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届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题强化训练: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路端电压(广东使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题强化训练: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路端电压(广东使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8小题;共72分)
1. 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 2 V,这表示
A. 电路中每通过 1 C 电量,电源把 2 J 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 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为 2 V
C. 蓄电池能在 1 s 内将 2 J 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D. 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 1.5 V)的小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是通过静电力做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 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 e 的数值
C. 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
D. 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负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
3. 一块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开路电压为 800 mV,短路电流为 40 mA,若将该电池与一阻值为 20 Ω 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A. 0.10 V B. 0.20 V C. 0.30 V D. 0.40 V
4. 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源的电动势越大,电源所能提供的电能就越多
B. 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时,其电源提供的电能一定也增大
C. 无论内电压和外电压如何变化,其电源的电动势一定不变
D. 在某电池的电路中,每通过 2 C 的电荷量,电池提供的电能是 4 J,那么这个电池的电动势是 0.5 V
5. 一电池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为 3 V,接上 8 Ω 的负载电阻后路端电压降为 2.4 V,则可以判定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为
A. E=2.4 V,r=1 Ω B. E=3 V,r=2 Ω
C. E=2.4 V,r=2 Ω D. E=3 V,r=1 Ω
6. 一电池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为 3 V,接上 8 Ω 的负载后路端电压降为 2.4 V,则可以判定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 为
A. E=2.4 V,r=1 ΩB. E=3 V,r=2 Ω
C. E=2.4 V,r=2 ΩD. E=3 V,r=1 Ω
7. 如图所示,直线 a 为某电源与可变电阻连接成闭合电路时的路端电压 U 与干路电流 I 的关系图象,直线 b 为电阻 R 两端电压的 U 与通过它的电流 I 图象,用该电源和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源的效率分别为
A. 4 W,33.3%B. 2 W,33.3%C. 2 W,67%D. 4 W,67%
8. 将一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 的电池,与外电路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电路,用 R 表示外电路电阻,I 表示电路的总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 U外=IR 可知,外电压随 I 的增大而增大
B. 由 U内=Ir 可知,电源两端的电压随 I 的增大而增大
C. 由 U外=E−Ir 可知,电源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 I 的增大而减小
D. 由 P=IU外 可知,电源的输出功率 P 随输出电流 I 的增大而增大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号干电池比 5 号平电池的电动势小、容量大
B. 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电势能減少,动能增加
C. 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方向
D. 把一个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中点,电场力可能做正功
10. 关于电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向外提供的电能越多,表明电动势越大
B. 电动势表示电源将单位正电荷从负板移到正极时,非静电力做的功
C. 在电源内部,从正极到负极电势逐渐升高
D. 在电源外部,从正极到负极电势逐渐升高
11.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1:2,正弦交流电源电压为 U=12 V,电阻 R1=1 Ω,R2=2 Ω,滑动变阻器 R3 最大阻值为 20 Ω,滑片 P 处于中间位置,则
A. R1 与 R2 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B. 通过 R1 的电流为 3 A
C. 若向上移动 P,电压表读数将变大
D. 若向上移动 P,电源输出功率将不变
12. 如图所示,a 、 b 两端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原副线圈回路中 A 、 B 电阻的阻值相同,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n1: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 B 电阻的电流之比为 n1:n2
