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年北京顺义区高丽营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年北京顺义区高丽营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
    2021年北京顺义区高丽营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
    2021年北京顺义区高丽营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北京顺义区高丽营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顺义区高丽营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题,科普阅读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在下列长度单位中,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分米、厘米、纳米、微米B. 毫米、厘米、分米、米
    C. 米、分米、厘米、毫米D. 纳米、微米、毫米、厘米

    2. 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一些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A. 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B. 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C. 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
    D. 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3. 向一个空的暖水瓶中灌水,瓶中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随空气柱由长变短时,空气柱发出的声音哪个特征会改变
    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无法确定

    4.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 要减小测量误差,可以通过提高测量工具精密度,完善实验方法来实现
    C. 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 选择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

    5. “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六百分之一,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的直径大约为 0.1
    A. 分米B. 厘米C. 毫米D. 微米

    6.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 路旁的树木
    C. 迎面走来的行人D. 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7. 甲、乙两人分别坐在相邻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A. 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 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
    C. 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D. 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8. 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 m/s
    B. 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 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 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 航模飞行器以 11 m/s 的速度飞行
    B. 汽车以 50 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 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 10 s 跑完全程
    D. 从 30 m 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 2.5 s

    10. 如图,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玻璃杯中,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小明由此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白气”是干冰凝华形成的水蒸气
    B. “白气”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 “热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D. “白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11. 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 1 h 内行驶 15 km;乙在 3 min 内行驶 750 m;丙行驶 100 m 需 24 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大小为
    A. 甲骑车的速度最大,丙骑车的速度最小
    B. 甲骑车的速度最小,丙骑车的速度最大
    C. 乙骑车的速度最大,甲骑车的速度最小
    D. 甲、乙、丙骑车的速度一样大

    12. 下列做法能够减慢蒸发的是
    A. 把积水向周围扫开B.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处
    C. 把蔬菜装入保鲜袋D. 把粮食晒在阳光下

    13.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 冰变成水B. 把糖块放在热水里,一会消失了
    C. 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D. 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

    14. 石墨烯又称单层墨,它仅由一层碳原子组成,具有许多奇特的属性,包括极强的拉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最大,熔点超过 3000∘C 等,这种高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硅成为新的半导体材料。发现石墨烯的两位俄裔科学家,因此获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石墨烯的特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A. 高压输电线B. 保温隔热材料C. 发光二极管D. 坚韧的防弹衣

    15. 用一根直尺和一把三角尺测量球的直径,如图中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16. 如图,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站内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飞船纹丝不动,而地球在缓缓转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A. 舷窗B. 地球C. 空间站D. 飞船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寒冷的早晨,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属于凝华现象
    B. 冬天,−20∘C 的冰吸热后不会立即熔化
    C. 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这是蒸发现象
    D. 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这个现象发生的过程需要吸热

    18.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 熔化B. 凝固C. 升华D. 凝华

    三、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19.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
    C.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四、填空题(共4小题;共14分)
    20. 单位换算:12 m= nm,2 h15 min= s,72 km/h= m/s。

    21. 将一把钢板尺的一部分紧贴桌面用力按住,一端伸出桌面,则钢板尺伸出桌面的部分越短,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 。

    22.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23.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 2 s 内通过的路程是 20 m,则它在 10 s 内可前进 m。

    五、解答题(共2小题;共26分)
    24. 某汽车在山路上以 9 m/s 的速度行驶 5 分钟,然后在公路上 以 25 m/s 的速度行驶 60 s,求:
    (1)该汽车在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全程行驶中的平均速度。( 保留一位小数 )

    25. 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 700 m 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 40 m 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气温是 15∘C,求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15∘C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 m/s)。

    六、实验题(共11小题;共74分)
    26. 如图所示,物体 A 的长度为 cm。

    27. 温度计是实验室常用的工具,它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根据如图所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情况,提出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中的两项:
    ① ;
    ② 。

    28. 在学习声学时,我们探究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将一块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音量变 (选填“大”或“小”),此实验推理可说明 。

