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通州区玉桥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134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北京通州区玉桥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134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北京通州区玉桥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134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北京通州区玉桥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通州区玉桥中学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在国际单位制中,能的单位是
A. 焦耳B. 瓦特C. 牛顿D. 帕斯卡
2. 自行车是一种环保绿色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的设计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能够减小摩擦力的是
A.
用力捏闸自行车很快停下
B.
自行车前后轮安装在滚动轴承上
C.
自行车脚踏板凸凹不平
D.
自行车把手外套是橡胶材质
3. 根据具体工作需要能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要剪开较硬的物体,如图中的四种剪刀,应选择
A. B.
C. D.
4.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
B.
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C.
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D.
拎菜器的把手较宽
5. 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100 dm
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0 mm
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0 kg
D. 一瓶 1.25 升的可口可乐质量约为 50 g
6. 小明用 20 N 的力握住一玻璃瓶,使瓶竖直静止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瓶重 5 N,则瓶受到的摩擦力为
A. 5 NB. 15 NC. 20 ND. 25 N
7. 如图,质量为 2m 的物块 P 下方连接有一个质量为 m 的钩码,上端通过细线绕过轻质定滑轮连接一质量为 2m 的物块 Q。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在物块 P 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P 、 Q 间细线拉力大小为 F。(细线重力及各处的摩擦均不计,钩码落地后不弹起)
A. 钩码落地前 F=3mg,Q 的机械能增大
B. 钩码落地前 F2mg,P 的机械能减小
8. 关于机械效率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B. 单位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C. 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 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9. 将重为 5 牛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容器溢出 3 牛重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
A. 可能等于 2 牛B. 可能等于 4 牛C. 一定等于 3 牛D. 一定等于 5 牛
10. 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
举着杠铃不动
B.
将货物从地面搬到车上
C.
大力士支撑着大轮胎静止不动
D.
小静背着书包在等车
11. 小阳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时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不会掉下来,如图所示,原来棋盘和棋子是用磁性材料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棋子对棋盘的压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棋子受到的重力与棋盘对棋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棋子对棋盘的吸引力与棋盘对棋子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12. 关于大气压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大气压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C.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 10.3 米高的酒精柱
D. 在同一地点,同时用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是不变的
13. 某同学使用图中装置探究滑轮组,物体重 30 N,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滑轮组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 若不考虑绳重、滑轮重及摩擦,要提起重物,拉力至少为 10 N
C. 若将重物提升 3 cm,绳子自由端需要移动 9 cm
D. 实验中,该同学匀速提升物体,所用拉力大于 10 N
14. 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已知小桌甲重 G1,桌面面积为 S1;物体乙重 G2,下表面的面积为 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对海绵的压力就是甲受到的重力
B. 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受到的重力
C. 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G1+G2S1
D. 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 G1+G2S2
15. 【例 2 】如图是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103 kg/m3,g=10 N/kg)
A. b 点所受的压强是 200 Pa
B. a 点所受的压强与 b 点所受的压强之比是 1:1
C. a 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 1:4
D. b 点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内部压强之比是 4:5
二、双项选择题(共3小题;共12分)
16.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武汉市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内部全部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可以防止病房内部气体向外扩散。所谓“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A. 正在炖制排骨的高压锅内
B. 被大气压压在瓷砖上的塑料吸盘内
C. 充满气后的汽车轮胎内
D. 吸饮料之前的吸管内
17.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它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18. 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气球匀速上升时,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 人造地球卫星在远地点时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C. 两汽车运动速度相同时,具有的动能一定相等
D. 匀速前进的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它的动能逐渐减小
三、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19.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乙放在水平台上,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盐水 a 、 b,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入两烧杯中静止时,两杯盐水液面相平,则
