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测练-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
展开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测练-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0小题;共100分)
1. 在空间四边形 ABCD 中,E,F 分别是 AB 和 BC 上的点,若 AE:EB=CF:FB=1:1,则对角线 AC 和平面 DEF 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相交C. 在平面内D. 异面
2.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 b⊄平面α,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α,则 直线b∥直线a”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 大前提错误B. 小前提错误C. 推理形式错误D. 非以上错误
3. 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 、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 N 、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 AB∥平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
A. ①③B. ①④C. ①③D. ②④
4. 在长方体 ABCD−AʹBʹCʹDʹ 中,下列直线与平面 ADʹC 平行的是
A. DD′B. AʹBC. CʹDʹD. BBʹ
5. 已知平面 α 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平面 β 平行,那么
A. α∥βB. α 与 β 相交
C. α 与 β 重合D. α∥β 或 α 与 β 相交
6. 能保证直线 a 与平面 α 平行的条件是
A. b⊂α,a∥b
B. b⊂α,c∥α,a∥b,a∥c
C. b⊂α,A,B∈a,C,D∈b,且 AC∥BD
D. a⊄α,b⊂α,a∥b
7. 如图所示,P 为矩形 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矩形对角线交点为 O,M 为 PB 的中点,给出五个结论:① OM∥PD;② OM∥平面PCD;③ OM∥平面PDA;④ OM∥平面PBA;⑤ OM∥平面PB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
8. 设集合 A=x1,x2,x3,x4xi∈−1,0,1,i=1,2,3,4,那么集合 A 中满足条件“x12+x22+x32+x42≤4”的元素个数为
A. 60B. 65C. 80D. 81
9. 若直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b,平面 α 的法向量为 n,则可能使 l∥α 的是
A. b=1,0,0,n=−2,0,0
B. b=1,3,5,n=1,0,1
C. b=0,2,1,n=−1,0,−1
D. b=1,−1,3,n=0,3,1
10. 已知 α,β 是两个相交平面,若点 A 既不在 α 内,也不在 β 内,则过点 A 且与 α,β 都平行的直线的条数为
A. 0B. 1C. 2D. 3
11. 下面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 AB∥平面MNP 的图形是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2.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E,F 分别是 BC,CD 的中点,G 是 EF 的中点,现在沿 AE,AF 及 EF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 B,C,D 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 H,那么,在这个空间图形中必有
A. AG⊥△EFH 所在平面B. AH⊥△EFH 所在平面
C. HF⊥△AEF 所在平面D. HG⊥△AEF 所在平面
13. 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 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 AB 与平面 MNQ 不平行的是
A. B.
C. D.
14. 若平面 α 截三棱锥所得截面为平行四边形,则该三棱锥中与平面 α 平行的棱有
A. 0 条B. 1 条C. 2 条D. 1 条或 2 条
15. 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 AB∥平面MNP 的图形序号是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6. 如图所示,在三棱柱 ABC−AʹBʹCʹ 中,点 E,F,H,K 分别为 ACʹ,CBʹ,AʹB,BʹCʹ 的中点,G 为 △ABC 的重心,从 K,H,G,Bʹ 中取一点作为 P,使得该棱柱恰有 2 条棱与平面 PEF 平行,则 P 为点
A. KB. HC. GD. Bʹ
17. 下列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 AB∥平面MNP 的图形的序号是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18. 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 2,E 是棱 D1C1 的中点,点 F 在正方体内部或正方体的表面上,且 EF∥ 平面 A1BC1,则动点 F 的轨迹所形成的区域面积是
A. 92B. 23C. 33D. 42
19. 如图,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P 为底面 ABCD 上的动点,PE⊥A1C 于 E,且 PA=PE,则点 P 的轨迹是
A. 线段B. 圆弧
C. 椭圆的一部分D. 抛物线的一部分
20. 已知直线 m,n 和平面 α,满足 m⊄α,n⊂α,则“m∥n”是“m∥α”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25分)
21. 如图,长方体 ABCD−A1B1C1D1 表面的六个面中,
(1)与直线 CD 平行的平面是 ;
(2)与直线 CC1 平行的平面是 ;
(3)与直线 CB 平行的平面是 .
22. 过三棱柱 ABC−A1B1C1 的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其中与平面 ABB1A1 平行的有 条.
23. 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若过 A,C,B1 三点的平面与底面 A1B1C1D1 的交线为 l,则 l 与 A1C1 的位置关系是 .
