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练习新人教版201807191108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练习新人教版201807191108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案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练习新人教版201807191108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练习新人教版201807191108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练习新人教版201807191108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教案,共4页。
    13 植树的牧羊人名校讲坛1.主题解说这是一篇著名的绘本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的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情况的对比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2重点突破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请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提示:文章以议论开头奠定了“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的叙述基调;然后采用时间顺序写牧羊人数十年来的工作写高原由荒凉逐渐变为繁荣的经过;最后又以议论升华主题。3难点攻克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的?提示:首先开头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点明题旨概括说明人物形象;接着通过叙述故事既有直接明确的评价更多的则是通过具体细节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最后直抒胸臆直接歌颂牧羊人的人物精神。4考点链接表达方式:议论、抒情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作用】(1)议论的作用:①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揭示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②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2)抒情的作用: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表现和深化主题思想;③渲染气氛显示行文格调贯通文章意脉。【习题链接】详见“课内精读”T10。01 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xū)   干(hé)   坍塌(tān tā)(chuō) 劳(chóu)  (tǎng)篷(zhànɡ)  (qú)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我在倒蹋的房屋旁边支起帐篷。(蹋—塌)(2)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暴发了。(暴—爆)(3)以前那种猛烈而干躁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躁—燥)(4)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逢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逢—缝)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A.他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城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B.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将不毛之地变成郁郁葱葱的生态旅游海岛。C.我们应该对“校园霸凌”问题来个刨根问底,找出真正的症结,并对症施治。D.同桌张静的沉默寡言总让人产生很好欺负的错觉。(解析:A.“见异思迁”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A.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B.他添置了大约一百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C.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D.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飘扬。(解析:A.否定有误,应删掉“没有”;B.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删掉其一;D.搭配不当,将“飘扬”改为“飘荡”。)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A)①李素芝的事迹告诉我们,有奉献之心,还要有奉献之力。②在海拔4 000多米的高原上,李素芝同志成功地实施了第一例开颅手术,成功地实施了第一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③他主刀和参与的9 000余例手术无一失误,挽救了数以万计的边防官兵和藏族同胞的生命,被誉为“雪域神医”“高原一把刀”。④他主持并参与的科研项目,有10多项达到国际医学领域先进水平,20多项国内首创,30多项填补西藏高原医学空白。⑤奉献的精神需要奉献的能力来体现。A.⑤②④③①    B.①②④③⑤C.⑤③①②④  D.⑤②③④①6.“中国梦·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告诉我们: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社区准备开展“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国是家,作魂,为本,养德,立身,当先,为贵……”请从加点字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句广告语。[示例]①节俭:节俭持家家业旺。②勤劳:以勤为本本心牢。