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节 细胞的癌变随堂练习题
展开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2021贵州黔东南联考)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其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B.细胞癌变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C.癌细胞容易扩散是因为其代谢强度增大
D.癌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变慢
2.(2020浙江东阳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及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但其增殖是有限的
B.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的增加,使其易扩散和转移
C.有些物理射线可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D.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大多可逆
题组二 致癌因子及癌变机理
3.下列因素中,与细胞癌变无直接关系的是( )
A.X射线照射
B.黄曲霉素污染
C.Rus肉瘤病毒感染
D.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
4.(2021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一月考)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细胞癌变后,其形态和结构会发生改变
C.病毒癌基因可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5.研究发现,原癌基因myc等持续处于活跃状态或者抑癌基因p53等处于关闭状态时,会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成为癌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数量都大于正常细胞
B.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有关
C.癌细胞具有异常增殖的能力,该能力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诱导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只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大类
题组三 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6.(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三月考)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人体内谷氨酰胺(一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肿瘤细胞会因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而导致代谢受抑制,下列说法叙述错误的是( )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数量比正常细胞少
B.谷氨酰胺可能是合成葡萄糖载体蛋白的原料
C.人体不能合成谷氨酰胺,只能从外界环境获取
D.切断肿瘤细胞的“糖路”,可“饿死”肿瘤细胞
7.(2021河南郑州商丘高三检测)抗癌药物环磷酰胺能抑制DNA分子的合成,对恶性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肿瘤细胞内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速率较正常细胞快
B.对患者使用环磷酰胺进行的治疗属于放疗
C.使用环磷酰胺后患者体内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D.环磷酰胺通过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达到治疗目的
8.癌细胞通常是由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后形成的。癌细胞的特征包括细胞的无休止分裂和易于扩散(向周围组织扩散)及转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多种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激素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请回答下列一组有关癌症及其治疗的问题。
(1)图示细胞中为癌变细胞的是 ,你判断的理由是 。
(2)通常能够引起癌变的因素可能有 。(填写序号)
A.紫外线 B.甘油 C.肝炎病毒 D.煤焦油及其衍生物 E.葡萄糖 F.尼古丁 G.丙酮酸 H.核辐射
(3)上述因素使正常细胞中的 基因和 基因发生突变,最终导致癌变的发生。癌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是由于 。
(4)化疗时使用的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此类药品作用于癌细胞周期的 期。
(5)放疗是利用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或用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照射患处,从而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放疗与化疗相比,对患者全身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是 。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
1.(2021辽宁大连一○三中学高三模拟,)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B.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C.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2.(2021河南开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下表中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不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白细胞的凋亡比红细胞快,这与白细胞吞噬病原体有关
B.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由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引起的
C.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
D.小肠上皮细胞寿命最短,这与基因控制的衰老和凋亡有关
3.(2021四川成都二中高一期末,)“细胞凋亡转向”假说认为,在生物体内,增殖失控的细胞大部分会发生凋亡并被免疫系统清除,极少数增殖失控的细胞在致癌条件下发展成为癌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在癌变与凋亡的过程中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B.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酶的活性均降低
C.致癌因子可诱导细胞中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
D.正常细胞的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4.(不定项)()p53基因与肿瘤的形成有关,其表达产生p53蛋白,当DNA受到损伤时,p53蛋白会阻止DNA复制,以提供足够的时间使损伤的DNA修复,如果修复失败,p53蛋白会引发细胞凋亡,阻止细胞进行不正常的增殖。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
B.p53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就会引起细胞癌变
C.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中核糖体数量也会减少
D.分化和衰老的细胞均不会发生癌变
二、非选择题
5.(2021四川眉山东坡多悦高级中学校高三检测,)苦马豆素(SW)因从灰苦马豆中分离出来而得名,被认为是“未来的肿瘤治疗药物”。以下是相关的实验研究过程及结果。
①将等量的小鼠肝癌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若干个含有等量培养液的培养瓶中。
②将培养瓶放于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静置、去除上清液。
③分别加入等量但含不同浓度的SW的培养液,于37 ℃、5%CO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
④分别在24 h、48 h、72 h时吸取培养液,观察结果,得到不同浓度的SW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箱中5%CO2的作用是 。
(2)处于间期的肝癌细胞,其分子水平的主要变化是 。
(3)步骤③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应为 。步骤③中每个实验组设置5个培养瓶同时进行培养,计数后统计平均值,这是为了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分析图中曲线可知,SW对肝癌细胞作用效果的特点是:① ;② 。