24. 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 M,N,P 分别是 C1D1,BC,A1D1 的中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① MN∥AP;② MN∥BD1;③ MN∥平面BB1D1D;④ MN∥平面BDP.
25. 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四边形 ABCD 的两组对边均不平行.
①在平面 PAB 内不存在直线与 DC 平行;
②在平面 PAB 内存在无数多条直线与平面 PDC 平行;
③平面 PAB 与平面 PDC 的交线与底面 ABCD 不平行;
上述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65分)
26. 在斜三棱柱 ABC−A1B1C1 中,侧面ACC1A1⊥平面ABC,∠ACB=90∘.
(1)求证:BC⊥AA1;
(2)若 M,N 是棱 BC 上的两个三等分点,求证:A1N∥平面AB1M.
27. 如图,正方形 ABCD 与正方形 ABEF 所在平面相交于 AB,在 AE,BD 上各有一点 P,Q,且 AP=DQ.求证:PQ∥平面BCE.
28. 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PA⊥平面ABCD,∠ABC=∠ACD=90∘,∠BAC=∠CAD=60∘,E 为 PD 的中点,F 在 AD 上,且 ∠FCD=30∘.
(1)求证:CE∥平面PAB;
(2)若 PA=2AB=2,求三棱锥 P−ACE 的体积.
29. 如图,四棱锥 P−ABCD 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 为线段 AD 上一点,AM=2MD,N 为 PC 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PAB;
(2)求四面体 N−BCM 的体积.
30. 如图,在三棱锥 P−ABC 中,PB⊥BC,AC⊥BC,点 E,F,G 分别为 AB,BC,PC 的中点.
(1)求证:PB∥平面EFG;
(2)求证:BC⊥EG.
答案
第一部分
1. A【解析】如图,由 AEEB=CFFB,得 AC∥EF.又 EF⊂平面DEF,AC⊄平面DEF,所以 AC∥平面DEF.
2. A
3. B【解析】对于选项 ①,取 NP 中点 G,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易证:MG∥AB;对于选项 ④,易证 NP∥AB.
4. B【解析】因为 AʹB∥CDʹ,所以 AʹB∥平面ADʹC.
5. D
【解析】由题意当两个平面平行时符合平面 α 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平面 β 平行,
当两平面相交时,在 α 平面内作与交线平行的直线,也有平面 α 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平面 β 平行.
6. D【解析】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
7. C【解析】显然 OM∥PD,又 PD⊂平面PCD,PD⊂平面PDA.
所以 OM∥平面PCD,OM∥平面PDA.
所以①②③正确.
8. D【解析】由题意可得 x12+x22+x32+x42≤4 成立,需要分五种情况讨论:
①当 x12+x22+x32+x42=0 时,只有 1 种情况,
即 x1=x2=x3=x4=0;
②当 x12+x22+x32+x42=1 时,
即 x1=±1,x2=x3=x4=0,有 2C41=8 种;
③当 x12+x22+x32+x42=2 时,
即 x1=±1,x2=±1,x3=x4=0,有 4C42=24 种;
④当 x12+x22+x32+x42=3 时,
即 x1=±1,x2=±1,x3=±1,x4=0,有 8C43=32 种;
⑤当 x12+x22+x32+x42=4 时,
即 x1=±1,x2=±1,x3=±1,x4=±1,有 16 种.
综合以上五种情况,则总共有 81 种.
9. D
10. B
11. A
12. B【解析】根据折叠前、后 AH⊥HE,AH⊥HF 不变,可推出 AH⊥平面EFH.
13. A
14. C
15. B
【解析】利用线面平行的定义判定.
16. C【解析】可一一验证.
17. C【解析】对于图形①,平面 MNP 与 AB 所在的对角面平行,即可得到 AB∥平面MNP;对于图形④,AB∥PN,即可得到 AB∥平面MNP;图形②③无论用定义还是判定定理都无法证明线面平行.
18. C【解析】因为 EF∥ 平面 A1BC1,所以点 F 的轨迹为图中六边形 EF1F2F3F4F5 所组成的正六边形边上及其内部,且 F1,F2,F3,F4,F5 分别是边 A1D1,A1A,AB,BC,CC1 的中点,因为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2,所以点 F 的轨迹所形成的区域面积是 6×34×22=33.
