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如东县直夫初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1749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江苏如东县直夫初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1749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江苏如东县直夫初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61749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江苏如东县直夫初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江苏如东县直夫初中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下列物体重力最接近 1 N 的是
A. 一枚大头针B. 一头奶牛C. 两个鸡蛋D. 一张书桌
2. 将 50 mL 的水与 50 mL 的酒精混合后,液体体积小于 100 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3. 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中最理想的是
A. 将一张邮票直接测量
B. 测 100 张相同邮票的质量,再除以 100
C. 测螺帽与一张邮票的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螺帽质量
D. 测 5 张邮票质量,再除以 5
4.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
雕塑
B.
车模
C.
导线
D.
炒锅
5. 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A. 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
B. 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 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 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6. 小莉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一些物质的密度 /kg⋅m−3
冰0.9×103水银13.6×103煤油0.8×103铜8.9×103酒精0.8×103铝2.7×103
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C. 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
D. 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
7.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有关“茶杯对桌面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茶杯的重力
D.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8. 如图是自行车示意图,根据你对自行车的认识,你认为自行车在设计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B. 自行车踏板上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 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刹车皮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D. 自行车车轮转轴内的小滚珠是以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
9.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 A 、 B 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 F 的作用下,相对静止,一起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 F=5 N,物体 B 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 5 N 0 NB. 5 N 5 NC. 0 N 5 ND. 0 N 0 N
10. 如图甲所示,质量相同的 a 、 b 、 c 三种液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如图乙是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 b 、 c 、 aB. a 、 c 、 bC. a 、 b 、 cD. c 、 b 、 a
11. 关于浮在空中的尘埃,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 它和一个原子差不多大B. 它包含有几个分子
C. 它有几个“纳米”D. 它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
12. 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不计,物重 G=1 N,则弹簧秤 A 和 B 的示数分别为
A. 1 N,1 NB. 1 N,2 NC. 0,1 ND. 1 N,0
二、填空题(共10小题;共46分)
13. 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 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 。
14. 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 。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 。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小的是 。
15. 实验室里测液体体积的常用仪器是 和 ,该仪器也可以测量形状不规则的固体 。
16.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17. 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 6 kg/m3 的氧气 12 kg,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的 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密度为 kg/m3。
18. 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了水的体积与温度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此图象,可得到水的温度从 8∘C 降低 1∘C 的过程中有关水的变化的一些信息,写出其中的两条来。
(1) ;
(2) 。
19. 一个重为 20 N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 5 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当推力为 9 N 时,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摩擦力为 ,当推力增大为 12 N 时,则摩擦力为 。
20.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20 年武汉牵动了各方人士的心,某爱心人士捐赠 50 t 救援物资运送到湖北,这 50 t 救援物资受到的重力是 N。
21. 如图所示,要把门推开,力作用在 A 点时要比作用在 B 点轻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比较 F2 与 F3,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2. 如图所示,轮滑是孩子们喜欢的一项运动,鞋底装有轮子的目的是 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穿着轮滑鞋的小丽用手推墙时自己却向后退去,说明了 。
三、实验题(共6小题;共70分)
23. 如图甲所示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1)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 M 与桌面的夹角 α,会观察到悬线 OA 的方向 (变化 / 不变);剪断悬线 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
(2)从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可得出:重力方向是 。
(3)建筑工人在盖房子时如图乙所示,可以用图乙所示的水平仪 R 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当 AB 中空气泡在 AB 位置时,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 A 端,则表示 A 端的墙面 (选填“高”或“低”)。
24. 小陆小组在实验室测量酸奶的密度。他准备了量筒(如图甲所示)和天平。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0 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0 g,接着他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m1= g。然后他打算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对测量影响较大;于是他找到了 5 mL 针筒(如图丙所示),用针筒抽取 5 mL 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m2=57.6 g;则酸奶的密度为 kg/m3。同组的小红观察发现,用针筒测量酸奶体积,还有一个优点是: 。
