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52)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52),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默写(18 分)
,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
,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 7-8 题(4 分)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 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
“元夕”指 的晚上,此夜又称 。(2 分)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花千树”“星如雨”运用比喻和夸张,写出了灯火之盛。 B.“风箫声动”“一夜鱼龙舞”表现了人们彻夜歌舞的热闹场面。 C.“蛾儿雪柳”“笑语盈盈”描绘了“那人”的美丽和可爱。
D.词以“那人”所处地点之冷清,表达了自己甘于寂寞的品格。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9-11 题(8 分)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上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 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 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第一段介绍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醉翁”这个号的来历。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 C.第二段从“四时之景不同”这个方面表现山水之乐“乐亦无穷” 。 D.“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写出了山间四季景色的特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2-15 题(12 分)
吕僧珍为官,不私亲戚。其侄以贩葱为业,僧珍既至①,乃弃业欲求.州官。僧珍日:“吾荷国重恩,无以报效;汝自有常分②,岂可妄求,但当.速返葱肆③。”僧珍住市北,前有督邮廨④,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僧珍怒日:“督邮,官廨也,置立以来,便在此地,岂可徙之益
吾私宅!”
【注释】①既至:指回故乡做官。②常分:正当职业。 ③肆:店铺。 ④督邮:官名。廨:官府的房子。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乃弃业欲求.州官()(2)但当.速返葱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乡人咸劝徙廨益其宅。
吕僧珍“不私亲戚”的根本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3 分)
从上文看,吕僧珍具有 的美德。
(用自己的话回答)(2 分)
二、现代文(共 4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20 题(21 分)
文章应“润物细无声”
①杜甫《春夜喜雨》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绵密无声、滋润万物的特点。写文章也是如此,文章贵( ),忌( )。文章应于含蓄中见精神,“于无声处听惊雷”,在( )中打动读者,在含蓄蕴藉中自然传递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文章不忌讳直接抒情,但如果感情过于直露,语言也就显得单调,文章也就失去了应 有之意。我国古代的诗文大都以含蓄蕴藉取胜,古代的作家也都善于借助客观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胸襟抱负。如杨万里《小池》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歌借助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清新小巧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闲适自得之情。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并没有写自己的羁旅情愁,而是巧妙借助“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夜半钟声”等形象,勾画出一种幽寂、迷蒙、清冷的氛围,表现了游子飘离之感。我们写抒情类的文章也是如此,要善于撷取自然和社会生 活中典型的形象,巧妙组合,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③文章不能一味说理,如果能借助生活的细节或自然现象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会更加生动形象。朱熹的《读书有感》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歌巧借“源头活水”的比喻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读书和写作的关系。 再如《拿来主义》一文,鲁讯先生在谈到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时,并没有说该怎样做, 不该怎样做,而是把文化遗产比做大房子,把精华部分比做鱼翅,把糟粕部分比做烟灯、烟枪、姨太太等,把历史虚无主义者比做烧毁大房子的昏蛋,把盲目排外者比做欣欣然走进大房子的孱头,生动形象地论述了“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文化遗产继承观。
④我们现在写文章存在这样一种错误倾向,认为文章选材越大越好,这是非常错误的。 大的题材,宽泛无边,我们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写起来容易大而不当、空洞无物,流于套话连篇。所以写文章应善于挖掘自己身边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在真
情实感中,传达出文章的中心。如鲁迅先生通过《一件小事》就严肃解剖了自己,让我们看到鲁迅先生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朱自清先生通过《背影》就写出了父亲的高大形象,让我们理解了至大至柔的父爱,这些事例都表明文章选材不在大小,贵在以小见大,润物于无声。
第①段括号中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直白僵硬 含蓄蕴藉 不知不觉B.含蓄蕴藉 不知不觉 直白僵硬C.不知不觉 直白僵硬 含蓄蕴藉D..含蓄蕴藉 直白僵硬 不知不觉
文章开头引用杜甫的诗,其作用是 (3 分)
阅读第②③④段,请以“文章含蓄应善于 ”的句式概括每段的观点。
(9 分)
(1)
(2)
(3)
第②③④段的论证结构是()(2 分)
A 总分式B 并列式C 对照式D 层进式
本文主要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5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21-26 题(27 分)
①正在开会——临济文化研究会。本地宿儒全部到齐,依次发言。这些老先生拎着黑色人造革旧皮包,穿着灰扑扑的中山装,满脸皱纹,老旧如陶,却一个个口吐莲花,满腹经纶。
②中午吃饭,我挨个儿敬酒,连称“先生”。有位梁先生,40 来岁,语不出众,貌不惊人,席间很安静,却是了不起的人物。
③大约 20 多年前,他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热血青年,埋没乡间。在人们印象里,农村很苦,农村太穷,农村人愚昧,农村人不会拿钱买一本书来看,只肯用它来对付柴米油盐。 但是,他热爱着自己的农村。
④即使淡漠如我,早早离家,到现在魂牵梦萦的,还是老家的土墙、坯屋、哞哞长叫的 老牛、老羊倌赶着一群羊回来了,反穿老羊皮袄,把自己搞得也像一只羊……但是,深爱如 此,却从未想过要给生我养我的故乡写一部历史,太难。
⑤你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个村子?到 2004 年底,全国共有 320.7 万个村庄,要给其中
的三百万分之一修史立传,资料从何而来?老人相继过世,新生代一心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 还有几个人对家乡历史念念不忘?就算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又有几点笔墨能够惠顾到一根细草上?
