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1.自读课文,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2.筛选整合信息。梳理作者及其团队发现、应用青蒿素的科研过程,关注那些对科学发现有重要启示的节点。
3.评价人物,体会并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体会文章严谨而又准确的语言特色。
自主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青蒿( )素 疟( )疾 精髓( ) 肆虐( )
羟( )基 衍( )生物 拯( )救 砒( )霜
明确:hā;nüè;suǐ;nüè;qiǎng;yǎn;zhěng;pī
2.明确文体,梳理时间线。这是一篇演讲稿,演讲稿的主体分别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界”“发展与超越”(小标题)四个方面,以时间为纵线来介绍发现、提取以及研发青蒿素的过程与经历。下面请同学们梳理文中出现的时间和对应的事件。
课堂探究
3.筛选信息,展示科学发现过程。完成下面填空。
4.请同学们结合青蒿素的发展历程,并从文中找出每个阶段中你认为能够表现其艰难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并加以理解。
关键句:
关键词:
理由: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中的一句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她取名。“苹”指的是蒿类植物,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对中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树立了治病救人的理想。带着这个理想,1951年,屠呦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大学四年,屠呦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由于实验室没有配套的通风设备,加上经常和各种化学溶剂打交道,屠呦呦很快就患上了结核、肝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不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 000多种中草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访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屠呦呦在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发现了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意识到可能是煮沸和高温提取破坏了青蒿中的活性成分,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尝试在不同摄氏度的条件下制取青蒿提取物。在失败了一百九十次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从第一百九十一号样品中获得了抗疟效果达到百分之百的提取物。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却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氢青蒿素。1990年3月,双氢青蒿素一举通过了技术鉴定,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然而贡献的归属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4年,泰国玛希敦奖将5万美元和一枚奖章颁发给了青蒿素研发团体,大多数青蒿素研究参与者赞成将这笔奖金捐给盛产青蒿的四川酉阳地区的中学。这时,屠呦呦提出,必须先明确她个人应该享有50%以上奖金的份额,然后,由她以个人名义捐给酉阳。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
2011年9月,81岁的屠呦呦登上了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斩获临床医学研究奖,那是彼时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奖项。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拉斯克医学奖认为,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的人,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可见这个奖项注重科学发现的思维,而不在乎是谁做的。
四年后,2015年这位女科学家被授予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并不认可集体成就的诺贝尔奖,把奖项颁给了在青蒿素研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无穷的魔力。屠呦呦说,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
(有删改)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屠呦呦从小树立治病救人理想以及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成功塑造了一个勤奋钻研,不懈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B.“氯喹”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它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
C.由于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试验中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但她没有退缩,坚持工作,先后完成了抽取青蒿提取物、青蒿素的研制、开发双氢青蒿素等工作。
D.屠呦呦因《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
E.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6.屠呦呦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和分析。
7.屠呦呦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一谈。
参考答案
5.AC 解析:B项说氯喹的抗疟效果“远不如青蒿素药物显著”于文无据;D项“很快便成功发现青蒿素”错误;E项“描写细腻”有误,文章在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时,采用了平实的语言,没有进行细腻的描写。
6.答案:①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她从小立志治病救人,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②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她面对条件简陋、信息闭塞等多重困难,坚持研究,终于开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③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她大量查阅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仍然不辍研究。④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执着态度。她不顾众人非议,坚持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自己的付出正名。
