析】同种物质,固态时的密度不一定比液态时的大,如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变小,故A错误;
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B正确;
火灾时,有毒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故C正确;
把一块橡皮泥平均分成两块,每块的密度和原来一样,故D错误。
17. B, D
【解析】(1)根据公式 p=FS=GS=mgS=ρVgS=ρSghS=ρgh 可知,围墙的密度不变,围墙越高,压强越大;故B正确;
(2)围墙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围墙越长,围墙越厚,其底面积增大,围墙的重力会变大,由 p=FS 可知,压强不变;因此围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围墙的长、厚均无关,故A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8. A, B
19. C, D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推车时,车给人的力,故A错误;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B错误;
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正确;
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第三部分
20. A, B, C
第四部分
21. (1)
(2)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3) 未控制变量,即改变形状的同时也改变了质量
22. (1) 不同
【解析】每次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可以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但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不同,说明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速度变化快慢不同。
(2) 大
【解析】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粗糙程度不同,小车在木板面上受到的阻力最小,由实验现象知道,小车在木板面上运动的距离最大。
(3) 匀速直线
【解析】由(2)知道,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就越远;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即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则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3. (1) 薄;不是
(2) 变大;有关
(3) 1.03×108;1.03×104
(4) 500;变大
24. 变大;14
【解析】水变成冰,密度变小,根据公式 V=mρ 可知,等质量的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
设水杯的容积为 V,
ρ水Vρ水+2 cm3=V,
0.9 g/cm3×V1.0 g/cm3=2 cm3=V,
解得:V=20 cm3。
烧杯的质量 m杯=32 g−ρ冰V=32 g−0.9 g/cm3×20 cm3=14 g。
25. 减小;喷雾器
26. (1) 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解析】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析】保持两盘内砝码质量相等(即让两边的拉力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左右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时,左右两个拉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3) 运动状态
【解析】小明在做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受力不再平衡,由静止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7. (1) 错误;微小压强计 U 形管的左侧封闭
(2) 较大
(3) 小于;深度
(4) 添加一个截面积较大的烧杯,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到截面积较大的烧杯中,向其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探头的深度,以及微小压强计 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Δh。将微小压强计放入到截面积较小的另一个烧杯中的同一深度处,记录此时微小压强计 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Δhʹ。发现 Δh=Δhʹ,说明小强的说法是错误的。(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8. (1) 匀速直线;等于
【解析】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
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拉力等于摩擦力。
(2)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解析】为了验证猜想A,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故比较甲、乙图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错误
【解析】将图甲中的木块侧放进行实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了接触面积大小,测出的摩擦力与图甲实验所测岀的摩擦力相同,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可验证猜想C是错误。
(4) 不一定
【解析】如图 b 所示,拉动长木板时,木块相对于桌面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实验中小丽同学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29. (1) 凹陷程度
【解析】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
(2) 甲、乙;受力面积
【解析】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凹陷程度越大,故可得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3) 大;液体密度
【解析】保持探头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发现探头在盐水中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大。说明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 相等
【解析】在同种液体中,当探头所在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这表明: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0. (1) b
【解析】图(b)中液体密度大。根据漂浮条件,图(b)中密度计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小些,所以液体密度大些;
(2) 4.0×103 kg/m3;0.8×103 kg/m3
【解析】设密度计总体积为 V,将它放入水中静止时:mg=ρ水g(V−Sl1),l1=4 cm,得 V=30 cm3,将它放入未知液体中静止时:mg=ρ液g(V−Sl2),l2=2 cm,得 ρ液=0.8 g/cm3=0.8×103 kg/m3。当玻璃管上端恰好没入液体中时,此刻度线为最小刻度值,根据漂浮条件 mg=ρmingV 得 ρmin=0.67×103 kg/m3;当玻璃管下端恰好浸入液体中时,此刻度线为最大刻度值,根据漂浮条件 mg=ρmaxg(V−SL) 得 ρmax=4.0×103 kg/m3。
第五部分
31. (1) 室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由于风机通过排风口将室内部分空气排出后,室内空气压强减小,室外气压大于室内气压,这时打开进风口,新鲜空气会进入室内.
(2) 吸尘器、抽水机、吸盘等
第六部分
32. 锤子向下运动时,锤柄撞击到凳子停止运动,锤头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下运动,从而套紧在锤柄上。
【解析】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利用锤头的惯性可以将其套紧在锤柄上。
第七部分
33. (1) 2000
(2) 4
(3) 2000
(4) 4000
(5) 10000
(6) 4000
34. (1) 5×10−3米3
【解析】V排=V金=5×10−3米3。
(2) 49牛
【解析】F浮=ρ液gV排=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5×10−3米3=49牛.
第八部分
35. (1) 5;0.2
【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基本知识,由图可知量程为 5 N,分度值为 0.2 N。
(2) 2.4
【解析】读数从上往下看,可知读出该球重力为 2.4 N。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朝阳区实验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朝阳区三帆中学朝阳学校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