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3节 免疫失调练习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2.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只含有一种蛋白质B.患者的血液和精液中均含有HIV
C.HIV不会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D.艾滋病是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3.2019年4月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成果表明,科学家发现了HIV用于应对免疫系统攻击的、具有三种不同构象的三聚体结构,目前科学家开发的疫苗仅靶向其中一种构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HIV增殖所需的模板、原料、酶、能量均来自其侵染的T细胞
B.HIV可能通过改变三聚体构象躲避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特异性识别
C.切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等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唯一措施
D.HIV三聚体结构的发现,为开发有效对抗HIV的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4.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A.血液 B.精液 C.母婴 D.握手
5.有少数人吃了虾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轻度的引起荨麻疹,重度的甚至导致休克、死亡等。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过敏反应引起的荨麻疹不会传染
B.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6.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7.下列关于免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被毒蛇咬伤后注射抗蛇毒血清应用了体液免疫原理
B.自身免疫病是因为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自己”和“非己”
C.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灭蚊可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
D.过敏反应发生时一般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8.兰伯特—伊顿综合征又称肌无力综合征,患者体内的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结构与突触类似)中突触前膜的Ca2+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突触间隙的Ca2+内流,导致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减少,从而使肌肉无法收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肌无力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病
B.乙酰胆碱的释放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C.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
D.Ca2+内流会导致突触前膜产生动作电位
9.下列各项中,与免疫系统受损或功能异常有关的是( )
①艾滋病
②自身免疫病
③过敏反应
④器官移植时的排异反应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11.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①正常免疫②免疫缺陷病③自身免疫病④过敏反应
A.②③①④③B.④③③②①C.②①④①③D.④②③③①
12.关于免疫失调疾病及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敏反应不可能发生于初次免疫过程中
B.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C.接种疫苗可以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D.自身免疫病指的是抗原破坏机体的某种结构引起的疾病
13.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的功能,当机体免疫监控和清除功能过低时,容易引发( )
A.过敏反应 B.恶性肿瘤 C.免疫排斥 D.系统性红斑狼疮
14.下列各项中,不可能造成组织水肿的是( )
A. 患有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
B. 摄入蛋白质不足,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C. 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多
D. 药物或食物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血浆蛋白渗出
二、多选题
15.下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原初次进入过敏体质者体内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B.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组胺等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
C.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正常免疫产生的抗体在体内分布相同
D.预防该病发作的措施之一是避免再次接触诱发哮喘发病的过敏原
三、填空题
16.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依据其发病机制,分为细胞免疫排斥反应和体液免疫排斥反应两种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器官移植过程通常让受体动物吸入一定剂量的全身麻醉药物异氟烷,异氟烷通过__________运输与神经元烟碱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该受体功能,痛觉消失。痛觉信号在神经元间依赖__________结构进行传递。
2.器官移植后,供体器官作为__________会诱导受体动物产生效应T细胞,大量裂解供体细胞,产生__________(填“细胞免疫排斥反应”或“体液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移植器官死亡。为提高移植器官的存活期,给受体动物注射一定剂量的环孢霉素A,可以使__________的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
3.免疫排斥反应体现受体动物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免疫系统发挥免疫功能的过程中既受神经调节,也受体液调节,A项错误;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通过加工处理将所吞噬的病原体的抗原暴露出来,B项正确;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属于免疫缺陷病,C项错误;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如癌变的细胞,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HIV含有多种蛋白质,A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性接触和血液传播,说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和精液中均含有HIⅤ,B正确。HIV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该细胞进行破坏,除辅助性T淋巴细胞外,HIV也会感染脑细胞和巨噬细胞,C错误。艾滋病是一种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病,D错误。
3.答案:D
解析:HIV增殖所需的模板和逆转录酶来自HIV,其增殖所需的原料、其他酶、能量均来自其侵染的T细胞,A错误;浆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B错误;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等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切断这些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但不是唯一措施,C错误;HIV三聚体结构的发现,为开发有效对抗HIV的疫苗提供了新思路,D正确。
4.答案:D
解析: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握手不能传染艾滋病。
5.答案:D
解析: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不是传染病,A正确;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为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正确;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C正确;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过敏反应,D错误。
6.答案:C
解析:A、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后,正常小鼠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A错误;
B、乙酰胆碱属于兴奋型的神经递质,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乙酰胆碱,神经就处于兴奋状态,B错误;
C、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经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消灭过敏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但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现象,如呼吸困难等症状,C正确;
D、给正常小鼠初次注射一定量呼吸抑制剂,会抑制小鼠呼吸,但题干中显示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解析:A、被毒蛇咬伤后注射抗蛇毒血清应用了体液免疫原理,A正确;
B、自身免疫病是因为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自己”和“非己”,错误地把自身某些结构当成抗原进行攻击,B正确;
C、艾滋病病毒主要靠体液传播,消灭蚊虫不能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C错误;
D、过敏反应发生可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故选:C。
8.答案:D
解析:A、由题干信息可知,兰伯特--伊顿综合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结构与突触类似)中突触前膜的Ca2+通道特异性结合,阻滞突出间隙的Ca2+内流,属于自身免疫疾病,A正确;
B、乙酰胆碱释放属于胞吐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
C、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肌肉收缩,C正确;
D、由题意知,阻滞突出间隙的Ca2+内流,会导致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减少,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因此钙离子内流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D。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B
解析:若甲组骨髓被破坏,则甲组无法生成B细胞,无体液免疫,故A、C错。若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则输入造血干细胞也无法生成B细跑和T细胞,无法恢复细胞免疫功能,故D错。甲组胸腺被破坏,无T细胞,但有B细胞,有体液免疫;乙组骨髓被破坏,无B细胞,无法生成造血干细胞,无法生成B细胞和T细胞,则输入造血干细胞,能生成T细胞,有细胞免疫;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则输入造血干细胞,无法生成B细胞和T细胞,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B正确。
11.答案:D
解析:(1)是过敏反应,(2)是免疫缺陷病,(3) (4)是自身免疫病, (5) 属于正常免疫,因此五种反应依次属于④②③③①,D选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B
解析:B、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是指监控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以及癌细胞.因此,当机体免疫监控和清除功能过低时,容易引起恶性肿瘤,B正确;
C、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时引起的,C错误;
D、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D错误.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肾小球肾炎,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体外,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过多,导致尿量减少,但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错误;药物或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D正确。
15.答案:AD
解析:A. 过敏原初次进入过敏体质者体内不会发生过敏反应,A正确;
B. 临床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B错误;
C. 过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的抗体往往被某些致敏细胞吸附,而正常免疫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体液中,C错误;
D. 预防该病发作的措施之一是避免再次接触诱发哮喘发病的过敏原,D正确。
16.答案:1.体液; 体液; 2.抗原; 细胞免疫排斥反应; T细胞; 3.防卫
解析: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过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课后复习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过敏反应,过敏原,过敏反应的机理,过敏反应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复习练习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过敏反应,过敏原,过敏反应的机理,过敏反应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