⑥但是凭着典.型.的.书.生.意.气.,这个人开始了漫长的修村史的过程。
⑦他第一件事就是到文化馆研究整套的《二十五史》。当时炎炎盛夏,没有空调,房间正中悬吊着锅盖大的风扇,一开就扬沙成阵,搞得他衣履光鲜地进去,灰头土脸地出来。一 本书一本书地摸过,一个字一个字地筛选,到最后能找到的资料还是少得可怜。
⑧他偶然听说荒郊野外有两块石碑,碑文和村史有关,便马不停蹄地赶去。谁知一块已
经砌了人家的猪圈,一块残破不全,荒凉地立在乡间。严冬腊月,天冷,人冷,手冷,手里 的圆珠笔也冻住了,他只好一边咚咚地跺脚,一边把笔放进怀里暖一暖,再写俩字。
⑨历史不好写,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他又生性内向,需要上山下乡,钻墙觅缝, 遍访人群,更是一个艰苦浩大的工程。
⑩20 年的研究和积累,5 年的伏案疾书,成就一部没有销路的 35 万字的村史。假如把这些字全换成时尚文字,那得赚多少钱!
⑪说他没赚钱也不对。书稿完成,村干部高兴坏了,一定要给他开稿费:5000 块。我不禁摇头叹息:这笔账怎么算?从青葱岁月,写到人到中年;从赤日炎炎,写到数九寒天:
从第一个字,写到第 35 万字。青春、岁月、健康,就等于 5000 块钱?
⑫他却生了气:“你给我钱,这不是在打我脸?”他想一想,“假如你一定要给的话,你算算咱村里一共有多少五保户、军烈属,替我把这笔钱分给他们,叫他们过个好年。”
⑬我低头喝茶,说不出话,浑身像扎了刺,燥烘烘地热。只说现代社会利益当前,“厚黑”盛行,失望之下,一个劲躲进书本,揣想前贤,没想到贤人就在身边。
⑭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造化万物的观光 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 渴望。”
⑮是的,渴望。它会让人一边布衣陋食,挣扎生存,一边怀着超现实的心情行走街头, 如同行走在高亮悠远的云端。这.种.渴.望.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布衣英雄。他们十分平凡,走在
人群中毫光不现,却在数十年的风尘中磨砺出熠熠闪光的灵魂。正如才子唐伯虎的一首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起,四海五湖皆一望。”
第(11)段中的划线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5 分) 22.找出文中与第⑮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是 (2 分)
梁先生有种“典型的书生意气”,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具体表现:(6 分)
(1)
(2)
第(15)段中的“这种渴望”指对 的渴望,在文中是指
。(4 分) 25.根据文意,本文标题最恰当的是 (2 分)
A.修村史的书生B.布衣英雄
书生意气
一没有销路的村史
面对一块已经砌了猪圈的石碑,梁先生会怎样做?请展开想象,适当运用描写,再现当 时的情景。(80 字左右)(8 分)
三、写作(共 60 分)
题目:距离并不遥远
要求:(1)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42 分)
风急天高猿啸哀
匹马戍梁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
一点飞鸿影下
朝晖夕阴
屋舍俨然
(1—6 每空 3 分,每错一字扣 1 分) 7.元宵节元夜(2 分)
8.C(2 分)
宋欧阳修(2 分)
有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四角翘起、紧靠泉边的亭子,就是醉翁亭。(3 分,关键词“临” “于”)
11.B(3 分)
12.(1)谋求(2 分)(2)应该(2 分)
吕僧珍的同乡都劝他把官府的房子迁走,扩大他家的宅院。(3 分,关键词“徙” “益”)
荷围重恩,无以报效。(3 分)
公而忘私公正廉明(2 分)
二、现代文(共 48 分) 16.D(2 分)
17.由诗中所写春雨“于无声中滋润万物”联想到写文章也应如此,自然地引出下文论述。(3 分)
18.(1)借客观形象表达主观情感(2)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 (3)以小见大(9 分)
19.B(2 分)
举例论证以我国古代和现代一些著名作家含蓄的诗文为例,具体而有力地论述了“文章贵在含蓄”的观点,并点明应怎样把文章写含蓄。(5 分)
排比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强调了修村史耗费时间之长,也充分地表现了梁先生为修村史甘于奉献、执著无悔的精神。(5 分)
22.(1)这些老先生拎着黑色人造革旧皮包,穿着灰扑扑的中山装,满脸皱纹,老旧如
陶。
有位梁先生,40 来岁,语不出众,貌不惊人。(两句中任意一句即可)(2 分)
23.(1)不顾重重困难,立志靠个人修村史
(2)经历漫长岁月,修好村史不取分文(6 分)
24.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梁先生渴望为自己热爱的家乡写一部历史
(4 分)
25.B(2 分)
26.略(8 分)
27.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208),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37),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有答案 (189),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卷面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