B. A 、 B 电阻的电压之比为 n1:n2
C. A 、 B 电阻的功率之比为 n22:n12
D. A 电阻上的电压与原线圈输入电压之比为 1:1
13. 如图所示电路,电表都是理想电表,R2=r。当闭合开关 S,触片 P 向左滑动过程中,四块电表的读数均发生变化,设在滑动过程中 A1 、 A2 、 V1 、 V2 在同一时刻的读数分别是 I1 、 I2 、 U1 、 U2;电表示数的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是 ΔI1 、 ΔI2 、 ΔU1 、 ΔU2,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I1 减小,I2 增大
B. U1 增大,U2 减小
C. ΔU2ΔI2 为定值、 ΔU1ΔI2 增大
D. 电源的输出功率在减小,效率在降低
14.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 后,直流电动机正常转动,电压表的示数为 8.0 V。已知电源电动势为 10 V,电源内阻为 0.5 Ω,电路中的电阻 R 为 1.5 Ω,小型直流电动机 M 的内阻为 1.0 Ω,电压表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流经电动机的电流为 2.0 A B.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7 W
C. 电动机产生的热功率为 8 W D.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8 W
15.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均为 1 Ω,电源电动势为 3 V,内阻为 0.5 Ω,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则此时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
A. 3 A,3 V B. 1.5 A,1.5 V C. 3 A,1.5 V D. 1.5 A,3 V
16. 如图所示,直线 a 为电源的 U−I 图线,直线 b 为电阻 R 的 U−I 图线,用该电源和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
A. 电源的电动势为 3 V,其输出功率为 2 W,其效率为 67%
B. 电源的电动势为 3 V,其输出功率为 4 W,其效率为 33.3%
C. 电源的内阻为 0.5 Ω,其输出功率为 2 W,其效率为 67%
D. 电源的内阻为 0.5 Ω,其输出功率为 4 W,其效率为 67%
17.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1 、 L2 为规格相同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C 是电容为 100 μF 的电容器,R 是阻值为 8 Ω 的定值电阻,电源 E 的内阻为 1 Ω。电路稳定后,通过 L1 的电流为 0.2 A,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L1 的电功率为 0.16 W B. L2 的电阻为 4 Ω
C. 电源的效率为 60% D. 电容器的带电量为 2.4×10−4 C
18.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 E 、 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由 a 向 b 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读数一定减小
B. R0 的功率一定增大
C. 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 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的比值 UI 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二、双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40分)
19. 一个微型吸尘器的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U,额定电流为 I,线圈电阻为 R,将它接在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 的直流电源的两极间,电动机恰好能正常工作,则
A. 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为 U2RB. 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 UI
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EID. 电源的效率为 1−IrE
20. 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移动充电宝应运而生,它是能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的储能装置。充电宝的转化率是指电源放电总量占电源容量的比值。某一款移动充电宝的参数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量20000 mA⋅h兼容性所有智能手机输入DC5 V,2 A MAX输出DC5 V,0.1∼2.5 A尺寸156⋅82⋅22 mm转换率0.60产品名称高能聚清重量约430 g
A. 给充电宝充电的目的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B. 该充电宝最多能储存能量为 20000 mA⋅h
C. 理论上该充电宝电量从零到完全充满电的最短时间约为 10 h
D. 该充电宝给电量为零、容量为 3000 mAh 的手机充电,则理论上能充满 4 次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欧姆定律是个实验定律,所以它适用于所有的电学元件
B.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其实质是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在做功
C. 不同的电源,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不同,因而电源的电动势不同
D. 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路断开时,路端电压等于零;当外电路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无穷大