解析:这是一道文意理解概括题,阅读时要从原文中筛选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归纳。
7.答案:屠呦呦应该维护自己的个人权利,我不认为这是“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①屠呦呦带领团队长期辛苦工作,还因为研究影响了个人身体健康。维权是她对自己付出的承认,是对自己的尊重。②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屠呦呦发挥了重要作用:她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的人。她以科学发现的思维带领课题研究走向了正确的方向,她的决定性作用得到了拉斯克医学奖和诺贝尔奖的认可。③在科学研究面前,真理、真相都应该得到尊重,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④当下学术造假问题严重,我们更应该还真正的科研工作者应得的荣誉,鼓励更多的人才进行真正的学术研究。
解析:解答这道题,除了立足文本,还要联系现实分析。若认同屠呦呦“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结合文本和现实,言之成理也可。
学案设计(二)
学习目标
1.筛选整合信息。梳理作者及其团队发现、应用青蒿素的科研过程,关注那些对科学发现有重要启示的节点。
2.评价人物,体会并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体会文章严谨而又准确的语言特色。
自主预习
1.根据文中的时间线,梳理出相应的事件。
续 表
2.从这些事件中精选屠呦呦的成果,进行概述,要求语言严谨准确。
成果1:
成果2:
成果3:
课堂探究
1.分组讨论,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够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自主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品质特征。
3.小组交流,写出屠呦呦入选“20世纪最伟大人物”的理由,各小组精选三条进行班级展示,并陈述观点。
4.汇总班级中所有小组写出的入选理由,评选出大家公认的3条最佳理由。
5.展示BBC列出的屠呦呦入选“20世纪最伟大人物”的三大理由(在艰难时刻仍然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她的成就跨越东西),谈谈自己的理解。
6.请撰写屠呦呦入选“20世纪最伟大人物”入选词。
7.同学互评入选词。
8.朗读BBC给屠呦呦的入选词,并进行评价。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根据所给问题,围绕原文查找补充答案。
2.自主挖掘文章,模仿采访方式,紧抓重点,设问设答。
3.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解主要内容。
4.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探寻隐藏文本后的丰富内容。
自主预习
1.了解作者
加来道雄博士,美籍日裔物理学家、著名畅销书作家、超弦理论奠基人。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他的《构想未来》《超越爱因斯坦和超时空》《平行宇宙》等作品被提名为当年的最佳科学读物,且广受赞誉。
2.给汉字注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五彩bān lán( ) xiá( )想 杜( )撰
惊chà( ) 怪dàn( ) 撒手人huán( )
( )刨根问底 浩hàn( ) ( )湮没
畏( )葸不前
3.思考本文题目与内容是否相契合?说说理由。
课上探究:
问题一:有几个同事帮你设计了几个参考问题,以这篇文章作为采访资料,请试着预设答案。
同事帮你设计的参考问题如下:
A问题:本篇选自您的《超越时空》,题目的核心词为“教育历程”,结合全文内容看,你认为这“教育历程”该如何理解?
答案:
B问题:你(加来道雄)在《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追忆自己尚在童年时就能够观察水池中的鲤鱼并且想象到它们作为与人相似的另一种生物,处在自己的宇宙中时发生的与人类相似的种种遭遇——不论是如何看待自己所处的宇宙还是看待其他超乎自己认知的事件。请问,你认为怎样才能够让人具有跳脱自己所见所感的小宇宙的能力?
答案:
C问题:爱因斯坦对你的影响是怎样的?
答案:
D问题:对于自己青少年时期自发地对物理科学的探索实践,比如制造电子感应加速器,你认为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
答案:
E问题:你的文章非常有吸引力,在中国,很多读者认为虽然不能够完全读懂你书中的所有概念,但是却仍旧因为你的书而对宇宙、对更抽象的物理世界有了浓厚的兴趣。你觉得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实现物理学的科普?
答案:
问题二:你觉得他们设计的问题中 哪些比较适合用来采访?
(写出序号) 理由:
(写出序号) 理由:
(写出序号) 理由:
问题三:你还打算问他什么问题?可以试着拟出问题并且预设答案。
你还打算问他什么问题?
A问题:
答案:
B问题:
答案:
C问题:
答案:
小组提升:评出最有深度、最令人期待的采访问题,到讲台展示,并依据“评价维度表”来评价。
参考答案:2.bān lán 遐 zhuàn 诧 诞 寰 pá 瀚 yān xǐ
评价维度表
被评价者姓名:
【课后作业】
小小研讨会:在为这一课收集资料时,老师发现《超越时空》一书中文版已经绝版了,同为物理学家、科普作家的霍金所著的物理科普作品销量虽大,在日常生活中却也鲜有人提起。因此,我建议开设一个小型讨论会,请同学们自行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然后在班内开展研讨会、自主安排发言人员,研讨会主题为“物理学科推广为什么难?针对中小学阶段我能做什么?”
时间
事件
1967年
1969年
1971年10月04日
1972年11月08日
1973年
1977年
1979年
1981年
1982年
1986年
2002年
2009年
2011年
2015年
研发青蒿素的过程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从分子到药物
影响世界
发展与超越
1969
时间
事件
1967年
1969年
1971年10月04日
1972年11月08日
1973年
时间
事件
1977年
1979年
1981年
1982年
1986年
2002年
2009年
2011年
2015年
项目
评等级(A-D)
可改进之处
1.设置的问题明确(是否抓住所要讨论的关键概念和术语进行描述)
2.提问者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以及观点是明白晓畅的
3.我认为该问题的亮点是
4.我认为如果想提升采访的价值、水平,还可以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优秀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导读,文本解读,素养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精品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精品导学案及答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理清文脉架构,理解课文深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7.1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