(3)同组的小昊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 5 mL 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比实际值 (偏大 /偏小/不变);于是,小昊和小陆想出了一种正确测量方法,小陆接着做出了正确的操作:将此时抽满酸奶的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m3,记下此时 ,则酸奶密度表达式: 。
25. 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 :
A.失去了一些质子
B.得到了一些电子
C.失去了一些电子
D.创造了负电荷
(2)根据你的分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 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通过实验探究,可知道自然界存在 种电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 ,异种电荷 。
26. 小明用焦距为 10 cm 的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要使光屏处在像的位置,在蜡烛和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光屏就向 移动,直到屏上的像 为止。
(2)在完成(1)基础上,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透镜不动,光屏上得到一个 、 实像。
(3)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的向 移动。
(4)换用另一块凸透镜,再次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
27. 课外学习小组准备进行“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的关系”的实验探究。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 1 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2)进行实验后所测的实验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你认为用这样的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 N 的测力计,理由是: 。
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重)F/N0123456弹簧伸长量Δ
(3)去除不符合测力计原理的数据,请在图 2 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4)若弹簧的伸长量为 1 cm,则所挂钩码的总重力为 N。
(5)如图 3 是两种材料在受到一定拉力作用下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图象.如果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材料 制作弹簧测力计。
28. 如图甲乙丙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2)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对比图(乙)、(丙),说明 更粗糙(选填“木块”或“铜块”);
(3)小明在实际操作时,发现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所以又设计了新方案,如图丁所示,将木块放置在匀速向右运动的传送带上,手拉弹簧测力计使其处于静止状态,木块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若传送带忽然加速,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4)若传送带不水平,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 (选填“是”、“不是”)平衡力,理由是 。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26分)
29. 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均为 A 点)。
(1)弹簧所受竖直向下的拉力是 25 N,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弹簧受的拉力;
(2)用 150 N 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
(3)用 60 N 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
(4)用与地面成 30∘ 角的 100 N 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30. 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 3 N 的拉力 F 的示意图。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31. 取一小块花岗石样品,测得它的质量是 27 g,体积是 9 cm3。
(1)求这块花岗石样品的密度。
(2)一块由这种花岗石切削成的石料质量是 1.02×105 kg,它的体积是多大?
32. 有一瓶水(未装满),瓶里水的质量 130 g,瓶子的容积 250 ml,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把质量为 10 g 的小石块投入瓶中,直到放入第 30 块小石块后,水面刚好升到瓶口。求:
(1)乌鸦投入小石块的总质量?
(2)乌鸦投入小石块的总体积?
(3)石块密度为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根据物体重力 1 N 可计算出其质量:m=Gg=1 N9.8 N/kg≈0.1 kg=100 g;选项中“两个鸡蛋”的质量在 100 g 左右;一枚大头针质量远小于 100 g;而一头奶牛、一张书桌的质量远远大于 100 g,故C符合题意。
2. A
3. B
4. D
【解析】A、用金属制成雕塑利用了金属材料的可塑性强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B、用金属制成车模利用了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好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C、用金属制成导线利用了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能好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D、用金属制成炒锅利用了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好是性质.符合题意.
5. A
【解析】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说明左边重,如果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偏左,则应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A正确,BCD错误。
6. D
7. A
8. C
【解析】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选项正确。
自行车踏板上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选项正确。
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刹车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选项错误。
自行车车轮转轴内的小滚珠,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故D选项正确。
9. C
【解析】A 、 B 两个物体一起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A 相对于 B 保持静止状态,故物体 B 上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0 N;
物体 B 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 F 、地面对 B 水平向右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即物体 B 的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也为 5 N,故C正确。
10. A
11. D
【解析】飘在空中的尘埃是固体小颗粒,比分子要大得多,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
12. A
【解析】甲图中弹簧测力计右端由于物体的重力,受到了一个水平向右的 1 N 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左端也受到了一个力的作用,因为重力通过绳子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 1 N 的向右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就会通过绳子对左端固定点施加了一个 1 N 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固定点也会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 1 N 的向左的 拉力.
乙图中物体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弹簧测力计分别施加一个向左和一个向右的 1 N 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受到的力和甲图是一样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就是相等的.
弹簧测力计虽然两端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弹簧测力计测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就像用弹簧测重力时你只读出了物体的重力而没有手对弹簧的拉力.
所以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是 1 N.