22.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1:2,正弦交流电源电压为 U=12 V,电阻 R1=1 Ω,R2=2 Ω,滑动变阻器 R3 最大阻值为 20 Ω,滑片 P 处于中间位置,则
A. R1 与 R2 消耗的电功率相等
B. 通过 R1 的电流为 3 A
C. 若向上移动 P,电源输出功率将变大
D. 若向上移动 P,电压表读数将变大
23. 如图所示,直线 1 、 2 分别为电源 1 、 2 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设两个电源的内阻分别为 r1 和 r2,电动势分别为 E1 和 E2,若将一定值电阻 R0 分别接到 1 、 2 两电源上,通过 R0 的电流分别为 I1 和 I2,则
A. r1>r2,E1>E2
B. I1>I2
C. 无论电阻 R0 多大,电源 1 的输出功率总比电源 2 的输出功率大
D. 两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相等,但此时肯定是电源 1 的效率较低
24. 图是测试热敏电阻 R 的实验电路图,滑动变阻器已调节到某一适当的值,实验中观察到当温度升高时灯更亮。对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有
A. 温度升高,电路中的电流减小B. 温度升高,电路中的电流增大
C. 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增大D. 温度升高,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
25. 两个电源的伏安特性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电源 a 的内电阻较小,电动势较大
B. 电源 a 的内电阻较大,电动势较大
C. 电源 b 的内电阻较小,电动势较小
D. 电源 b 的内电阻较大,电动势较大
26.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都保持一定,现用两个不同的电压表先后直接接电源的两极上,电压表 1 的读数是 U1,电压表 2 的读数是 U2,已知电压表的内阻依次是 R1 、 R2,且 R1>R2,那么由于两电压表内阻不同,将是
A. U1 一定小于 U2
B. U1 一定大于 U2
C. 若将两个电压表同时并接在电源的两极时,读数一定不同
D. 若将两个电压表串联后接在电源的两极时,两电压表读数之和一定大于 U1
27. 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乙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 1.0 Ω,外接一只电阻为 9.0 Ω 的灯泡,则
A. 电压表 V 的示数为 20 V
B.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 10 次
C. 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36 W
D. 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瞬时表达式为 e=20cs5πt(V)
28. 如图所示的电路,L 是小灯泡,C 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有一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极板间静止不动。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则
A. L 变亮B. L 变暗C. 油滴向上运动D. 油滴向下运动
三、多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8分)
29. 如图所示,曲线 C1 、 C2 分别是直流电路中内、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线,由该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的电动势为 4 V
B. 电源的内电阻为 1 Ω
C. 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 8 W
D. 电源被短路时,电源消耗的功率为 16 W
30.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 E=10 V,内阻 r=0.5 Ω。灯泡 L“8 V 、 16 W”恰能正常发光,电动机 M 绕组的电阻 R0=1 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流经电源的电流是 2 AB.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12 W
C. 流经电动机的电流是 2 AD. 电源的输出功率是 32 W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由 E=W非q 可知,A正确,电动势的大小表明将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本领,D错。
2. C
3. D
【解析】电源没有接入外电路时,路端电压值等于电动势,则电动势 E=800 mV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短路电流
I短=Er
则电源内阻 r=EI短=800×10−340×10−3Ω=20 Ω
该电源与 20 Ω 的电阻连成闭合电路时,电路中电流
I=ER+r=80020+20mA=20 mA
故路端电压 U=IR=400 mV=0.4 V,故D正确。
4. C
【解析】电源的电动势越大,电源移送单位电荷时所能提供的电能就越多;但总的电能不一定多;故A错误;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时,其电源提供的电能的能力增大,而电源提供的电能不一定也增大;故B错误;无论无论内电压和外电压如何变化,其电源的电动势一定不变;故C正确;由 E=Wq 可知,E=42=2 V;故D错误
5. B
【解析】因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即为 3 V,故电动势 E=3 V;
对负载由欧姆定律可知:
电路中电流 I=UR=2.4 V8 Ω=0.3 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U+Ir
解得内阻 r=E−UI=0.60.3 Ω=2 Ω
6. B
【解析】电池外电路断开时的路段电压为电动势,即 3 V,由欧姆定律求得干路电流 I=UR=2.48=0.3 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U=E−Ir 可知,r=2 Ω。
7. D
