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共3页。
(一)古诗默写(10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写出时序的交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几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10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砺,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以上文段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_____》,文中“她”是______。(2分)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2分)
(3)“震悚”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关于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要时的无限乐趣和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二、阅读理解
别把我当陌生人(23分)
⑴“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
⑵去年夏天,我坐火车去新疆开会。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出发前,家人这样反复叮嘱我。
⑶刚走进包厢时,我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一路上要面对些什么人。一个男人进来了,身后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大概是他女儿。随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她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精神放松了很多。
⑷晚上10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躺下。不知不觉,已到深夜。在似睡非睡中,我听到了扭动门锁的声音,接着,“哗啦”一声,门被打开了,我猛地打了个机灵,紧张不已。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来,借着通道幽暗的灯光,我看到那是一个身材高大,样子凶悍的男人。此时,包厢里其他人还在熟睡,我吓得头皮发麻,浑身哆嗦。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来。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大喝一声:“干什么的?”
⑸“我,我上车呀。”那个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接着他把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
⑹早晨醒来,我赶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随便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过几次,回来后,我都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在这样的环境里,当心无大碍。
⑺包厢里,两个孩子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担心遭到拒绝,又忍住了。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一定无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物。
⑻“阿姨,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对我说。
⑼我笑了笑,赶快从上铺下来,和孩子们玩了起来。“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她胖嘟嘟的小手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连忙接过荔枝,轻轻地说了声谢谢, 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
⑽孩子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包厢里的每个人都伸手接着,小姑娘笑了起来,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那颗荔枝, 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如同两个世界的缩影。 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柔软。孩子的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那把坚实的锁,紧闭的门彼此敞开了。
⑾于是,我们的小包厢成了快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格外香甜。我把最好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抱着她,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漂亮的小辫,给她拍了很多照片。孩子对我也越来越依恋,一会儿看不见我,就到处找。或许是她离开妈妈太久,我是个母亲,我身上有妈妈的味道。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
⑿第三日清晨,快到终点站了,可我的心里却平添了一丝怅惘。车停了,人们如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脖子,趴在我肩上。就要和他们分别了。我依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好难受,背过身去。
⒀手机响了,收到朋友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一定要小心,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任何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
1.请根据提示,将选文中表现“我”心情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4分)
刚进包厢时,忐忑→深夜包厢门被打开时,( )→想给孩子零食时,( )→快到终点站时,( )→ 与小姑娘分手时,( )。
文中第⑼自然段写“我”的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原因是什么?(4分)
3.结合语境,品析词句。(6分)
①那颗荔枝,我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品味加点的词)
②“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柔软。”(赏析句子)
4.请说说本文结尾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分)
文章的题目“别把我当陌生人”你是怎样理解的?读完文章你有何感想?(5分)
文言文阅读(17分)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
未如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
(2)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
(4)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尊君”是谦词,是对自己父亲的一种称呼。
B.“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讲论文义指的是谢太傅虚心向孩子们请教文章的含义。
D.《咏雪》一文着重写雪优美的姿态,表达作者对雪的赞美之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原文回答) (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谢朗把下雪比作“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形容为“未若柳絮因风起”。你认为哪个人比喻的好?说说你的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短文,在如何做人方面,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至少写出两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共计40分,作文35分,卷面分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对子骂父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在文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