    29. 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刚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有关;
    如图甲所示,小刚找来了几根试管,在各试管中加入了不同体积的水来改变试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并进行了吹奏演示。他在吹试管的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了声音的频率,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ABCDEF试管直径空气柱长/cm1512815128频率/Hz56770810635677081063
    (1)在验证猜想一时,应该选用序号为 的实验数据对比,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2)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小刚吹奏自制的如图乙所示的吸管笛,最 (选填“左”或“右”)端的吸管,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30. 小娜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用酒精灯持续给海波和石蜡加热,每隔 1 min 记录海波和石蜡的温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海波的温度/∘C40424446484848484848505356石蜡的温度/∘C40414244464748495152545659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判断依据是 ;
    (2)海波的熔点是 ∘C;
    (3)在 10∼12 min 时,海波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31. 如图所示的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在安装器材时最后装的是 (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
    (2)当水温升到 92∘C 时,每隔 0.5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 水的温度/∘C92939495969798989898
    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C,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其体积 (选填“增大”或“减小”)。
    (3)为证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继续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

    32.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图中的 A 、 B 两套器材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 A 、 B 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略高于 100∘C,他们选择的是 (A 或 B)套装置。说明该套装置内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个标准大气压。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 C 所示,得到 a 、 b 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3)在实验中,三组同学都发现实验加热时间太长了,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你有什么合理化建议?建议: (写出一条即可)。
    (4)根据这个实验他们联想到了生活中当水烧开了以后,继续用大火烧 (填“可以”、“不可以”)提高水的温度。

    33. 为了验证“声音传播是否需要介质”,小明和小刚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小明轻敲桌面,小刚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上,他 (能/不能)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
    (2)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小刚听见小明轻敲桌面的声音有何变化? 。这是因为 。
    (3)放学后,小明和小刚走到车站附近时看到一根钢轨架在路边,这次,由小刚在钢轨的一头用石块敲一下,小明把耳朵贴在钢轨的另一头,结果他听到了两次声响,这是因为 和 都能传声,第一次的声音是通过 传过来,这是因为 。

    34. 在地球上淡水紧缺,海水充沛。在科技活动课上,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如图所示,装置底部是一个盛有海水的容器 A,上部盖着—个透明玻璃罩 B。通过太阳照射容器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凝结成水珠,收集即可得到淡水。
    (1)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
    (2)装置组装完成后,通过实验,同学们对获得淡水的速度不满意,请你给他们提出至少一条改进建议,用于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你的建议是 。

    35. 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时,伽利略通过图甲所示的实验和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结论: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运动下去。推理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中,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的?

    36. 如图所示的装置,小李同学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开始滑下,到斜面底端的全程平均速度、上半程平均速度。测量结果如表格所示。
    路程时间平均速度全程s1=0.9 mt1=1.45 sv1=0.62 m/s上半程s2=0.45 mt2=1.20 sv2
    (1)该实验原理是 ,根据该表数据计算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v3 是 m/s。
    (2)实验中测得路程 s1 上的平均速度为 v1,路程 s2 上的平均速度为 v2,路程 s3 上的平均速度为 v3。那么,v1 、 v2 、 v3 的大小关系是 。(用 > 或 < 或 = 连接起来)。
    (3)小张在做该实验时,发现 v1 、 v2 、 v3 几乎相等,变化不大,造成问题的原因是 。

    七、科普阅读题(共3小题;共32分)
    37. 阅读探究
    材料 1:大厅里的雪花
    1779 年冬天的一个寒夜,沙皇俄国彼得堡市中心的一个大厅里点燃着六千支蜡烛,这里正举行盛大的舞会,厅内热气腾腾。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夫人、小姐、名流雅士拥满大厅,翩翩起舞,有的还在冒着汗水。正在大家跳得如痴如狂的时候,一位小姐突然晕倒,有人喊到:“快打开窗户”。打开窗户后,刺骨的寒风涌入大厅,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大厅里竟然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材料 2:大雪飘满天,瞬间就不见
    根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 年 1 月 5 日,阴天,微风,气温约 −15∘C。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 5∼10 cm 厚的积雪,然后过了约 20 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人无不惊叹。
    根据材料,请回答:
    (1)材料 1 中,大厅里的雪花是由水蒸气 而形成的;材料 2 中沙漠上的积雪消失的原因是 。
    (2)通过材料 2,你认为沙漠上积雪消失的重要因素是
    A.温度低
    B.沙地干爽
    C.空气干燥
    D.空气流动快
    (3)形成雪花应具备三个条件:水汽、降温和凝结核。凝结核一般是尘埃,但烟雾甚至细菌也可以作为凝结核。请你在材料1中找出与这三个条件的形成相对应的典型词语和短语。
    水汽: ;降温: ;凝结核: 。

