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文体专练-2022版语文必修5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单元文体专练
一、(2021四川泸州高三一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环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也称作“回环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学体裁。回文诗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的两大特点,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这是产生回文诗的宏观背景;另外,古汉语没有标点符号,这让回文诗作表现得更加富有文学色彩。对于回文诗,作者本人要具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欣赏者也必须具备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领悟其美妙之处。
回文诗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一首诗从末尾一字读至开头一字,能够成为另一首新诗,这样的文字功力十分了得,这般“文才”不是什么人都敢“卖弄”的。
有人把回文诗当成一种文字游戏,认为它完全没有艺术价值。实际上,这是对回文诗的误解。学者刘坡公先生在《学诗百法》一书中就指出:“回文诗反复成章,钩心斗角,不得以小道而轻之。”当代诗人、语文教育家周仪荣先生曾经认为,回文诗虽无十分重大的艺术价值,但不失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据记载,诗歌中的回文体在我国晋代就已经形成,而兴盛于宋代。它有着“反复成章”之特点,其种类有很多,如“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环复回文”“图形回文”等。其中,尤以“通体回文”最难驾驭,有人把这种形式的回文诗称作“倒读诗”,认为它是回文诗中的绝品。
例如,宋代大文豪苏轼(1037—1101)的《题金山寺》就是绝品中的绝品,该诗如下:
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把诗句倒转来读也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苏轼在被贬出北宋京城开封去杭州的路上,游览了镇江金山寺,并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诗歌正读时,“江中的潮水一直奔向雪山之巅,远处的渔夫在明月下垂钓,只见远处的山上有无数的飞鸟,轻盈地飞翔着”,这是《题金山寺》沿着吟诵的时间所呈现的场景,描写了金山寺从午夜到清晨的景色,体现了黑暗过去后生命自由飞翔的无尽活力,以及由静到动的过程。
诗歌倒读时,“鸟儿都飞走了,只剩下茫茫江波一直连着水边,普照万物的太阳也不见了踪影,只留下明月在静夜中独自皎洁”,这是《题金山寺》呈现的真实场景,展现了金山寺从白天到黑夜的景色,体现了生机渐去、万物归静的过程。
这是一首内容与形式俱佳的写景诗作,正读倒读意境不同,可看作两首诗。如果正读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晓的话,那么倒读则是黎明晓日到渔舟唱晚。由于构思奇特,组织巧妙,整首诗正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境界优美,值得玩味。
由此可见,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独有的一朵奇葩,回文诗读起来回环往复,连绵未尽,让人回味无穷。经典的回文诗正读倒读都极为自然,音顺意通,意境优美,真是千古奇观,实在令人叫绝。读完它们,不由感叹,古人的智慧真是了不起,他们的文学造诣深不可测,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
(节选自吴镇《回文诗:正读倒读都通顺,
古人智慧了不起》,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语语素为单音节,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回文诗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的这两个特点。
B.回文诗产生的背景有二:一是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二是古人写文章一般不带标点符号。
C.回文诗博大精深,这对作者和欣赏者的文化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D.根据记载,回文诗形成于晋代,兴盛于宋代,其种类有很多,最难写的是“通体回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从回文诗的定义入手,对回文诗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B.作者引用刘坡公、周仪荣的观点来证明回文诗有艺术价值。
C.作者详析《题金山寺》意在证明苏轼这首诗是诗歌中的极品。
D.末段在前文举例论述的基础上,赞美回文诗之美和古人之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学体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B.回文诗的内容与形式俱佳,回文诗正读倒读都极为自然,意境优美,是千古奇观。
C.回文诗本身没有标点符号,普通欣赏者不一定能够体会回文诗倒着读的妙处 。
D.回文诗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二、(2021陕西汉中部分高中高二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苏东坡诗云: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王羲之云:
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艺术的造诣当“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陶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他的一首《饮酒》诗更能表现出诗人这方面的精神状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然而“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并且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
晋人王荟说得好:“酒正引人著胜地。”这使人人自远的酒正能引人著胜地。这胜地是什么?不正是人生的广大、深邃和充实?
(摘编自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就能创作出艺术作品。
B.以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呈现着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
C.与物象形成距离,使物象孤立绝缘,自成境界,美感才有可能产生。
D.美景的诞生,除了依靠外界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借助“空”这个抽象的概念,阐释、分析了美感诞生的条件。
B.文章中举“舞台的帘幕”“建筑的台阶、栏干”之类的例子,意在说明距离产生美。
C.文章有多处引用,表明其美学观点是在具体分析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形成的。
D.文章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艺术境界中“空”与“实”的关系,具有辩证意味。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东坡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具有丰富的美学意义。
B.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是强调物我交融的创作原则。
C.司空图“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强调人的境界和品格对艺术的影响。
D.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明人类语言的局限性。
答案全解全析
1.D A.“汉语语素为单音节”表述错误,原文是“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B.“一是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二是古人写文章一般不带标点符号”表述错误,原文是“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另外,古汉语没有标点符号,这让回文诗作表现得更加富有文学色彩”。C.“回文诗博大精深,这对作者和欣赏者的文化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回文诗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不仅作者本人具有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欣赏者也必须具备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领悟其美妙之处”可知,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选项强加因果。
2.C “作者详析《题金山寺》意在证明苏轼这首诗是诗歌中的极品”表述错误。作者详析《题金山寺》的最终目的是证明“通体回文”最难驾驭,是回文诗中的绝品。
3.B “内容与形式俱佳”,说法无依据,原文只说了《题金山寺》这首诗的内容与形式俱佳;“回文诗正读倒读都极为自然……”扩大了范围,原文说的是“经典的回文诗”。
4.A 曲解文意,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由此可知“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只是创作出艺术作品的起点。
5.C 条件不够充分,文中有些引用是为了论证其美学观点。
6.D 曲解文意,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体现的是诗人的一种淡泊的精神状态,是由“心远”接近到“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