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2022版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151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2022版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151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2022版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151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2021北京昌平新学道临川学校高一上期中)北京时间2020年5月24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软流层
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 ( )
A.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
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
C.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
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
读“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的序号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图中①②③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甲 B.乙 C.丙 D.丁
(2021浙江浙东北联盟高一上期中)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曲线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甲、乙表示地壳内部两个不连续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下列对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厚度分布均匀
B.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C.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D.④由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6.关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生深源地震时,地震波向上经过甲界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减慢
B.地震波依次经过①②③圈层,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连续加快
C.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快
D.经过乙界面时,纵波消失,横波传播速度减慢
题组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地球部分圈层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7.图中①②③所示的圈层分别是 ( )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8.2020年贵州山区泥石流的形成主要与哪些圈层有关 (深度解析)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②③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2019 江苏盐城盐都高一上期末)地震波测量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图甲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如图乙)。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图甲 图乙
1.()能通过地核的波是 ( )
A.W1
B.W2
C.W1和W2皆可
D.两者皆无法通过
2.()若M地震台站测得纵波、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 )
A.3 000千米 B.3 500千米
C.4 000千米 D.4 500千米
3.()依据M、N、Q三个地震台站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1广东广州重点中学高一上期中)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某天来到美丽的大蜀山,它突发奇想:从大蜀山“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假设它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它依次穿越的是 ( )
A.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
B.地壳—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核
C.地幔—莫霍面—地核—古登堡面—地壳
D.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
5.() 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深度解析)
A.① B.② C.③ D.④
题组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
地球表面四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环境。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6.()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
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由坚硬岩石组成
7.()下列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各圈层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2020福建福清西山学校高一上期中)下图为黄果树瀑布附近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圈层的要素是 ( )
A.瀑布 B.岩石
C.花草树木 D.大气
9.()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 (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图中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C.图中各圈层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是来自太阳辐射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练
1.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壳较薄,平均厚度约为7千米,由材料“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可知,本次地震的震源不在地壳,而是在地壳以下。软流层的深度大约为80~400千米,可见震源在软流层以上、地壳以下的上地幔顶部,故B正确。
2.A 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自下而上经过莫霍面,所以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故选A。
3.C 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岩石圈。
4.D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也包括从软流层以上到莫霍面的地幔部分,故①属于③,②③有交集;而地壳(①)与地幔(②)没有交集。
5.C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为地壳,陆地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地壳厚度分布不均匀,A错。②为地幔,内部物质组成不均匀,B错。③为外核,从图中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其呈液态或熔融状态,C对。④为内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地壳主要由硅酸盐类矿物组成,D错。
6.A 图中甲界面为莫霍面,地震波向上经过莫霍面时,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减慢,A对。从图中看,地震波依次经过①②③圈层时,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在②③圈层交界处会减慢,且横波无法在③圈层中传播,B错。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C错。图中乙界面为古登堡面,经过乙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传播速度减慢,D错。
7.C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等,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结合图示①②③及其与大气圈的相对位置可判断①为生物圈、②为水圈、③为岩石圈。
8.B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快速融水或堤坝溃决等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因此泥石流的形成主要与水圈和岩石圈有关。由上题可知,①为生物圈、②为水圈、③为岩石圈,故B正确,A、C、D错误。
|
图解地球的圈层结构——“3+1”圈 |
(1)外部三大圈层,可用与岩石圈的相对位置图示法来帮助识记,如下图所示: (2)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化石的形成主要与生物圈和岩石圈有关;风蚀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大气圈与岩石圈有关;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有关;火山灰的形成和传播主要与岩石圈和大气圈有关。 |
能力提升练
1.B 由图可分析出,W2传播速度较快,应为纵波。地核中的外核为液态,横波不能通过液体物质,故能通过地核的波是纵波。
2.D M地震台站测得纵波、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对应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图中各震中距对应的时距差可知,M地震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4 500千米。
3.B 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图乙中三个圆交会的②处。
4.A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由地表到地心依次为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故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A正确。故选A。
5.A 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传播,石油一般状态下是黏稠的液体,若遇到石油,横波会消失,纵波通过石油时波速也会突然下降。①图表示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岩石构造进入石油矿藏时,横波立即消失,纵波波速突然下降的状况,A正确,故选A。
|
图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 |
6.A ①圈层提供水、水蒸气,是水圈,其主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是大气圈;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生物圈;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石圈。
7.B 图示各圈层上下没有明确的界线,交错分布,各圈层相互渗透;③圈层提供氧等气体,吸收二氧化碳,是生物圈,没有单独占有空间;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8.C 自然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为生物圈,图中的花草树木属于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故选C。
9.B 图中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非各自独立发展变化,B正确、C错误;图中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并非各圈层均是连续而不规则的,A错误;图中岩石圈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热能,并非图中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D错误。
全书综合测评( 一)-2022版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 一)-2022版地理必修第一册鲁教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9页。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三节 城镇化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三节 城镇化课后复习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映城镇发展一般规律的是,城镇化水平提高的主要标志是,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后作业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形成图甲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由图可知,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实验过程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