A. 两杯盐水的密度关系 ρapb
C. 小球在两杯盐水中的浮力关系 Fa=Fb
D. 若将乙杯中的盐水倒入甲杯中一部分,则甲杯中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不变
四、填空题(共6小题;共22分)
20. 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作出标记,这样做的目的是 ,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
21. 皮划艇运动员用桨划水前行,桨对水的作用力方向为 ,水对桨的作用力方向为 。(均选填“向前”或“向后”)
22. 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 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C。
23. 攀岩是一项挑战自然,超越自我的惊险运动。一位攀岩者体重为 520 N,背着重为 8 kg 的背包,用时 40 min 登上高为 9 m 的峭壁。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对背包做功 J,他所做总功的平均功率是 W。(g 取 10 N/kg)
24. 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漂浮的西瓜受到的浮力 同质量李子受到的浮力,西瓜的密度 李子的密度。(选“大于”、“小于”或“等于”)。
25. 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 2 kg 的物体 A,受到质量为 100 g 的物体 B 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要使物体 A 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对 A 施加 N 的拉力。(g=10 N/kg)
五、实验题(共11小题;共78分)
26. 小程同学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老师提供了如下器材:斜槽、刻度尺、三个质量不同的钢球、木块和长木板。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钢球从高度为 h 的斜槽上由静止开始滚下,运动的钢球碰到水平面上的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次数钢球的质量m/kg钢球下落的高度h/cm木块移动的距离
(1)实验时通过观察 移动的距离来判断 动能的大小;(均选填“钢球”或“木块”)
(2)比较第 、 、 3 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一;
(3)比较第 、 、 3 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二,并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27. 小阳利用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1)实验中选择小纸片的目的是可以 (选填:“考虑”、“不考虑”)小纸片的重力。
(2)如图甲所示,他在一块长方形硬纸板的对角位置打两个孔 A 和 B,并在 AB 间画一条直线,将两根细线分别系在硬纸板的 A 、 B 两个孔上。将硬纸板转过一个角度,如图乙所示,然后再松手。这样做是为了探究两个力是否作用在 (选填:“同一直线上”或“同一物体上”)对硬纸板平衡的影响。
(3)在图丙所示装置中左边的钩码下边再挂上一个钩码,硬纸板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28. 某同学在“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等相关内容时,将三根外形完全相同、但材质不同的弹簧挂在天花板上,用三只相同的钩码分别挂在这三根弹簧的下端,且处于静止状态,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弹簧的受力情况和对应的长度变化情况,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观察比较图中[(a)与(b)]或[(a)与(c)]或[(a)与(d)]可得初步结论: 。
(2)观察比较图中(b)和(c)和(d)可得初步结论: 。
29. 下表是小丽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水产生的压强 p 与水的深度 h 的关系:p= 。
h/ Pa4909801470196024502940
30. 小明家买的某种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该为 1.03 g/cm3。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了一支“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 将一段金属丝绕在木棒的一端,制成“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 L;
(2) 将“密度计”放入盛水的容器中,使其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 h水;
(1) (3) ;
(2) (4) 已知水的密度为 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 。
31. 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杠杆的 (选填“左”或“右”)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不改变较少钩码,只需将 即可;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所示。你认为 (选填“小李”或“小王”)的实验方案更好,理由是 ;
(4)如下图所示,若不在 D 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 D 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 a 位置转到 b 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2. 如图甲所示是小丽用自制的一个飞机机翼模型来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她将模型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并在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实验现象表明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 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机翼上方气体的压强 机翼下方气体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如图乙所示是小丽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她发现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力 车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3. 一宇航员用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研究物体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他得到如表一和表二所示的数据:
表一(地球表面)
实验序号质量(千克)重力(牛)重力/质量(牛/千克)
表二(月球表面)
实验序号质量(千克)重力(牛)重力/质量(牛/千克)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 2 、 3(或 4 、 5 、 6)的数据,可以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2)完成表一和表二中第 4 列数据的填写,并综合比较表一和表二中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关系,可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34.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钩码重G( N)钩码上升高度h( m)绳端拉力F( N)绳端移动距离s( m)机械效率η%%%
(1)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分析得出:第一次实验数据是用 (选填“甲”或“乙”)实验装置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 。
(3)分析比较第一次实验和第三次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 。
35. 为了研究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小华同学选用不同的圆柱体 A 、 B 、 C 、 D 进行实验,已知 A 、 B 体积相同,C 、 D 体积相同,A 与 C 的密度为 ρ1,B 与 D 的密度为 ρ2,且 ρ1ρ瓜。
25. 2
第五部分
26. (1) 木块;钢球
(2) 1;4;5
