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设计9 三峡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设计9 三峡教案,共3页。
《三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2.运用比较阅读法,探寻三峡自然景观的特点..3.学会本文写景的方法..4.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二.自主学习认真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感知课文内容..并找出疑点、难点..(一)..资料链接1.《三峡》选自,作者是时期著名的、..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写__..2.三峡是__、__和__的总称..(二).重点语句翻译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合作交流1.小组成员汇总疑、难点问题,合作解决..2.不同小组间可以通过互问形式,向对方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对方任何成员做出回答..四.精讲透析:比较阅读《早发白帝城》与《三峡》,探寻三峡景观之特点..1.找出《早发白帝城》与《三峡》中相对应、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写出三峡的什么特点?2.郦道元的《三峡》中所描绘的三峡自然景观特点还有哪些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所没有写到的? 五.借鉴写景之方法1.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2.运笔富于变化,有正面落笔,有侧面烘托,有粗线勾勒,有工笔细描..六.体会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训练检测一一.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②绝: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群响毕绝()以为妙绝()③清:回清倒影()清荣峻茂()④属:属引凄异()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神情与苏、黄不属()二.根据理解用《三峡》原文填空..
(1)描写三峡群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侧面烘托三峡山势险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夏季水势大,交通被断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括三峡春冬之时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选择..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B. 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C. 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描写,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D. 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检测训练二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3分)理由1: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理由2: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