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永定区三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福建永定区三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春运期间,为了赶去乘车,大人拉着孩子一起快走了 40 m,其中大人共走了 50 步,孩子共走了 80 步,则速度快的是
A. 一样快B. 大人C. 小孩D. 无法确定
2.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 路旁的树木
C. 迎面走来的行人D. 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3. 一个物体从 A 点出发,沿直线 ABC 做由慢到快的变速直线运动。测得它通过 BC 段所用的时间为 0.5 s,B 、 C 两点相距 4 m。此物体在从 A 点到 C 点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一定
A. 大于 8 m/sB. 等于 8 m/sC. 小于 8 m/sD. 无法判断
4.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 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D.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5. 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
6. 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的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军同学在冰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最正确的做法是
A. 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口放人水里,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 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口放人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的温度
C. 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口放人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提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D. 手拿着温度计,从洞口将温度计插人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7.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 “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C. “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8.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下雪后人感到寒冷的原因是
A. 熔化吸热B. 熔化放热C. 凝固吸热D. 凝固放热
9.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使人们能不断地采用更科学的方法弥补人类自身的缺陷,治疗各种常见疾病。现在流行一种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下列方法中哪种是医院可能采用的
A. 利用手术把晶状体加厚,从而改变它的折光能力
B. 利用手术把一个很薄的近视眼镜片放人眼中,就像隐形眼镜那样
C. 利用手术改变睫状体的收缩放松能力,从而改变晶状体的弯曲度
D. 利用手术把晶状体磨薄,改变它的折光能力
10. 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 50 kg 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时物体的质量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
11. 如下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2.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B. 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 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D. 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13.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形影不离B. 海市蜃楼C. 日食月食D. 镜花水月
14. 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
A. 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B. 花瓶在镜中成的像
C. 铅笔好像被折断了D. 亭子在水中成的像
15. 凸透镜的焦距为 25 cm。如果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二倍焦距约为 5 cm 的位置。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
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正立的虚像
C. 正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的实像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32分)
16. 小明坐高铁时,在列车启动后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17. 声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 减弱噪声;“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鼓由于 发声。
18. 人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加速开水 ,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19. 在如图所示的各种透镜中 是凹透镜(选填字母)。凸透镜、凹透镜和平面镜中,能够会聚太阳光的是 镜。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透镜 20 cm 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是 cm。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应用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 。
21. 小明同学身高 1.75 m,站在平面镜前 3 m 处,他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镜中他的像的高度等于 m,该像与平面镜间的距离等于 m,当小明向平面镜走近时,小明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小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 2 m 处,这时他 (填“仍能”或“不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像。
三、解答题(共1小题;共13分)
22. 纯牛奶的密度为(1.1∼1.2)×103 kg/m3,李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 250 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 26 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 200 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
四、实验题(共4小题;共58分)
23.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90∘C 时,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5 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
时间/min012345678水的温度/∘C90929498989898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漏填的数据是 ∘C;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C;
(3)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
(4)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气泡变化是图乙中的 (选填“A”或“B”)图;
(5)水中发出的声音在沸腾前响度 ,沸腾时响度 (均选填“大”或“小”);
(6)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看到水 (选填“会”或“不会”)立即停止沸腾。
24.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格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0∘40∘350∘50∘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A 沿 EO 射到 O 点,若将纸板 B 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内,此时在纸板 B 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B 沿 FO 射到 O 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
25.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1)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
(2)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3)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 (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或向 (填“上”或“下”)调节蜡烛。
(4)调整后,图乙中光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 (举一例)。
(5)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 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
(6)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 30 cm 处,光屏应向 调(填“左”、“右”)到 cm 处,在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变 (填“大”、“小”或“不变”)。
(7)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 45 cm 处,此时王聪同学应站在 一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
26. 小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大理石密度的实验。
(1)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调节天平的 ,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实验过程: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大理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此大理石的质量是 g。
②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大理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大理石的体积是 cm3,此大理石的密度是 g/cm3。