    3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制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如图所示)。
    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物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中的制冷剂是容易由气态变成液态和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物质,常用的有氨及氟氯烷等,水起着保温作用。
    压气机反复加压,把气态氨压入冷凝器的管里遇冷变成了液体。冷凝器的管里的液态氨再通过节流阀缓慢地进入蒸发器的管里迅速汽化,在汽化过程中从管外的水里吸取热量,使水的温度降低。生成的氨气又被压气机抽走,再压入冷凝器,这样氨可以循环使用。
    温度降低后的水可用来冷却食品或降低夏季房间里的气温。
    (1)氨在冷凝器的管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2)制冷设备起制冷作用的部分是 。
    (3)水在冷凝器中的作用是
    A.保暖
    B.降温
    C.洗涤
    D.保湿
    (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制冷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39.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 TuchID 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SenseID 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Hz 的声音,人耳通常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超声波。
    (2)SenseID 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
    (3)SenseID 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 。
    A.蝙蝠
    B.蜘蛛
    C.青蛙
    D.猫
    (4)某手机利用 SenseID,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指纹反射的超声波,用时 8×10−6 s,可知 SenseID 系统到手机屏幕表面的距离为 mm。(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取 900 m/s,不计 SenseID 系统的大小)
    (5)SenseID 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 1 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图 2 选项最符合的是 。