(3) 3;5;6;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27. (1) 不考虑
(2) 同一直线上
(3) 不能
28. (1)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 不同物体受到相同外力的作用,其形变效果是不同的
29. 9800 Pa mh
30. (1) 将“密度计”放入盛牛奶的容器中,使其漂浮在牛奶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牛奶面的高度 h牛奶;
【解析】当将“密度计”放入盛水的容器时,“密度计”浸入水中的长度为 L−h水;则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 mg=ρ水g(L−h水)s;
(2) ρ牛奶=L−h水L−h牛奶ρ水
【解析】当将“密度计”放入盛牛奶的容器中,假设露出水面高度为 h牛奶,则可知,mg=ρ牛奶g(L−h牛奶)s;
联立可得:ρ牛奶=L−h水L−h牛奶ρ水;
故只要测出放入牛奶中时,露出水面的高度,即可求得牛奶的密度。
31. (1) 右
(2) 左;左侧的钩码去掉 1 个
(3) 小李;弹簧测力计在图丙的拉力与杠杆垂直,其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
(4) 变大
32. (1) 变小;
【解析】电扇转动后,气流会流经飞机机翼模型,机翼模型上方凸空气通过的路程长,流速大,向下的压强小;机翼模型下方凹空气通过的路程短,流速小,向上的压强大,从而形成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使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2) 大于;小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小于。
【解析】实验现象表明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机翼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机翼下方气体的压强;因此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轿车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
33. (1) 在同一星球(地球或月球)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 9.8;9.8;9.8;1.6;1.6;1.6;同一星球(地球或月球)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在不同星球(地球和月球)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的比值不同(在地球上的比值大于在月球上的比值)
34. (1) 甲;
【解析】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可知,s=3h,即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n=3,所以第一次实验使用图甲做的实验;
(2) 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解析】分析比较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的数据可得: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低。
(3) 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加钩码的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分析比较第一次实验和第三次实验的数据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增加物体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5. (1) 密度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
(2) 密度不同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密度越大的物体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越小
36. (1) 小于;深度
【解析】由于液体压强随着液体深度增加而增加,故 a 位置处的压强小于 b 位置处的压强,因为可观察到 U 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 ha 小于 hb;经过多次实验均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 c
【解析】探究密度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时应控制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故应将橡皮膜放在图丙中c位置处。
(3) 不变
【解析】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同,故若使探头在 d 点旋转一周,U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将不变。
第六部分
37. 同解析
【解析】【分析】重力是地球施加的力,作用点在小球的重心,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支持力是接触面施加的力,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小球与接触面接触的点,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解析】解: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以小球与斜面接触的点为作用点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不管物体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8.
39.
【解析】由题意知,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应向下,所以绳子应从动滑轮绕起。
第七部分
40. (1) 空心
【解析】半潜船是利用将密度比水大的材料制成;采用增大空心部分的体积,可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从而漂浮在水面上;
(2) 增加
【解析】由材料可知,半潜船在工作时,通过增加本身压载水舱中的水量,平稳地将装货甲板潜入水下;
(3) 不相等
【解析】装货前甲板处于下潜状态(下面甲图),装载舰艇后浮出水面(下面乙图),据图可知,甲图中半潜船排开水的体积大,乙图中半潜船排开水的体积小;根据 F浮=ρ水gV排 可得 F浮甲>F浮乙,即装货前甲板处于下潜状态时比装载舰艇后浮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大,故没有装载任何货物处于下潜状态的半潜船,与它装载着舰艇并浮出水面时受到的浮力一定不相等。
(4) 2×108
【解析】由题意可知,东海岛船的排水量约 20000 t,
所以它所受的最大浮力:F浮=G排=m排g=2×107 kg×10 N/kg=2×108 N。
41. (1) 0.0001 微米
【解析】根据反渗透膜能截留直径大于 0.0001 微米的物质可知,反渗透膜的孔径要在 0.0001 微米以下。
(2) 从纯水到盐水
【解析】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穿过半透膜而自发地向浓溶液一侧流动,这一现象称为渗透,所以图甲中容器两侧液面在自然状态下液体的流动方向是从纯水到盐水。
(3) 盐水;施加的压力 F=p1S=ρ盐水gh1S=1.03×103 kg/m3×10 N/kg×0.1 m×10−2 m2=10.3 N。
【解析】由于题图乙中两侧液体静止达到液透平衡,且右侧液面比左侧液面高出 h1=10 cm,而在题图甲中两侧压强差太小,所以需要在图甲中盐水液面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才能使得盐水向纯水流动。
(4) RO 反渗透是当前最先进的净水分离技术,它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应用有:海水淡化、净水机、制药等。
第八部分
42. (1) 500 N
(2) 4:3
43. (1) 2×103 kg/m3
【解析】第一次平衡:
(GA−p1SB)⋅OM=G人⋅ON ⋯⋯①,
第二次平衡,将 AB 当成一个整体可得:(GA+GB−p2SB)⋅OM=G人⋅ONʹ ⋯⋯②,
GA=8GB ⋯⋯③,
联立①②③得:GA=160 N,GB=20 N,G人=600 N。
所以 ρA=2×103 kg/m3。
(2) 0.2 m
【解析】由 ΔpSB⋅OM=G人⋅Δlʹ,将 Δp=3000 Pa 代入可得 Δlʹ=0.2 m,即再向右移动 0.2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通州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北京市通州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北京通州区南刘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