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沪教版10 小小建筑师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沪教版10 小小建筑师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与交流,观察与组合,实践与创造,展示与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小小建筑师》是小学一年级美术第二册第四单元“让城市更漂亮”的第2课教学内容,之前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图案排列的特点并学会利用基本形进行有序排列的方法,初步掌握对折剪方法;本课教学主要在学生初步掌握对折剪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用剪、撕、贴的组合技法制作各种造型的建筑作品。
学情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对折剪等基本制作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定制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强调学生熟练运用剪、撕、贴等基本技法;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法自主尝试制作,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建筑造型可以用不同的多种形状概括,学会用剪、贴、撕、拼、贴的组合技巧,“造”出高低变化的大楼。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和制造城市建筑过程中,学习运用纸工拼贴各种建造造型的组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城市建筑的美,发现彩纸拼贴大楼的造型之美,激发对家乡的热爱。学会欣赏,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用多种形状剪贴建筑造型
教学难点:楼房高低、纸片大小组合
作业要求及说明:
作业:两人合作制作一幅建筑作品
要求:(1)颜色丰富;(2)形状有变化;(3)前后有遮挡
教学准备:教师:剪刀、胶水、范作、各种纸张
学生:剪刀、胶水、各种纸张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交流
1、媒体展示城市建筑的图片请学生欣赏
2、交流:这些大楼有哪些形状组成?
3、出示课题《小小建筑师》
4、考考你:巧剪形状
5、试试看:学生尝试剪制多个形状,集体交流反馈:对折剪的方法运用
6、教师总结:多种形状的剪折方法
二、观察与组合
1、学生欣赏有特征有代表性的建筑、观察其构成,激发灵感。
考眼力:找一找,建筑中有哪些形状?
2、比一比:学生尝试将自己剪好的各种形状拼摆成大楼的形状,看谁的大楼最有特色
3、教师出示范作:利用多种形状能组合成大楼建筑,注意前后遮挡关系。
三、实践与创造
1、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交流不同建筑物组合的变化。
小组讨论:如何黏贴
2、两人为单位合作进行制作,把自己拼好的建筑形象进行组合黏贴。
注意:前后、高低的组合变化。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自评、互评作品
3、教师点评
设计说明:在本环节通过图片欣赏的方式,学生欣赏现代建筑的美,并了解组成建筑的基本形状有哪些,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
设计说明:美术学科强调在体验中感悟,关注新旧知识的衔接,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考考你”小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试试看”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对折剪方法运用;教师巡视指导并小结。
设计说明:通过“考眼力”小游戏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找出建筑中隐藏的形状;“比一比”激励学生尝试运用自己剪出的形状拼出有特色的建筑,鼓励学生创新;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发现这档关系的处理,是作品更具特色。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沪教版一年级下册10 小小建筑师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情景导入,教学新授,制作步骤,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评价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沪教版一年级下册10 小小建筑师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学生练习,作业展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 摇啊摇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教师新课,布置作业,学生制作,师巡回指导,讲评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