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整套试卷同步测试题
地理必修2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2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农作物是,鱼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季风水田农业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某农作物分布区。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该农作物是 ( ) A.油菜 B.水稻 C.亚麻 D.玉米2.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易错 )A.科技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C.单产高 D.机械化水平低3.图中阴影区域发展该农作物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小,产量低。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农业几乎绝产。当时的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目前排灌设施齐全,水稻种植业发展良好,所产“鱼台大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据此完成下面三题。4.鱼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地势平坦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5.1964年之前,制约鱼台县水稻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旱涝灾害频发 B.种植经验缺乏C.劳动力少 D.机械化水平低6.1964年之后,鱼台县水稻种植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河湖众多 ②政策引导 ③兴修水利 ④科技进步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题组二 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读图,完成下面两题。7.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A.a—①、b—②、c—③、d—④B.a—②、b—①、c—④、d—③C.a—①、b—③、c—④、d—②D.a—②、b—④、c—③、d—①8.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C.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年美国玉米出口量约4 156万吨,世界第二;大豆出口量约5 239万吨,世界第二;小麦出口量约2 707万吨,世界第二。 材料二 下图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简图。(1)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发展大规模商品谷物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其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原因有哪些? (3)评价美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对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季风水田农业 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种植面积逐渐减小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 ) A.技术要求高 B.劳动力投入多C.种子成本高 D.单位面积产量低2.()乙类村落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 )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建设特色商品粮基地 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3.()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 )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C.丙类村地势较平坦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 “稻客”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帮别人收割水稻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北方地区。每年6月底,“稻客”带着小型收割机来到广东开始一年的丰收之旅,然后依次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地,9月再次来到广东等地秋收。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稻客”“迁徙”路线主要反映了我国各地水稻存在( )①品种差异 ②播种期差异③熟制差异 ④种植技术差异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5.()近年来“稻客”规模逐渐减小,其原因最可能是水稻种植区 ( )A.大规模农业种植结构调整B.劳动力增多C.经济收入减少D.机械化水平提高 (2021四川成都高三上期中)寸土寸金的北京城有多处水稻田(下图),比如在北京大钟寺附近属于中国农科院的多亩水稻田,巴沟山水园有“上香1号”“胭脂稻”等京西稻主要品种,紫叶稻、紫穗稻等彩色稻也有登场。北京西部玉泉山下的北坞公园,在建设之初就特地开辟了一亩稻田,以传承当地数百年种植京西稻的历史记忆。据报道,北京市区近年来水稻田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据此完成下面三题。6.()现在北京北坞公园水稻田的最明显的生产特点为 ( )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C.机械化生产 D.利用新科技7.()北京发展城市水稻田的主要目的不是 ( )A.生态调节 B.观光休闲 C.粮食生产 D.科学实验8.()对近年来北京城市水稻田面积增加影响最小的是 ( )A.城市职能疏解 B.南水北调输水C.环保压力加大 D.机械化水平提高 水稻侧深施肥是在水稻插秧机上安装侧深施肥装置,在插秧的同时在离水稻秧苗根部2~3厘米处,将肥料施入深度约5厘米的土壤中。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日本应用较早,2013年黑龙江建三江管理局引进了日本企业生产的侧深施肥插秧机,在建三江农场水稻田进行试验。但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我国现有水稻专用肥颗粒硬度低、吸湿性大,容易黏结堵塞施肥机的施肥管,影响施肥机的使用效率。据此完成下面三题。9.()我国在引进侧深施肥插秧机后,最迫切需要突破的技术是 ( )A.病虫害防治技术 B.插秧机大型化技术C.水稻良种培育技术 D.新型肥料生产技术10.()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产生的显著效益是 ( )A.增加农业劳动力需求 B.降低水稻生产成本C.延长水稻产业链 D.解决土壤污染问题11.()下列地区中,最适合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是 ( )A.江汉平原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河西走廊题组二 商品谷物农业 下表为某年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三题。