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3 常见的酸和碱(教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2966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3 常见的酸和碱(教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2966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3 常见的酸和碱(教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2966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3 常见的酸和碱(学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296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3 常见的酸和碱(学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296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3 常见的酸和碱(学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6296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化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学生卷+教师卷)
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3 常见的酸和碱(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3 常见的酸和碱(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3常见的酸和碱教用doc、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3常见的酸和碱学用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5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1·南充)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常温下,pHb>c
10.(2021·南京)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白醋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98%的浓硫酸的pH
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0.4%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H
11.(2021·云南)在pH=10的肥皂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
A.无色
B.红色
C.蓝色
D.紫色
12.(2021·枣庄)下列为四种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牛奶B.豆浆C.苹果汁D.鸡蛋清
13.(2021·枣庄)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点时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14.(2021·郴州)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体液近似pH如下:
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
A.胃液B.胰液C.胆汁D.血浆
15.(2021·台州)台州气候适宜,盛产各种酸甜爽口的水果,深受市民喜爱,分析下表,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A.东魁杨梅B.涌泉蜜桔C.楚门文旦D.玉麟西瓜
16.(2021·台州)盐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时,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是
A.B.
C.D.
二、多选题
17.(2021·长沙)我们身边的许多物质具有酸性或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酸碱度)通常用pH来表示。请你根据下图判断,下列物质具有酸性的是
A.醋B.橘子C.牙膏D.炉具清洁剂
三、实验题
18.(2021·陕西)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NaOH浓溶液加入锥形瓶A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烧杯B中液面降低。
(1)写出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X是一种碱,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只写一种)。
(3)学习小组同学用的X是CaCl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分别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①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
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测其pH,pH>7
③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查阅资料可知CaCl2溶液呈中性。
以上三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______(填序号)。
19.(2021·长沙)为加深对酸的主要性质的认识,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完成了以下实验活动。
(实验内容与分析)
实验一:按图所示完成实验。
实验二:往生锈的铁钉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三:往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实验四:往5.3gNa2CO3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1)实验一中,观察到石蕊溶液变_______色。
(2)实验二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出现这两个现象的原因_______。
(3)实验三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由此现象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可能组合有(不考虑酚酞)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请计算,实验四中理论上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应用与拓展)
(5)结合以上实验内容,请设计实验方案除去铜粉中混有的氧化铜,得到纯净的铜_______。
(6)小明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继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_______。
20.(2021·台州)某班同学研究碱的性质时,进行如图实验,观察到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沉淀有些小组部分变黑,有些小组仍为蓝色。
(1)反应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物质是____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黑色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
A.铁B.碳C.二氧化锰D.氧化铜
(3)某同学认为试管中沉淀的颜色变黑可能是由于反应物的溶质质量分数较高所致。为验证猜想是否成立,他改用溶质质量分数更大的硫酸铜溶液再一次进行了实验,发现生成的蓝色絮状沉淀过一段时间并未变黑。因此,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请回答,他能否据此否定自己的猜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21.(2021·恩施)图1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性质①,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______色。
(2)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图2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依据性质③,除去硫酸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性质④,将氢氧化钠固体和某种盐混合研磨,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推测这种盐可能是______。
22.(2021·衡阳)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有很多规律可循。应用规律可以让我们获取新知识。
(1)碱性强弱规律
大量实验证明:金属越活泼。其对应的碱的碱性越强(碱的碱性强弱与碱的溶解性无关)。下列关于碱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KOH>NaOH>Ca(OH)2 B.KOH >Ca(OH)2>NaOH C.NaOH > Ca(OH)2>KOH
(2)强酸制备弱酸规律
较强酸能制备较弱酸。已知酸性强弱:HCl>H2SO4>H2CO3>H2S,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3)物质命名规律:
某些类别的物质命名与化合价有关:如:HClO4(高氯酸)、HClO3(氯酸)、HClO2(亚氯酸)、HClO(次氯酸)。磷的含氧酸有H3PO4、H3PO3、H3PO2,其中H3PO4为磷酸,则H3PO2的名称为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3.(2021·定西)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实验过程与分析)
(1)请写出实验1的实验现象。
(实验反思与拓展)
(2)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某同学认为实验2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人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表明氢氧化钠与硫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由实验2联想到:把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它们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CO2溶于水)
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当通过胶头滴管滴加NaOH溶液时,观察到______现象,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取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CO2,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24.(2021·菏泽)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硫酸的部分化学性质,使用氢氧化钠、碳酸钠、金属铝和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进行了相关实验。
(1)实验时观察到稀硫酸与A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则A物质是______。
(2)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为了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该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一所示实验,传感器测定的pH和温度随溶液质量变化的情况见图二、图三、则B溶液是______溶液,图三中的M与图二中X、Y、Z中的______数值相等。
(3)该化学兴趣小组又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提出问题)②号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硫酸 猜想三:______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用试管取适量②号试管中的无色溶液,加入一种试剂后,根据产生的现象推断出了②号试管中溶质的成分,该试剂是______。
(质疑反思)甲同学认为猜想三不能成立,因为①②号试管中溶液混合后烧杯中没有蓝色沉淀生成。
乙同学则认为猜想三是可以成立的理由是______。
(三)
一、选择题
1.(2021·青海)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A.铜B.氧化铜C.氢氧化钙D.碳酸氢钠
2.(2021·黑龙江)下面是某同学学习笔记中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打开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C.向稀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3.(2021·广东)运输氢氧化钠固体的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标识是
A.B.