    八、简答题(共1小题;共13分)
    40. 如图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室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间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C
    【解析】城市规定学校周边机动车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A错误。
    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B错误。
    夜晚禁止建筑工地施工,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相同。故C正确。
    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与题干中的方法不同。故D错误。
    3. B
    4. C
    5. D
    【解析】人的头发丝直径约 60 μm,
    已知“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接近人的头发丝粗细的 1600,
    所以病毒直径在 1600×60 μm=0.1 μm 左右。
    6. A
    【解析】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明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 、 C 、 D 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7. C
    8. D
    9. B
    【解析】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 11 m/s;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50 km/h=13.9 m/s;
    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10 s=10 m/s;
    从 30 m 高出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30 m2.5 s=12 m/s;
    显然,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
    10. C
    【解析】A选项:干冰冒出来的白气是干冰升华致冷,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化变成能看见的小水滴。
    凝华是气体变成固体,而该题中干冰冒出的白气是固体变为液体,故A错误;
    B选项:白气是一种小水滴,是液体。不是气体,故B错误;
    C选项:泡面时的热气同样是气体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
    D选项:热气也是一种小水珠,而水蒸气是一种气体的存在形式,白气和热气都是小水珠,故D错误。
    11. D
    【解析】甲骑车的速度 v甲=s甲t甲=15 km1 h=15000 m3600 s=256 m/s,乙骑车的速度 v乙=s乙t乙=750 m3×60 s=256 m/s,丙骑车的速度 v丙=s丙t丙=100 m24 s=256 m/s。所以,v甲=v乙=v丙。
    12. C
    13. B
    14. B
    15. B
    【解析】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某整刻线没对准桌面,A图示方法错误;
    三角尺一个直角边要紧贴刻度边缘,零刻线要对齐桌面,B图示方法正确;三角尺没把直角边与刻度尺靠紧,C图示方法错误;
    三角尺没把直角边与刻度尺靠紧,D图示方法错误。
    第二部分
    16. A, C
    【解析】以舷窗或空间站为参照物,舷窗或空间站与飞船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飞船是静止的;
    以舷窗或空间站为参照物,地球与舷窗或空间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地球是运动的。
    17. A, B
    【解析】寒冷的早晨,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A正确;冬天,−20∘C 的冰吸热后升温,当温度达到熔点 0∘C 时才开始熔化,B正确;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晾干,这是升华现象,C错误;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这是液化现象,此过程需要放热,D错误。
    18. A, C
    【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故C符合题意;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第三部分
    19. B, C, D
    第四部分
    20. 1.2×1010;8100;20
    【解析】 12 m=12×109 nm=1.2×1010 nm;
    2 h15 min=2×3600 s+15×60 s=8100 s;
    72 km/h=72×13.6 m/s=20 m/s。
    21. 越高
    22. 会放热;内侧
    【解析】冬天,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23. 100
    【解析】汽车匀速的速度:v=s1t1=20 m2 s=10 m/s
    10 s 内前进的路程:s=vt=10 m/s×10 s=100 m
    第五部分
    24. (1) A 该汽车在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 2700 m;
    【解析】 t1=5 min=300 s,
    根据 v=st 可得,汽车在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s1=v1×t1=9 m/s×300 s=2700 m;
    (2) 汽车在全程行驶中的平均速度为 11.7 m/s。
    【解析】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s2=v2×t2=25 m/s×60 s=1500 m,
    则总路程 s=s1+s2=2700 m+1500 m=4200 m,
    总时间 t=t1+t2=300 s+60 s=360 s,
    汽车在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
    v=st=4200 m360 s≈11.7 m/s
    25. 10 m/s。
    【解析】声音传播的距离:s2=2 s−s1=2×700 m−40 m=1360 m,
    ∵ v=st,
    ∴ 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
    t=s2v2=1360 m340 m/s=4 s,
    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
    v1=s1t=40 m4 s=10 m/s。
    第六部分
    26. 3.80
    【解析】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难度较小。测长度要注意刻度尺的起始刻度,读数时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即 3.80 cm。
    27. 热胀冷缩;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
    【解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从题图可知,在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保持相平。
    28. 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当用力往外拉活塞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变得稀薄,所以单位体积内传播音乐芯片发出的声音的介质(空气)越来越少,这时听到的声音就会变小;由此进一步推理,如果完全真空,则完全听不到声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9. (1) A 、 B 、 C(或 D 、 E 、 F);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解析】本题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序号为 A 、 B 、 C(或 D 、 E 、 F)的实验,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相同,空气柱的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 无关;左
    【解析】比较 A 、 D(B 、 E 或 C 、 F),空气柱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振动频率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说明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无关。题图乙中吸管笛,最左端吸管内的空气柱最短,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30. (1) 石蜡;石蜡没有熔点
    【解析】由表格数据知,石蜡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没有熔点,所以石蜡是非晶体。
    (2) 48
    【解析】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从第 4 至第 9 分钟温度保持不变,温度为 48∘C,故海波的熔点是 48∘C。
    (3) 液
    【解析】在 10∼12 min 时,海波温度高于熔点,所以此海波为液态。
    31. (1) 温度计
    【解析】为了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材间的距离,在安装器材时最后安装的是温度计。
    (2) 98;不变;增大
    【解析】由记录的数据可见,水的温度升高到 98∘C 后,就不再变化了,因此此时水的沸点是 98∘C,并且在沸腾过程中,保持这个温度不变;水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
    (3) 移走酒精灯(或停止加热)
    【解析】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应移走酒精灯(或停止加热)。
    (4) 减小水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解析】实验中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可以适当减少水量;适当提髙水的初温;给烧杯加盖。
    32. (1) B;大于
    【解析】沸点高于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100∘C,说明此时杯内的气压大于一标准大气压,因此,是选用了加盖的 B 装置进行的实验;
    (2) 质量
    【解析】由图象 C 知,a 、 b 的沸点相同,加热时间不同,所以是因为水的质量不同造成的;
    (3) 选用初温较高的水
    【解析】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小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4) 不可以
    【解析】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水烧开后继续用大火烧也不可以提高水的温度。
    33. (1) 能
    【解析】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两张桌子为固体,所以小刚能听到敲桌子的声音。
    (2) 声音变小;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气体效果好
    【解析】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效果不如固体,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缝时,声音的传播要经过空气,声音小。
    (3) 固体;气体;钢轨;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气体中快
    【解析】敲击钢轨后,钢轨发生震动,声音产生,声音可以通过钢轨和空气两种途径传播,但是声音在固体中传声快,所以能听到两次声音,先听到钢轨传过来的声音,后听到空气传过来的声音。
    34. (1) 汽化;液化
    【解析】当将海水放在太阳下照射时,海水吸热会由水变成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罩会由水蒸气变成小液滴,发生液化现象,整个过程是先汽化,后液化。
    (2) 用酒精灯对容器 A 加热,以提高液体的温度
    【解析】可以从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上改进该装置,可把 A 换成直径更大的容器,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也可以用酒精灯对容器 A 加热,以提高液体的温度。
    35. 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弱。可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由此可以推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伽利略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发现当阻力越小时,小车速度减小得就越慢,由此推理出,如果阻力为零,小车的速度将不减小,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乙这个实验中,虽不能把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但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减少,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由此可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6. (1) v=st;1.8
    【解析】实验中要利用公式 v=st 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下半程路程 s3=s1−s2=0.9 m−0.45 m=0.45 m,
    下半程时间 t3=t1−t2=1.45 s−1.2 s=0.25 s,
    下半程速度 v3=s3t3=0.45 m0.25 s=1.8 m/s;
    (2) v1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九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顺义区九上物理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顺义区张镇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顺义区张镇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二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二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