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岭南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材料的幻想18. 会伸缩的“动物”教案
展开2学情分析 本课目是从 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本课的导入部分以表演的形式展示了能蹦蹦跳跳的玩具,把学习者带入到热烈的情景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学习内容上将制作和玩乐充分地容为一体,无论是在玩具的制作上,还是在玩具的玩法上都有很强的发散性和趣味性,学生都能以极大的学习兴趣投入其中。
3重点难点:纸弹簧的巧妙运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激情引趣 导入新课
1、师生一起观看纸偶戏——《会伸缩的“动物”》。(现场表演与课件播放同时展示。)
2、它们的表演精彩吗?这些小动物有趣吗?想不想也来做一只呢?今天,让我们自己来动手,开一个不一样的玩偶party,好不好?
活动2【讲授】
(二)、观察审美 探究质疑
展示《会伸缩的“动物”》中的所有玩偶,教师提问:
1、它们美吗?美在哪儿?
2、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主要利用了彩色纸板做的,还用了彩球等材料。)采用了哪些制作方法?(画、折、插、剪、贴、撕、捏等。)
3、它们为什么能蹦蹦跳跳呢?
讨论总结:让它们蹦跳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它们身上有用纸条折成的弹簧。
(三)、初步尝试 交流心得
1、教师出示纸弹簧。
纸弹簧怎么折呢?课件展示纸弹簧的制作图示,同时教师演示制作。
2、学生尝试制作纸弹簧,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提问:你发现纸弹簧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纸条的长短和宽窄与制成后的弹簧长短粗细有什么关系?你还会其他编法吗?
活动3【活动】
(四)、设计构思 创作表现
1、仔细观察师生纸弹簧作品,教师提问:
(1)、玩具的哪些地方用了纸弹簧,为什么要用在这些地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能活动的地方用了弹簧,小动物或小人物就能活蹦乱跳。
(2)、比较:身子跟四肢用的弹簧有什么不同?乌龟跟长颈鹿的“脖子”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3)、想一想:你们制作的弹簧适合做玩偶的哪部分呢?玩偶是怎样制成的呢?
2、制作步骤(教师演示):⑴设计构思;⑵根据需要制作纸弹簧;⑶利用彩纸运用画、剪、折、贴、插等方法添加并装饰成新的形象。
注意事项:拿剪刀时要小心、弹簧长短粗细要合理、粘贴要牢固。
3、综合制作:学生采用独自完成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出新颖独特的纸偶形象,教师巡回指导。(播放欢快的歌曲——《喜洋洋》。)
活动4【作业】
(五)、作品展评 游戏体验
1、大家一起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奖项。
2、学生可单独表演,也可以组合表演,教师鼓励新奇别样的玩法。(播放儿童歌曲——《机器猫》。)
小学美术岭南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材料的幻想18. 会伸缩的“动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岭南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材料的幻想18. 会伸缩的“动物”教案设计
岭南版一年级下册18. 会伸缩的“动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岭南版一年级下册18. 会伸缩的“动物”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背景,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岭南版四年级上册18. 我设计的童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岭南版四年级上册18. 我设计的童装教学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