C.D.
4.(2021·青海)下列为人体部分液体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6.6-7.1)B.胃液(0.9-1.5)C.胆汁(7.1-7.3)D.血浆(7.3-7.4)
5.(2021·黑龙江)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D.测定溶液的pH
6.(2021·广西)《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制取氢氧化钾漂洗丝帛的工艺,流程是:将木头烧成灰,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B.漂洗丝帛的液体可使酚酞显红色
C.“石灰”常用于改良碱性土壤D.高温煅烧石灰石可以得到“石灰”
7.(2021·广西)测定某溶液的pH,可用下列哪种仪器取该溶液滴到pH试纸上
A.胶头滴管B.集气瓶C.试管D.药匙
8.(2021·福建)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的pH
C.倾倒稀硫酸
D.滴加稀硫酸
9.(2021·广东)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H2SO4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后,溶液变蓝
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
C.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
10.(2021·钦州·)下列有关硫酸的认识或做法,正确的是
A.组成:硫酸溶液中H+和的数目相同
B.性质:能与CO2、SO2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
D.生产:含硫酸的工业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11.(2021·衢州)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西瓜pH=6.6B.葡萄pH=5.1
C.猕猴桃pH=3.3D.桔子pH=3.6
12.(2021·北京)下列物质能除铁锈的是
A.盐酸B.植物油C.NaOH溶液D.食盐水
13.(2021·北京)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柠檬汁(2-3)B.酱油(4-5)C.西瓜汁(5-6)D.洗发水(8-9)
14.(2021·山东)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B.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软化
15.(2021·黑龙江,双选)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生理盐水、酒精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C.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则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二、填空题
16.(2021·伊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不用燃烧铁丝代替燃烧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______。
(2)B图电解水时a、b两试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
(3)C图中点滴板的优点______(答一点即可)。
(4)D图中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5)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E图所示,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2021·河南)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______,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18.(2021·海南)自然界中,有许多植物色素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这些植物色素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自制酸碱指示剂可用到以下仪器: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从紫甘蓝叶中提取植物色素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适量紫甘蓝叶放在研钵中研碎;
②用水和酒精(体积比1:1)浸泡,_______(填“过滤”或“蒸发”),取液备用;
③将紫甘蓝提取液分别滴入白醋、石灰水、蒸馏水中,颜色变化如下表:
(3)请用紫甘蓝提取液,选用题中给出的仪器,用最少量的试剂鉴别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写出你的实验操作过程及结论。
19.(2021·山东)证据推理
(1)在探究碱的性质时,用到了氢氧化钾,小铭在整理实验台时发现,盛有氢氧化钾固体的试剂瓶没有盖上瓶盖。他认为瓶中氢氧化钾已有部分变质,他推理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要证明氢氧化钾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步骤、可能的现象及相关推理______。
(2)小铭在切圆葱时眼睛被刺激而流泪。小铭想:为什么圆葱会释放出催泪的物质?这种“催人泪下”的物质有什么性质?小铭查阅资料得知:①圆葱被切开时因破坏了细胞组织,生成了多种挥发性的能刺激眼睛的物质(其中含有少量SO3,这些挥发性物质是“催人泪下”的元凶。②SO3跟CO2的化学性质相似。
请你运用类比推理,写出三氧化硫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若要避免切圆葱时眼睛流泪,请你给出两条建议,______、______。
20.(2021·北京)用下图装置研究酸、碱的性质。
(1)向1中滴加Na2CO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向2、3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的是______(填序号);再向3中滴加NaOH溶液,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1.(2021·广东)某兴趣小组探究与稀盐酸的反应。
(1)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碱式氯化镁( 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
(提出假设)甲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
猜想Ⅰ:Mg 猜想Ⅱ:Mg(OH)C1 猜想Ⅲ:Mg(OH)2
(实验探究)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①②③的试管中。
(讨论分析)实验2中滤纸条变红是由于HC1气体溶于水使溶液呈___________性,生成HC1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2021·吉林)某化学兴趣小组绘制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下:
同学们选取四种碱来验证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下:
(1)实验一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
(2)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与______反应;
(3)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实验四产生白色沉淀,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经分析,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滤液一定显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除了氢氧化钠还有什么呢?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和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只有NaOH;
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______;
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Ba(OH)2
(实验探究)
(反思与评价)
Ⅰ、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只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一种试剂,也能得出猜想一正确的结论,该试剂为______;
Ⅱ、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
23.(2021·绥化)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密闭隔热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①甲同学得出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放热。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乙同学的理由是______。
②丙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于是三位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NaOH 猜想三:______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猜想______一定不正确。
④为了验证其余猜想,丙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2)丁同学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______为止,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结合上述实验,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24.(2021·宁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时,将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但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于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的猜想______(写一条)。
(设计与实验)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
(1)甲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2)乙同学设计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丁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______,丁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试管中的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用pH试纸测量试管中的溶液,结果pH10
1-10
0.01-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1 物质的推断(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3化学计算教用doc、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3化学计算学用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2 溶液(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溶液教用doc、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溶液学用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3 空气(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空气教用docx、2021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空气学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