(3)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体积基本不变),由此判断,用此测量方法测得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4)为了减小吸水对大理石测量密度的影响,可以先测出总体积,然后 ,可得大理石的体积。
五、作图题(共3小题;共39分)
27. 请在如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 OB 画出入射光线 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28. 一束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此光线的入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29. 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 F 和光心 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六、简答题(共1小题;共13分)
30. 如图所示的冰棍冒“白气”现象,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哪个图?请说明冰棍冒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
七、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31. 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 5 秒他听到了回声。若汽艇以 100 m/s 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听到回声时离高崖是多远?(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
32. 某铜球的质量是 178 g,体积是 40 cm3。(ρ铜=8.9 g/cm3)
(1)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3)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大人拉着孩子一起走了 40 m,他们的路程 s 相同,运动时间 t 相同,则速度 v=st 也相同,即大人小孩运动的一样快,故A正确。
2. A
【解析】小明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小明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 、 C 、 D 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C
4. A
5. C
【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
6. C
【解析】由于空气的温度很低,将温度计拴住放入水中后,若再提起来读数,液柱会下降,故A、D选项错误;用塑料饮水瓶取水放在空气中,再用温度计测水温,时间较长,同样水温也会下降,故B选项错误。
7. C
【解析】露的形成是液化,液化放热;霜、雪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
8. A
【解析】下雪后,雪熔化吸热,导致周围温度降低,所以人感到寒冷。
9. D
【解析】利用手术只能把晶状体磨薄,减弱它的折光能力,从而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10. C
【解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把一个质量为 50 kg 的物体从地球上带到月球上,是位置的改变,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仍是 50 kg。
11. A
【解析】观察四个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甲、乙振动的次数相同,但波形不同,故它们的音色不同,音调相同。在相同时间内乙和丁振动的次数相同,但波形不同,故它们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观察四个图声波的振动幅度可知,甲、乙、丙三个声波振幅相同,故它们的响度相同,丁的振幅较小,响度较小。
在相同的时间内丙的振动次数小于其他三个,故其音调最低,经以上分析可知,选项 A 说法正确,B、C、D 的说法错误。
12. C
【解析】我们听到钢尺发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A不符合题意。
响度跟振幅有关,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相同,响度相同,B不符合题意。
伸出的钢尺的长度不同,振动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不同,振动快慢不同,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C符合题意。
音色跟振动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改变伸出桌面的钢尺长度不同,材料和结构不变,D不符合题意。
13. D
【解析】形影不离中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日食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镜花水月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月亮在水中成像,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D正确。
14. C
15. D
第二部分
16. 列车;静止
17. 声源处;振动
18. 蒸发;液化
【解析】(1)“吹气”能加快热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蒸发吸热,可使热水的温度降低;(2)“哈气”时,从嘴中哈出有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手就会液化,液化要放热。
19. B 、 D 、 F;凸透
20. 10;靠近;照相机
21. 反射;1.75;3;不变;仍能。
【解析】(1)平面镜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形成的,所以是光的反射原理;
(2)由于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镜中他的像的高度等于 1.75 m;
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小明离镜 3 m,所以她的像离镜也是 3 m;
由于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当她向镜子走近 1 m 时,像的大小不变;
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防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防碍成像,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第三部分
22. 经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
【解析】一盒牛奶的总质量 m1=250 g,空盒质量 m2=26 g,
牛奶的质量:
m=m1−m2=250 g−26 g=224 g,
牛奶的体积:
V=200 mL=200 cm3,
牛奶的密度:
ρ=mV=224 g200 cm3=1.12 g/cm3=1.12×103 kg/m3,
在(1.1∼1.2)×103 kg/m3 的范围之内,该牛奶符合纯牛奶标准。
第四部分
23. (1) 96
【解析】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C,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 96∘C。
(2) 98
【解析】由实验数据知,从第 4 到 8 分钟,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 98∘C。
(3) 减少烧杯内水的质量
【解析】根据生活常识可知,在加热器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水的质量,可以使水尽快沸腾;也可利用功率较大的加热器来加热。防止水向外传递热量,也可使水尽快沸腾。综上分析,具体方法有:减少烧杯内水的质量或者加大酒精灯得火焰,也可在烧杯上加一个盖子。
(4) B
【解析】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情况。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故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气泡变化是图乙中的B图。
(5) 大;小
【解析】沸腾前,气泡上升时,遇低温的水而出现液化变小,同时引起水的振动,产生较大的声音。沸腾时,由于此时整个容器内的水温相同,气泡不断升高,深度不断减小,水压不断减小,气泡逐渐变大,迅速到达液面破裂,几乎听不到“嗡嗡声”,所以响度由大变小。
(6) 不会
【解析】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由于水暂时能够从烧杯底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立即停止沸腾。
24. (1) 等于
【解析】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同一平面;不能
【解析】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在纸板 B 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 OE
【解析】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当光贴着纸板 B 沿 FO 射到 O 点,光将沿 OE 方向射出。
25. (1) 确定焦点,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解析】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找到最小、最亮的点是为了确定焦点,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2) 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
【解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 下;上
【解析】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可以向下移动凸透镜或向上移动蜡烛。
(4) 放大;投影仪
【解析】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焦距,所以光屏上呈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或幻灯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
(5) 能
【解析】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只是被折射会聚成像的光线减少了,因此影响到的是像的亮度,而不影响它的完整性,因为整个物体上的任何一点都有光能透过透镜而折射后会聚成像,所以屏上仍能成完整的蜡烛的像。
(6) 右;70;变小
【解析】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u=v=2f,蜡烛向左移动到 30 cm 处,光屏移动到 70 cm 处。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在 u=v=2f 时最小,距离是 4f,所以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变小。
(7) 光屏
【解析】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 45 cm 处,此时 u=5 c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永定区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九上物理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提供的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中学九上物理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