19. A
20. A
【解析】因为 m⊄α,n⊂α,
所以当 m∥n 时,m∥α 成立,即充分性成立;
当 m∥α 时,m∥n 不一定成立,即必要性不成立,
则“m∥n”是“m∥α”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第二部分
21. (1)平面 A1ABB1,平面 A1B1C1D1;,(2)A1ADD1,平面 A1ABB1;,(3)平面 A1ADD1,平面 A1B1C1D1
22. 6
【解析】如图所示,DD1 、 EE1 、 DE 、 D1E1 、 DE1 、 ED1 都平行于面 ABB1A1.
23. A1C1∥l
【解析】
因为 平面ABCD∥平面A1B1C1D1,AC⊂平面ABCD,
所以 AC∥平面A1B1C1D1,
又平面 ACB1 经过直线 AC 与平面 A1B1C1D1 相交于直线 l,
所以 AC∥l,
又因为 A1C1∥AC,
所以 A1C1∥l.
24. ③
25. ①②③
第三部分
26. (1) 因为 ∠ACB=90∘,所以 AC⊥CB,
又 侧面ACC1A1⊥平面ABC,且 平面ACC1A1∩平面ABC=AC,BC⊂平面ABC,
所以 BC⊥平面ACC1A1,
又 AA1⊂平面ACC1A1,
所以 BC⊥AA1.
(2) 连接 A1B,交 AB1 于 O 点,连接 MO,
在 △A1BN 中,O,M 分别为 A1B,BN 的中点,
所以 OM∥A1N.
又 OM⊂平面AB1M,A1N⊄平面AB1M,
所以 A1N∥平面AB1M.
27. 联结 AQ,并延长交 BC 于点 K,联结 EK,易证:APPE=DQBQ,DQBQ=AQQK,所以 APPE=AQQK,从而可得 PQ∥EK.又 PQ 不在平面 BCE 内,EK⫋平面BCE,所以 PQ∥平面BCE.
28. (1) 因为 ∠ACD=90∘,∠CAD=60∘,
所以 ∠FDC=30∘.
又 ∠FCD=30∘,
所以 ∠ACF=60∘,
所以 AF=CF=DF,即 F 为 AD 的中点.
又 E 为 PD 的中点,
所以 EF∥PA,
因为 AP⊂平面PAB.EF⊄平面PAB,
所以 EF∥平面PAB.
又 ∠BAC=∠ACF=60∘,
所以 CF∥AB,同理可得 CF∥平面PAB.
又 EF∩CF=F,
所以 平面CEF∥平面PAB,而 CE⊂平面CEF,
所以 CE∥平面PAB.
(2) 因为 EF∥AP,AP⊂平面APC,EF⊄平面APC,
所以 EF∥平面APC.
又 ∠ABC=∠ACD=90∘,∠BAC=60∘,PA=2AB=2,
所以 AC=2AB=2,CD=ACtan30∘=23.
所以
VP−ACE=VE−PAC=VF−PAC=VP−ACF=13×12×S△ACD⋅PA=13×12×12×2×23×2=233.
29. (1) 由已知条件,得 AM=23AD=2.
取 BP 的中点 T,连接 AT,TN.
因为 N 为 PC 的中点,
所以 TN∥BC,TN=12BC=2,
所以 TN=AM.
又 AD∥BC,
所以 TN∥AM,且 TN=AM,
故四边形 AMNT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MN∥AT.
因为 AT⊂平面PAB,MN⊄平面PAB,
所以 MN∥平面PAB.
(2) 因为 PA⊥平面ABCD,N 为 PC 的中点,
所以 N 到平面 ABCD 的距离为 12PA.
取 BC 的中点 E,连接 AE.
因为 AB=AC=3,
所以 AE⊥BC,AE=AB2−BE2=5.
因为 AM∥BC,
所以点 M 到 BC 的距离为 5,
故 S△BCM=12×4×5=25.
所以四面体 N−BCM 的体积 VN−BCM=13×12PA⋅S△BCM=453.
30. (1) 因为点 F,G 分别是 BC,PC 的中点,
所以 GF∥PB.
因为 PB⊄平面EFG,GF⊂平面EFG,
所以 PB∥平面EFG.
(2) 因为点 E,F 分别是 AB,BC 的中点,
所以 EF∥AC,
因为 AC⊥BC,
所以 EF⊥BC.
由(Ⅰ)知 GF∥PB,
因为 PB⊥BC,
所以 BC⊥GF,
又因为 EF∩GF=F,
所以 BC⊥平面EFG,
所以 BC⊥E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测练-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测练-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数学二轮专题测练-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性质,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