【解析】由图象 a 可知电源的电动势 E=3 V,短路电流为 6 A,该电源和该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路端电压为 2 V,电流 I=2 A 电源的输出功率即为电阻 R 上消耗的功率,根据 P=UI 得:P=2×2 W=4 W,
电源的总功率为:P总=EI=3×2 W=6 W,
所以效率为:η=PP总×100%=46×100%=67%。
8. C
【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外电压随 I 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C正确;
电源两端的电压实际上是路端电压,由A的分析可知电源两端的电压,随 I 的增大而减小,故B错误;
根据数学知识分析得知,当电源的内电阻等于外电阻时,输出功率最大,而 I=ER+r,所以电流增大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故D错误。
9. C
10. B
【解析】A. 电源移动单位正电荷时向外提供的电能越多,非静电力做功越多,根据电动势的定义式 E=Wq 可知,电动势才越大,故A错误;
B. 根据电动势的定义式 E=Wq,W 是非静电力做功,可知,电动势表示电源将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时非静电力做功,故B正确;
C. 在电源内部,从正极到负极电势逐渐降低,故C错误;
D. 在电源外部从正极到负极电势逐渐降低,故D错误。
11. B
【解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1:2,可知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为 2:1,根据 P=I2R 可知 R1 与 R2 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2:1,故A错误;
设通过 R1 的电流为 I,则副线圈电流为 0.5I,初级电压:(U−IR1):0.5I(R2+R32)=1:2,解得 I=3 A,故B正确;
若向上移动 P,则 R3 电阻减小,次级电流变大,初级电流也变大,根据 P=IU 可知电源输出功率将变大,则输入功率也变大,原线圈的电流增大,电阻 R1 的电压变大,变压器输入电压变小,次级电压变小,电压表读数将变小,故C错误,D错误。
12. C
【解析】设流过电阻 B 的电流为 I2,原线圈的电流为 I1,根据电流与匝数的关系可知,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为:I1I2=n2n1,即 A 、 B 电阻的电流之比为 n2:n1,故A错误;
两电阻的阻值相等,由 U=IR 可知,A 、 B 电阻的电压之比与流过它们的电流成正比,所以为:UR1U2=I1RI2R=n2n1,故B错误;
根据 P=UI,两个电阻消耗的功率:P1P2=UR1I1U2I2=n22n12,故C正确;
电阻 A 上的电压:UR1=n2n1⋅U2,原线圈两侧的电压:U1=n1n2⋅U2≠UR2,则D错误。
13. B
【解析】AB、当触片 P 向左滑动过程中,导致电阻变大,则总电阻变大,总电流变小,即 I2 减小;因内电压变小,那么外电压增大,由于电阻 R3 电压减小,即 V2 示数 U2 减小,则 V1 的示数 U1 增大,因此通过电阻 R2 的电流在增大,则流过 I1 的电流在减小,故A错误,B正确;
C、由图可知,ΔU1ΔI2=R3+r,ΔU2ΔI2=R3 均为定值,故C错误;
D、根据推论:外电阻等于电源的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由题意,外电阻大于电源内阻,则知,当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P 向左移动时,外电路总电阻增大,电源输出的电功率减小,而电源的供电效率 η=UIEI=UE。外电阻增大,路端电压 U 增大,电源的供电效率提高。故D错误。
故选:B。
14. B
【解析】 R 与 r 两端的电压 U=10−8=2 V,则由欧姆定律可知 I=Ur+R=21.5+0.5=1 A;故A错误;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出=UI−I2r0=8×1−12×1=7 W;故B正确;
电动机产生的热功率 P热=I2r0=1×1=1 W;故C错误;
电源的输出功率 P=EI−I2r=10−1×0.5=9.5 W;故D错误;
15. B
【解析】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可得外电路总电阻为
R=12R3=0.5 Ω
路端电压 U=RR+rE=0.50.5+0.5×3 V=1.5 V,即电压表的读数为 1.5 V;
电流表地读数为 I=UR12+R45=1.50.5+0.5 A=1.5 A。
16. C
【解析】图线 a 纵截距等于电源的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
则由图线 a 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 E=3 V;内阻 r=36 Ω=0.5 Ω;
两图线的交点表示该电源与电阻串联时的工作,此时电路中电流为 I=2 A;电压为 U=2 V;
电源的效率 η=UIEI×100%=23×100%≈67%;故ABD错误,C正确。
17. A
【解析】电路稳定后,通过 L1 的电流为 I1=0.2 A,由图读出其电压 U1=0.8 V,则灯泡 L1 的电功率 P1=U1I1=0.2×0.8 W=0.16 W,故A正确;
并联部分的电压 U2=U1+I1R=(0.8+0.2×8) V=2.4 V,由图读出其电流为 I2=0.4 A,根据欧姆定律得 R2=U2I2=2.40.4 Ω=6 Ω,故B错误;
电源电动势 E=U2+(I1+I2)r=2.4 V+0.6×1 V=3 V,电源的效率为 η=U2E=2.43=80%,故C错误;
电容器的电压 U=I1R=1.6 V,则电容器的带电量为 Q=UC=1.6×100×10−6 C=1.6×10−4 C,故D错误。
18. C
【解析】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左、右两边的电阻分别为 Ra 和 Rb,则外电路的总电阻 R外=RaRbRa+Rb+R0=Ra(R-Ra)R+R0,当 Ra=R2 时,外电阻最大,即在 P 由 a 向 b 移动的过程中,外电路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的电流 I=Er+R外 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错误;
对外电路,有 R外=UI,所以比值 UI 一定先增大后减小,选项D错误;
由 P=I2R0 可知,R0 的功率一定先减小后增大,选项B错误;
当 r=R外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在滑片 P 由 a 向 b 移动的过程中,因不明确外电路电阻与内阻的关系,故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化不确定,选项C正确。
