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022版生物必修1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022版生物必修1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1页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022版生物必修1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2页
    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2022版生物必修1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罗伯特森的关于生物膜模型的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科学家将哺乳动物红细胞膜中的磷脂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层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这说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状况是( )

    A.单层排列 B.均匀稀疏排列
    C.双层排列 D.均匀紧密排列
    2.(2021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期中)罗伯特森的关于生物膜模型的构建: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这一观点的局限性主要在于( )
    A.不能解释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B.不能解释生物膜成分的相似性
    C.不能解释脂质类物质较容易跨膜运输
    D.不能解释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3.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空气—水界面实验表明脂质在细胞膜中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B.在电镜下能看到细胞膜清晰的亮—暗—亮三层结构
    C.生物膜是静态的观点不能解释变形虫的运动现象
    D.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4.如图是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示意图,该实验表明( )
    A.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是单层排列的
    B.细胞膜上相关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无关
    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D.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题组二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5.用一个乒乓球,下面扎两根铁丝,可制成简易的磷脂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乒乓球表示磷脂分子的“头”部B.铁丝表示磷脂分子的“尾”部
    C.类似的小球应该制成两层
    D.两层小球可表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6.利用冷冻蚀刻技术处理细胞膜,并用电镜观察,将观察结果绘制成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S侧表示细胞膜的外侧
    B.BF侧和PF侧都是亲水侧
    C.图中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D.该图表明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7.(2021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期中)下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c分别指的是磷脂分子的尾部和头部,尾部和头部都具有亲水性
    B.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
    C.细胞膜内外侧结构具有不对称性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8.(2021福建长泰一中高一期中)下图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膜、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
    B.动物细胞融合与钠、钾离子的进出均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
    1.(2021陕西渭南大荔同州中学高一期中,)在人类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中,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同点是( )
    A.两种模型都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B.两种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
    C.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质
    D.两种模型都认为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2.(2021云南腾冲益群中学高一月考,)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质膜上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淬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检测淬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实验过程如图甲,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技术说明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
    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将延长
    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
    3.(不定项)(2021福建华安一中高一期中改编,)分散到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会自发组装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称为脂质体。研究人员在脂质体外包裹上聚乙二醇保护层,并镶嵌上相应的抗体,制造出一种能定向运送药物的“隐形脂质体”(如图)。目前这种“隐形脂质体”已在癌症治疗中得到应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该脂质体运输的药物A和药物B既可以是水溶性药物,也可以是脂溶性药物
    B.由于脂质体表面不具备可供白细胞识别的糖蛋白,故能避免被白细胞识别和清除
    C.脂质体膜上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癌细胞,从而将药物定向运送到癌细胞
    D.图中脂质体所运载的药物B为水溶性药物,利用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
    二、非选择题
    4.(2020黑龙江鹤岗一中月考改编,)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是 。由于 的不均匀分布,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荧光标记的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融合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此实验结果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具有一定的 性。
    (3)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表:
    依据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主要区别是 。
    (4)科学家将某细胞的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的表面积约为 。
    答案全解全析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基础过关练
    1.C 题述磷脂单分子层面积是原细胞表面积的两倍,说明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双层排列的。
    2.D 罗伯特森的生物膜模型能解释生物膜的化学组成,A错误;罗伯特森的生物膜模型能解释生物膜的成分是相似的,B错误;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C错误;变形虫的变形运动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而罗伯特森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D正确。
    3.B 空气—水界面实验中,脂质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表明脂质在细胞膜中排列为连续的两层,A项正确;在电镜下能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B项错误;变形虫的运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生物膜是静态的观点不能解释变形虫的运动现象,C项正确;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D项正确。
    4.C 结合图示实验过程分析:把被不同颜色荧光染料标记的人和小鼠的细胞融合,刚融合时的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将融合后的细胞在37 ℃的条件下培养40 min,融合细胞的细胞膜上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C符合题意;本实验不能说明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是单层排列还是双层排列,A不符合题意;通过不同温度下实验结果的对比,可说明温度与相关分子的运动有关,B不符合题意;本实验不能证明细胞膜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D不符合题意。
    5.D 乒乓球表示磷脂分子的头部,铁丝表示磷脂分子的尾部,A、B正确;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故类似的小球应该制成两层,C正确;两层小球仅表示磷脂双分子层,不能表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还需加入一些蛋白质分子等,D错误。
    6.B 有糖蛋白的一侧(BS侧)表示细胞膜的外侧,A正确;磷脂分子的“头”部(BS、PS侧)是亲水的,“尾”部(BF、PF侧)是疏水的,B错误;据图可以看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其分布是不对称的,C正确;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磷脂双分子层,D正确。
    7.A a、c分别指的是磷脂分子的尾部和头部,尾部具有疏水性,头部具有亲水性,A错误;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B正确;蛋白质在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分布是不对称的,C正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与膜上蛋白质(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正确。
    8.D 线粒体膜、叶绿体膜是由双层膜(四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A错误;动物细胞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钠、钾离子的进出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错误;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但不能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C错误;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
    1.C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是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A错误;蛋白质分子均匀排列在脂质分子的两侧是三层结构模型的内容,B错误;不论是三层结构模型还是流动镶嵌模型都是建立在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这一基础之上的,C正确;三层结构模型是静态统一模型,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D错误。
    2.B 由实验可知,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应用该技术只能测定群体蛋白质的流动速率,B错误;降低温度,膜流动性降低,恢复时间延长,C正确;由于实验时一部分荧光消失,因此,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仍小于漂白前,D正确。
    3.AD 球形脂质体的双层磷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该脂质体运输的药物A只能是水溶性药物,药物B只能是脂溶性药物,A、D错误;由于脂质体表面不具备可供白细胞识别的糖蛋白,故能避免被白细胞识别和清除,B正确;脂质体膜上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癌细胞,所以能将药物定向运送到癌细胞,C正确。
    二、非选择题
    4.答案 (1)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2)流动 (3)组成细胞膜的物质种类相同 组成细胞膜的物质含量有差别 (4)S/2
    解析 (1)由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可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由于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因而蛋白质分子在生物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进而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2)人细胞和小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物质的种类相同,但物质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别。(4)单层磷脂分子的面积为S,而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故该细胞的表面积约为S/2。
    膜的类别
    蛋白质/%
    脂质(主要
    是磷脂)/%
    糖类/%
    变形虫细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细胞膜
    44
    52
    4
    人红细胞膜
    49
    43
    8
    1.C
    2.D
    3.B
    4.C
    5.D
    6.B
    7.A
    8.D
    1.C
    2.B
    3.AD

    相关试卷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习题,共6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