国家甲乙丙丁每公顷化肥施用量(千克)108.853.7250.8191.9每公顷产量(千克)1 9569772 4953 150农业劳动力人均产量(1 000千克)121.7140.66.179.2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公顷)145.6186.62.137.9 12.()甲、乙两国如果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致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 )A.缩小生产规模B.严格控制人口增长C.大量增施氮、磷、钾肥料D.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3.()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中,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14.()与丁国农业生产特点相符的是 ( )A.单位面积产量低 B.人均产量高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以单一种植业为主 下图为“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5.()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季风水田农业 B.自给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16.()依图示信息可知该农场可能分布在 ( )A.英国 B.加拿大 C.马来西亚 D.德国 (2020山东济南高三上期末)我国某省份中部玉米种植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承担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该地区近几年主推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如下图),其高茬会在下一年还田。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7.()该省份所处的地形区及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东北平原——商品谷物农业B.江南丘陵——季风水田农业C.云贵高原——混合农业D.华北平原——商品谷物农业18.()推广宽窄行种植技术可以 ( )A.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B.增加作物的种植面积C.降低田间土壤肥力 D.减弱田间风蚀和水蚀19.(2021内蒙古包头高二上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东北玉米带从黑龙江省南部起,向南延伸到辽宁省北部,其核心区域为吉林省中部平原地区。与同纬度的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近年来,吉林玉米优势产区对接玉米精深加工和饲料加工产业,围绕口粮化、主食化打造鲜食玉米品牌,建设优质安全畜产品优势产区。下图示意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1)()指岀“三大黄金玉米带”玉米种植的共同优势条件。 (2)()指出“三大黄金玉米带”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 (3)()说明在大规模种植玉米基础上,吉林省重视畜牧业和玉米加工业发展的意义。
答案全解全析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基础过关练1.B2.A3.B4.D5.A6.B7.C8.B1.B 依据图示大陆轮廓,可判定该区域主要为东亚、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又由于该农作物主要在季风区平原分布,故应为水稻。2.A 图示种植业为季风水田农业,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为: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低;水利工程量大。易错警示 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并不都低 季风水田农业生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一般较低,但日本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这与日本农业科技水平、农业设备制造水平、经济水平高关系密切。3.B 季风水田农业区开发历史悠久,可供开发的土地少;季风区具有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该区人口稠密,稻米需求量大,商品率低,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不高。4.D 水稻生长耗水量较大,材料显示该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说明其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水源充足。5.A 由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和当地政府决定治水等信息,以及该县为温带季风气候,可判断1964年之前旱涝灾害频发是制约该县水稻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原因。6.B “县委县政府决定”体现了政策因素,“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目前排灌设施齐全”体现了兴修水利。7.C 农业科技先进使单产较高,而人均耕地面积大,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可能,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市场广阔、粮食消耗量小和交通运输便利也是商品率高的前提。8.B 东北地区相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农业区位优势是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大,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A、C、D三项长江三角洲地区更具优势。9.答案 (1)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河网稀疏;地广人稀;工业基础好。 (3)影响世界粮食供应;垄断粮食价格;与重要国家间贸易战容易影响农业稳定发展。解析 第(1)题,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第(2)题,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原因应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个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水文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工业基础好,能提供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第(3)题,根据材料分析美国粮食产量大,出口总量大,对世界粮食贸易的国际价格起着主导作用,能影响世界市场。能力提升练1.D2.B3.A4.D5.D6.B7.C8.D9.D10.B11.A12.D13.A14.C15.C16.B17.A18.D 1.D 材料信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说明与杂交水稻相比,红米稻单位面积产量低。