(5)将培养48 h的培养液离心,去除上清液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及分析,得到培养48 h时的细胞数目及凋亡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量如表所示:
注:“+”的数量表示相对值的多少。
据此推测,SW可能是通过诱发癌细胞 来抑制肿瘤生长的,其原因可能是SW促进了癌细胞内 的表达。
答案全解全析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基础过关练
1.A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A正确;细胞癌变过程中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B错误;癌细胞容易扩散,是因为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C错误;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细胞癌变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速率变快,D错误。
2.C 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能够无限增殖,A错误;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的减少,使其易扩散和转移,B错误;有些射线属于物理致癌因子,可诱发基因突变,最终导致细胞癌变,C正确;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一般不可逆,D错误。
3.D X射线是能引起细胞癌变的物理致癌因子,A不符合题意;黄曲霉素是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的化学致癌因子,B不符合题意;Rus肉瘤病毒是能引起细胞癌变的病毒致癌因子,C不符合题意;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温度升高,与细胞癌变无直接关系,D符合题意。
4.A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是正常细胞所含有的基因,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A错误;细胞癌变后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B正确;致癌因子中包括病毒致癌因子,致癌病毒能将病毒癌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C正确;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D正确。
5.B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突变,数量并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B正确;癌细胞具有异常增殖的能力,该能力既受基因的控制,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错误;诱导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D错误。
6.C 恶性肿瘤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间黏着性降低,使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A正确;由题意知,如果限制人体内谷氨酰胺的含量,会抑制肿瘤细胞吸收葡萄糖,故谷氨酰胺可能是合成葡萄糖载体蛋白的原料,B正确;由题干可知,谷氨酰胺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可以合成,C错误;肿瘤细胞需要糖类作为能源物质,故切断肿瘤细胞的“糖路”,可“饿死”肿瘤细胞,D正确。
7.A 肿瘤细胞分裂速度快,需要大量蛋白质,故肿瘤细胞内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速率较正常细胞快,A正确;对患者使用环磷酰胺进行的治疗属于化疗,B错误;使用环磷酰胺后,患者体内癌细胞增殖受阻,细胞周期变长,C错误;由题意可知,环磷酰胺通过抑制DNA分子的合成而抑制癌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D错误。
8.答案 (1)B 癌细胞能够不受限制无限增殖 (2)ACDFH (3)原癌 抑癌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4)间 (5)放疗
解析 (1)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能够不受限制无限增殖,所以B为癌细胞。(2)A、H是物理致癌因子,D、F是化学致癌因子,C是病毒致癌因子。(3)癌症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逐渐积累的结果。癌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是由于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4)烷化剂如二氯甲二乙胺能够与DNA分子发生反应,从而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的相互作用,实质上干扰了DNA复制,作用于细胞分裂间期。(5)放疗只针对部分细胞起作用,而化疗对全身细胞起作用,故对患者全身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的是放疗。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
1.B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A正确;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是细胞衰老的特点,不是癌变细胞的特点,B错误;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
2.B 细胞凋亡的速率与其功能有关,白细胞能吞噬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并激活细胞自噬机制,凋亡速度快,A项正确;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由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突变引起的,B项错误;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其全能性就越低,细胞分裂能力就越弱,C项正确;人体不同组织的细胞寿命不同,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与基因控制的衰老和凋亡有关,D项正确。
3.A 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二者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A项正确;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凋亡相关酶的活性升高,B项错误;正常细胞内本来就存在原癌基因,C项错误;正常细胞的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受环境影响,D项错误。
4.BCD p53蛋白会引发细胞凋亡,阻止细胞进行不正常的增殖,说明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A正确;一般来说,细胞癌变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单个基因发生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细胞癌变,B错误;癌细胞代谢旺盛,细胞中核糖体数量增多,C错误;分化和衰老的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也可能发生突变,引起细胞癌变,D错误。
二、非选择题
5.答案 (1)维持培养液的pH (2)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加入等量不含SW的培养液(或只加等量培养液) 减小误差 (4)①SW浓度越高,对细胞生长(存活)的抑制作用越强 ②SW作用时间越长,对细胞生长(存活)的抑制作用越强 (5)凋亡 Bax蛋白基因
解析 (1)培养箱中5%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2)肝癌细胞在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该实验中对照组应加入等量不含SW的培养液。每个实验组设置5个培养瓶同时进行培养,计数后统计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4)分析图中曲线可知,SW对肝癌细胞作用效果的特点是:①SW浓度越高,对细胞生长(存活)的抑制作用越强;②SW作用时间越长,对细胞生长(存活)的抑制作用越强。(5)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推测,SW可能是通过诱发癌细胞凋亡来抑制肿瘤生长的,其原因可能是SW促进了癌细胞内Bax蛋白(凋亡蛋白)基因的表达。
细胞种类
小肠上皮细胞
癌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寿命
1~2天
不死性
120天
5~7天
能否分裂
能
能
不能
不能
SW浓度
癌细胞数目
凋亡细胞数目
Bax蛋白
Bcl-2蛋白
2 μg/mL
+
+++
+++++
+
1 μg/mL
++
+++
+++
++
0.5 μg/mL
+++
++
++
+++
0 μg/mL
++++
+
+
++++
1.A
2.C
3.D
4.A
5.B
6.C
7.A
1.B
2.B
3.A
4.BCD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