第二部分
19. B, D
【解析】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应该用 P=I2R 来计算,所以热功率 P=I2R,故A错误;
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应该用 P=IU 来计算,所以总功幸为 IU,故B正确;
电源的输出功率等于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得 P出=UI,故C错误;
电源的总功率为 IE,内部发热的功率为 I2r,所以电源的效率为:IE−I2rIE=1−IrE,故D正确。
20. C, D
21. B, C
22. B, C
【解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1:2,可知原副线圈的电流之比为 2:1,根据 P=I2R 可知 R1 与 R2 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2:1,故A错误;
设通过 R1 的电流为 I,则副线圈电流为 0.5I,初级电压:U−IR1=12−I;根据匝数比可知次级电压为 2(12−I),则 2(12−I)0.5I=R2+12R3m=12 Ω,解得 I=3 A,故B正确;
若向上移动 P,则 R3 电阻减小,次级电流变大,初级电流也变大,根据 P=IU 可知电源输出功率将变大,电阻 R1 的电压变大,变压器输入电压变小,次级电压变小,电压表读数将变小,故C正确,D错误。
23. A, D
24. B, D
【解析】当温度升高时,电路中的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由闭合电路殴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导致灯泡变亮。
25. B, C
【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U=E−Ir,当 I=0 时,U=E,即图线与纵轴的截距大小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由图读出,a 的电动势较大。
图线的斜率大小等于内阻 r,由图线看出,电源 a 的内电阻较大。
26. B, D
【解析】因 R1>R2,由 I=ER+r 可知,接电压表 1 时电路中电流较小,故内电压较小,故路端电压较大,故电压表示数较大,故 U1 一定大小 U2,故A错误,B正确;
若将两电表并连接在电源的两极时,因两表均测量路端电压,故两电压表的示数相等,故C错误;
若将两电压表串联后接在电源的两极时,因总电阻增大,故电路中电流较小,故内压减小,路端电压增大;故两电压表读数之和一定大于 U1;故D正确。
27. B, C
【解析】由甲图知电压峰值为 202 V,周期 0.2 s,所以有效值为 20 V,角速度 ω=2πT=10π;
A.电压表测的是路端电压 U=201+9×9 V=18 V,故选项A错误;
B.交流电频率为 5 Hz,每一周期电流改变两次,所以每秒改变 10 次,故选项B正确;
C.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P=U2R=1829 W=36 W,故选项C正确;
D.线框在如图乙位置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线框的感应电动势最大,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e=202cs10πt(V),故选项D错误。
28. B, D
【解析】滑片下移,外电路的电阻减小,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则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L 变暗,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减小,则油滴向下运动,BD正确。
第三部分
29. A, B, D
【解析】根据图象可以知道,曲线 C1 、 C2 的交点的位置,此时的电路的内外的功率相等,由于电路的电流是相等的,所以此时的电源的内阻和电路的外电阻的大小是相等的,即此时的电源的输出的功率是最大的,由图可知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值为 4 W,故C错误;
根据 P=I2R=I2r 可知,当输出功率最大时,P=4 W,I=2 A,所以 R=r=1 Ω,故B正确;
由于 E=I(R+r)=2×(1+1)=4 V,所以电源的电动势为 4 V,故A正确;
当电源被短路时,电源消耗的最大功率 P大=E2r=16 W,故D正确。
30. B, C, D
【解析】灯泡正常发光,其电压为额定电压 U额=8 V,则路端电压 U=U额=8 V,
则电源内阻的电压为:U内=E−U=10 V−8 V=2 V,
由欧姆定律得流过电源的电流为:I=U内r=20.5 A=4 A,故A错误;
电源的总功率为:P总=EI=10×4 W=40 W,
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为:P出=P总−P损=P总−I2r=40 W−42×0.5 W=32 W,故D正确;
灯泡的电流为:I灯=P额U额=168 A=2 A,
电动机总功率为:P1=UIM=U(I−I灯)=8×(4−2)W=16 W,
电动机的电流为:IM=I−I灯=4 A−2 A=2 A,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M=UIM=8×2 W=16 W,
电动机发热功率为:P热=IM2R0=22×1 W=4 W,
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输出=PM−P热=16 W−4 W=12 W,故BC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专题54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文件包含专题54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教师版docx、专题54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练25《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Ω,量程为3 A),0 V;,4 1,8×3 V=17,9 Ω);,0 0,991 V≈9,5 V,内阻大约为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2】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练习集: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路端电压(成都专栏),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