故选D项。2.B 图中可以看出乙类村落是观光农业类村落,种植红米稻主要为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故选B项。3.A 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来看,甲类村种植业以自给自足为主,因此可推断甲类村位置比较偏僻;乙类村主要发展梯田观光旅游,因此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区;丙类村以种植水稻为主,当地水稻主要通过梯田种植,因此丙类村地势并不平坦;图中显示当地商品粮以杂交水稻为主,其不属于旱地作物。故选A项。4.D 根据材料可知6月底广东水稻成熟,然后依次由南向北水稻成熟,9月广东水稻再次成熟,可以分析出“稻客”“迁徙”路线主要反映了我国水稻播种期差异与熟制差异,故②③正确;仅根据材料无法确定品种差异和种植技术差异,故①④错误。综上,选D。5.D 某地农业种植结构是在漫长的区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短时间内不可能大规模改变,A错;人工收割水稻的效率比机械收割低,故水稻种植区劳动力多少对“稻客”规模大小影响不大,B错;“稻客”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北方地区,水稻种植区经济收入的变化对这些省份影响不大,C错;水稻种植区机械化水平提高,本地农民可以自己收割水稻,导致对“稻客”的需求量减少,D正确。6.B 由材料可知,北坞公园水稻田的建设以传承当地数百年种植京西稻的历史记忆为主要目的,因此靠世代积累的经验精耕细作是当地水稻种植业最明显的生产特点。7.C 发展城市水稻田可以扩大绿化面积,利于进行生态调节;北坞公园附近的水稻田具有观光休闲的功能;中国农科院的多亩水稻田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北京发展城市水稻田的主要目的不是粮食生产。8.D 城市职能疏解有利于扩大水稻田的发展空间;南水北调输水有利于为水稻田提供水源保障;城市湿地、绿地面积增加有利于减轻城市环保压力;机械化水平提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对北京城市水稻种植面积影响不大。9.D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现有水稻专用肥会影响施肥机的使用效率,因此我国在引进侧深施肥插秧机后最迫切需要突破的技术是新型肥料生产技术。10.B 根据材料分析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产生的显著效益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只是侧重于施肥环节,并没有延长水稻产业链;主要有利于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并没有解决土壤污染问题。11.A 江汉平原是我国水稻主要产区,故最适合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的是江汉平原;华北平原是旱作农业,不是水稻主要产区;青藏高原是高寒农业,不是水稻主要产区;河西走廊是绿洲农业,不是水稻主要产区。12.D 从表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多,改善农业经营的发展方向不可能是缩小生产规模、控制人口数量,而大量增施氮、磷、钾肥料也不符合环保要求。与其他两国相比,甲、乙两国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因此应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业经营。13.A 商品谷物农业的显著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而丙、丁两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小、生产规模小。甲、乙两国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大、生产规模大。14.C 从表中可以看出,丁国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农业劳动力人均产量较低,化肥施用量较大,集约化程度高;从表中无法看出丁国农业生产以单一种植业为主。15.C 从图中的农事安排可知该农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且对农产品进行销售,所以为商品谷物农业。16.B 商品谷物农业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和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17.A 根据材料信息“玉米种植”“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可判断该省份位于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故选A项。18.D 病虫害与田间温度、湿度条件有关,宽窄行只是改变了种植的方式;该生产模式只是土地利用的一种方式,并没有增加作物种植面积;根据示意图可知高茬还田,保持了土壤肥力,深松使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强;实行高茬还田,可以减弱风对土壤的侵蚀,还可以保证水分有效渗入地下,从而减少地面径流,减弱田间水蚀。故选D项。19.答案 (1)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 (2)农业专业化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农产品商品率高。 (3)玉米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畜牧业可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实现废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玉米深加工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解析 第(1)题,“三大黄金玉米带”玉米种植的共同优势条件可以从地形、土壤、土地资源、水热条件等方面回答。地势平坦,利于耕作;土壤肥沃,利于玉米生长;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雨热同期,气候适宜。第(2)题,“三大黄金玉米带”主要为商品谷物农业,其生产特点可以联系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回答。第(3)题,重视畜牧业和玉米加工业发展,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玉米种植业可以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可以为玉米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形成循环经济,实现废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全书综合测评-2022版地理必修2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共1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综合训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下列四处中,地质构造为背斜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中①处所在板块为,图中③处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能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