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晏子使楚”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晏子使楚”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
①只有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
②一切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自尊不算什么
③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④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 )。
A.尊重他人
B.宽容他人
C.人要学会反思
3.( )树木稀少,成群的野生动物在草原上游荡。
A.撒哈拉沙漠
B.东非高原
C.刚果盆地
D.亚马孙平原
4.下列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侵略的国家是( )。
A.日本
B.德国
C.意大利
D.英国
5.“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这句话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 )。
A.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B.放眼世界,志存高远
C.宽容待人,与人为善
D.明辨是非,为人正直
6.关于尊重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
B.只有名人才应该得到尊重
C.只有父母、老师、长辈应该得到尊重
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
1.自然灾害( )伴随着人类的生活,人类也( )在与自然灾害进行着( )。
2.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 )、减少( )的重要手段。
3.一批有识之士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为( )、( ),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4.除了( )的原因外,人类在生产、生活中( )也会诱发或加重( )。
5.20世纪前50年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这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 )。
6.( )流域和( )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更胜一筹。( )
2.小明听不得别人的意见,谁对他有意见,他总要找理由为自己辩护。( )
3.离开了地球,人类照样能够生存。( )
4.100多年前,电力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机器大生产的主要动力。( )
5.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
6.宽容就是当别人无意间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时能原谅别人。( )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
1.我会连。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
奥林匹克委员
2.连线。
中 国 自由女神
唐代书法家 斗兽场
黑人领袖 万里长城
美 国 颜真卿
古罗马 曼德拉
五.简答题(共6题,共35分)
1.学会反思有什么意义?
2.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那么尊重自己有哪些表现?
3.循环经济包括哪些方面?
4.从哪些角度思考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地方文化的关系呢?
5.说一说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6.“二战”后。一些小规模的战争发生了200多起,但是却没有引起世界大战,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六.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
1.著名作家萧伯纳在国外访问期间,曾遇到一个名叫佩斯来娅的小女孩,并和她在一起玩了很长时间。分别时,萧伯纳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萧伯纳。”小女孩望着萧伯纳,学着大人的口气说:“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佩斯来娅。”
(1)请问萧伯纳得到的教训是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呢?
八.综合题(共2题,共12分)
1.这是郭新同学的一份生活记录表,选择你认为特别需要反思的一项,在相对应的括号内打“√”。
(1)( )早晨起床,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今天的天气真好啊!吃过早饭,我和爸爸妈妈道别后去上学。
(2)( )过马路的时候,我看车不多想闯红灯。一位负责维持路口秩序的阿姨把我拦下,还说了我几句。我只好规规矩矩地等绿灯亮了才过马路。
(3)( )上午的数学课我最喜欢,所以上得特别认真。
(4)( )发测试卷了。我每天都学到很晚,考试成绩却不太理想。而朱琪看上去学得很轻松,考试成绩却总是比我好。真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
(5)( )下午第一节课我总是特别困,眼皮怎么都抬不起来。唉,肯定是因为最近几周作业多,睡得晚。别人怎么都不困呢?
(6)( )上美术课时,我发现自己忘带美术工具了。哎!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7)( )写完作业,我陪爷爷下楼遛弯,爷爷可高兴啦!爸爸妈妈夸我长大了。
2.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
(1)如图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 )号。
(2)中国是全世界第( )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4.D
5.C
6.A
二.填空题
1.始终;一直;斗争
2.人的行为;自然灾害危害
3.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4.自然;不合理的行为;自然灾害
5.巨大创伤
6.黄河;长江;发祥地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
2.如图:
五.简答题
1.(1)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如果主动反思,则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2)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还能明确自已努力的方向,判断自已的行为是否有助于目标的实现.(3)通过反思,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在将来做得更好。
2.尊重自己的表现有:不自卑、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等。
3.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高效回收。
4.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与各地自然环境相适应,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也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
5.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其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6.答: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损失太惨重,教训太深刻,使许多国家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②一旦开战,就是核战争,对人类将是毁灭性的;③全人类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愿望和呼声日益高涨。(注:言之有理即可。)
六.辨析题
1.我认同这个观点。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七.材料题
1.(1)萧伯纳的教训就在于他把自己看的太高了,忘记了尊重别人,而天真直率的小女孩用独立人格回敬了他的傲慢。
(2)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就要学会尊重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不做伤害他人自尊心的事;要欣赏他人,善待他人,从内心接纳他人。
八.综合题
1.(1)×
(2)√
(3)×
(4)√
(5)√
(6)√
(7)×
2.蛟龙;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明这次考试没考好,他应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附答案(模拟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下列图片中的文字体现宽容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模拟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哪项是联合国的首席行政长官,尊重自己表现为,能进行反思的时间应该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