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与探究案,当堂检测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预习与探究案】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见教材P9
2.结果分析
(1)两亲本无论正交或反交,F1均为黄色圆粒,说明 都是显性性状。
(2)F2中除出现了两种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两种新类型: 和 ,即出现了不同相对性状间的重新组合。
(3)F2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为(315+101)∶(108+32)≈3∶1,圆粒与皱粒的比为(315+108)∶(101+32)≈3∶1,说明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 。
【探究1】.图解法分析F1(YyRr)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探究2】.F2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的组成
(1)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①配子结合方式: 种。②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 种。
③F2的性状类型: 种。
(2)F2性状表现eq \b\lc\{(\a\vs4\al\c1(双显性性状(Y_R_)占9/16,单显性性状(Y_rr+yyR_)占(3/16)×2,双隐性性状(yyrr)占1/16,亲本类型(Y_R_+yyrr)占10/16,重组类型(Y_rr+yyR_)占6/16))
(3)eq \a\vs4\al(F2遗传因,子组成)eq \b\lc\{(\a\vs4\al\c1(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 共占(1/16)×4,双杂合子(YyRr)占4/16,单杂合子(YyRR+YYRr+Yyrr+yyRr), 共占(2/16)×4))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①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②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
③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 ,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2)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 =1∶1∶1∶1。
(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其结合方式有 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为4种(比例为9∶3∶3∶1)。遗传图解如下:见教材P11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
(1)验证方法:测交法。测交——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2)遗传图解:见教材P111
(3)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
①F1产生 种类型且比例 的配子。
②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
三、自由组合定律
【探究3】.结合下列甲、乙两图,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别发生在图中哪些过程?
【探究4】.纯合亲本的杂交组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双显(AABB)和双隐(aabb),另一种是一显一隐(AAbb)和一隐一显(aaBB)。这两种情况下,F2中的重组类型所占比例分别是多少?
【当堂检测案】
1.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 )(2)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型与亲本不同的概率为9/16。
( )(3)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一定相同;基因型不同的生物,表型也不会相同。
( )2.下列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性状表现
B.F1产生的精子中,YR和yr的比例为1∶1
C.F1产生YR的雌配子和YR的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
D.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4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
( )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杂交,得F2种子556粒(以560粒计算)。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遗传因子组成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
三、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惑?做简要小结。
第二章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导学案(Ⅰ)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结果分析
(1)黄色和圆粒
(2)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两对相对性状(黄与绿、圆与皱)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①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
②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
③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YYRR、yyrr,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2)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1∶1∶1∶1。
(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其结合方式有16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9种,性状表现为4种(比例为9∶3∶3∶1)。
遗传图解如下: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
(1)验证方法:测交法。
测交——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
(2)遗传图解
(3)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
①F1产生4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②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探究1】.图解法分析F1(YyRr)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探究2】.F2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的组成
(1)F1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①配子结合方式:16种。
②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9种。
③F2的性状类型:4种。
(2)F2性状表现eq \b\lc\{(\a\vs4\al\c1(双显性性状(Y_R_)占9/16,单显性性状(Y_rr+yyR_)占(3/16)×2,双隐性性状(yyrr)占1/16,亲本类型(Y_R_+yyrr)占10/16,重组类型(Y_rr+yyR_)占6/16))
(3)eq \a\vs4\al(F2遗传因,子组成)eq \b\lc\{(\a\vs4\al\c1(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 共占(1/16)×4,双杂合子(YyRr)占4/16,单杂合子(YyRR+YYRr+Yyrr+yyRr), 共占(2/16)×4))
【探究3】.提示:分离定律①②;自由组合定律:④⑤。
【探究4】.提示:eq \f(3,8)、eq \f(5,8)。
【当堂检测案】
1.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 (×)
(2) (×)
(3) (×)
2.解析:选B。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表型有4种,A错误;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后代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F1产生的4种雄配子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R、yr、Yr、yR,比例为1∶1∶1∶1,其中YR和yr的比例为1∶1,B正确,D错误;F1产生遗传因子组成为YR的雌配子数量比遗传因子组成为YR的雄配子数量少,即雄配子多于雌配子,C错误。
3.解析:选D。亲本全为纯合子,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F1形成YR、Yr、yR、yr 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有4种性状表现,9种遗传因子组成,YyRR:(2/16)×560=70(粒);yyrr:(1/16)×560=35(粒);YyRr:(4/16)×560=140(粒);yyRr:(2/16)×560=70(粒)。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1.生命观念:说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概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掌握核心概念间的关联。
2.科学思维:阐明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科学探究: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
选项
A
B
C
D
遗传因子组成
YyRR
yyrr
YyRr
yyRr
个体数
140粒
140粒
315粒
70粒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与探究案,当堂检测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与探究案,当堂检测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与探究案,当堂检测案,拓展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