③善:以善作魂,善始善终。(2)【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上联:[示例]阅读启迪智慧放飞希望下联: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02  课内精读阅读“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回答问题。7.“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桦树鲜嫩、挺拔的特点。8.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这句话的理解。选段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是世界上也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他们像拯救世界的上帝一样在改变世界,造福人类,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9.结合全文,说说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①牧羊人是一个勤劳淳朴、沉默寡言、坚忍执着、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人。牧羊人种树,不在乎在谁的土地上种,不在乎树能成活多少,也不在意别人知不知道,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②他是一个认真细致、做事一丝不苟的人。从他挑选橡子、收拾房间、清洗餐具等细节可以看出。10.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直抒胸臆,直接歌颂牧羊人(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自己的敬佩之情;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结构上同开头段照应,使得结构严谨。03 拓展阅读等你在桥头王黎冰①老人真的老了背一背篼蔬菜到乡场上去卖十几里路要歇上好几回。②听院子里最年迈的王老汉说老人年轻时身板可壮实呢两手像《少林寺》里练功的和尚那样平举着一挑水走上一公里气也不会喘一口。王老汉还说他还看见过老人一枚二等功的军功章呢。村支书常对后生们说老人是老党员党龄比你们的年龄还大呢他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还多。③在春天如蜜糖一样的阳光里老人静静地坐在自家的院坝边看着远处那座断桥出神苍老之态毕现。④村里人远远地看着老人就知道老人又想自己的儿子了。有人说老人在心里念叨那句话:“儿子我在桥头等你回来!”⑤老人的儿子并非亲生原本是村东头朱长子(长子:川语中的高个子)的儿子朱树林。树林两岁那年爹妈双双病逝老人就毫不犹豫地收养了他。老人像园丁精心浇灌树林儿子在老人的守望中拔节成长。⑥高考前一个月儿子最后一次回家复习。那天雨下得真大啊是老人记忆中最大的一回。一个8岁的孩子放学回家过河刚到桥头桥就被猛兽般的洪水冲断了。孩子拼命地喊“救命”声嘶力竭手忙脚乱。当孩子父母闻声赶去时见自己的儿子已平安地躺在岸边孩子却指着水中喊了一声“树林哥哥”就哭开了。⑦桥断了断桥边的小山坡上多了一座新坟。人们知道那坟里长眠着一个曾经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和一堆他爱看的书。⑧五年来老人的屋子里就再也没有过笑声。那以后人们就常看见老人大半天大半天地坐在院坝边望着断桥出神。细心的人看得出来老人眼里总是包着一汪浑浊的泪。⑨乡里穷啊村民更穷。桥断了五年一直没钱再修。⑩村里人就将就着几根像练武术时用的“梅花桩”一般的石头桩子过河战战兢兢危机四伏。孩子们上学放学全靠家长接送过河。老人还是种他的地只是比以前更辛苦。为了多卖几角钱、几块钱老人常常赶几十里山路到另一个乡场。村里人见了都会同情地说:“瞧瞧老人在给自个儿攒养老钱了。”还有人慨叹:“没孩子传递香火的人苦哇!”当然还有人一直劝说老人再过继一个儿子吧。老人总是一言不发地摇摇头佝偻着身腰继续忙自己的活儿眼神里镌刻着一缕深深的沧桑。又一个春天如期而临鲜艳的映山红开满山坡。老人在一个夜里去世了坐在桌子边的凉椅上旁边还放着没理完的蔬菜。老人的箱子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摞摞的钱大多是角票和一元钞票有些破烂的纸币角都被他细细地粘贴好了。钱的旁边是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用这钱修桥就算是我的党费。纸条下方还有一行小字:万一我死了请把我与儿子树林安葬到一块娃娃还小我要陪陪他纸条下面写下的日期竟是五年前的9月1日。压着这张纸条的是那枚被村里人传为神物的军功章和一个五十年前的党员证……夏天的第一场暴雨倾盆而至。此时桥已经修好了。这座桥是水泥的造型别致很牢固很显眼。据说这桥是城里一个小伙子来设计的由于他知道了老人捐资建桥的事迹便没有要一分钱的设计费。这以后河边的小山坡上并排着两座坟一新一旧远远地望着上学放学的孩子们。这一天是清明节。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座新桥的桥头望着那两座坟异口同声地说道:“爷爷您在天国还好吧我们等你永远在桥头!”11.选文叙写了有关老人和儿子的两个感人故事,请分别简要概括。①儿子因勇救落水孩子而牺牲;②老人卖菜攒钱修断桥。12.结合选文说说老人为何要捐资建桥。①因桥断而丧子的悲痛;②断桥使村民出行、孩子上学放学危机四伏;③党员的责任感。13.结合全文,说说第B13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解开悬念,解开老人为多卖几角钱、几块钱而走十几里山路卖菜并非是为了攒养老钱的真相;解开老人摇头回绝村里人劝说再过继一个孩子的真相。突出老人不辞劳苦、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养子念念不忘的深情。14.结合选文内容,请说说对选文标题的理解。①“等你,在桥头”这是老人在儿子离开后常念叨的话,流露出老人对儿子无尽的思念;②这是学生们在桥头说的话,流露出对老人崇高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15.下面是这篇选文的题记,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我曾试着在某一朵花上找到自己的灵魂有时觉得它来自于精神世界的另一个层面。任何经历过这一场神圣洗礼的灵魂会对生和死有新的理解那是对生命真正的诠释。[示例]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朱树林勇救落水孩子,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老人不辞劳苦攒钱修桥,造福乡邻。他们永远受到人们的爱戴,他们的精神永驻人们心底。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