第二部分
13.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隙;斥力
14. 宇宙;电子;气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宇宙中天体的尺度、原子内部的粒子质量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的知识,难度较小。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由大到小的排列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组成原子的质量大小关系为:质子 > 中子 > 电子;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关系是:固态 > 液态 > 气态。
15. 量筒;量杯;体积
16. 0∼5;2.4
【解析】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 到 5 N,分度值是 0.2 N,示数为 2.4 N。
17. 8 kg;4
【解析】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 m剩=(1−13)×12 kg=8 kg;原来氧气的体积等于钢瓶的容积,V=mρ=12 kg6 kg/m3=2 m3;剩余氧气的密度 ρ剩=m剩V=8 kg2 m3=4 kg/m3。
18. (1)水在 4∘C 时体积最小
(2)8∘C 到 1∘C,水体积随温度降低先变小后增加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1)水在 4∘C 时体积最小。(2)8∘C 到 1∘C,水体积随温度降低先变小后增加。(3)利用密度公式 ρ=mV,质量一定,体积变化,密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8∘C 到 1∘C,水的密度随温度降低先变大后变小。
19. 5 N;9 N;9 N
【解析】用 5 N 的力没有推动物体,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 f=F=5 N。
水平推力增加到 9 N,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 f′=F′=9 N。
当推力增加为 12 N 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变,所以摩擦力为 9 N。
20. 5×105
21. 作用点;方向
【解析】(1)用大小、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在 A 、 B 两点推门,力作用在 A 点比较容易把门推开;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一定的,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也就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有关。(2)比较 F2 与 F3,两个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两个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就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22. 减小;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三部分
23. (1) 不变
【解析】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悬线 OA 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就保持竖直方向不变,剪断悬线 OA,小球在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下就会竖直向下运动。
(2) 竖直向下的
【解析】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建筑工人使用的重垂线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 中间;高
【解析】当 AB 中空气泡在 AB 中间位置时,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偏向左侧,则表示 A 端的墙面高,若空气泡偏向右侧,则表示 B 端的墙面高。
24. (1) 右
【解析】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0 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 63;1.08×103;针筒的分度值比量筒小,测量体积更精确。
【解析】由图乙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 0.2 g,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m1=60 g+3 g=63 g,
用针筒抽取的酸奶质量:m=m1−m2=63 g−57.6 g=5.4 g;用针筒抽取的酸奶 V=5 mL=5 cm3,
则酸奶的密度:ρ=mV=5.4 g5 cm3=1.08 g/cm3=1.08×103 kg/m3;由于针筒的分度值比量筒的分度值小,所以测量的体积更精确。
(3) 偏大;针筒内酸奶体积 V;ρ酸奶=m3−m25 cm3−V 或 ρ酸奶=m3−57.6 g5 cm3−V。
【解析】由于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是有一点小“空隙”,使得针筒内测量的酸奶体积偏小,由 ρ=mV 可知,质量不变,体积偏小,密度会偏大。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剩余法测量酸奶的密度,将此时抽满酸奶的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m3,
进而得出针筒内返回烧杯酸奶的质量,记下此时针筒内酸奶的体积 V,得出返回烧杯内酸奶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酸奶密度表达式。
针筒内返回烧杯酸奶的质量:mʹ=m3−m2=m3−57.6 g,
针筒内返回烧杯酸奶的体积:Vʹ=5 cm3−V,
则酸奶密度表达式:ρ酸奶=m3−m25 cm3−V 或 ρ酸奶=m3−57.6 g5 cm3−V。
25. (1) B;
【解析】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2) 一定;
【解析】丝绸摩擦过玻璃棒后,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3) 两;相互排斥;相互吸引。
【解析】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26. (1) 右;最清晰
【解析】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此时物距为 40 cm−25 cm=15 cm,物距处于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 2 倍焦距,所以光屏应向右移动,直到屏上的像最清晰为止。
(2) 倒立;缩小
【解析】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 上
【解析】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蜡烛变短,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所以其像向上移动,要使蜡烛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的向上移动。
(4)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解析】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在光具座上无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焦距。
27. (1) 刻度尺
(2) 0∼5;5 N 之后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不成正比
(3)
(4) 2.5
(5) 甲
28. (1)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 压力;木块
(3) 水平向右;不变
(4) 不是;物体受力平衡,但重力和支持力不是平衡力
第四部分
29. (1)
(2)
(3)
(4)
30. 如图所示
【解析】拉力的作用点可画在球心上,过球心沿绳子斜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标明 F=3 N,即为拉力 F 的示意图。
第五部分
31. (1) 3×103 kg/m3
【解析】花岗石的密度:ρ=ρ样品=m样V样=27 g9 cm3=3 g/cm3=3×103 kg/m3。
(2) 34 m3
【解析】由 ρ=mV 可得花岗石的体积为:V=mρ=1.02×105 kg3×103 kg/m3=34 m3。
32. (1) 300 g
(2) 120 cm3
(3) 2.5×103 kg/m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物理试卷,共9页。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 江苏省阜宁下学期初中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