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探究氢氧化镁处理废水的原理—《沉淀溶解平衡》说播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探究氢氧化镁处理废水的原理—《沉淀溶解平衡》说播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反思,教学思路,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学过程,高三复习课怎么上,基础知识梳理,重难点归纳,习题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于课程理念的命题原则
微观解释实验探究模型迁移曲线分析
Mg(OH)2能使废水呈弱碱性,并维持pH为10左右
酸性废水经过量Mg(OH)2处理后,该废水是否仍呈现弱碱性呢?
Mg(OH)2能降低Mn2+、Cu2+的含量;判断废水中Cu2+是否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Qc与Ksp关系判断平衡移动
回顾沉淀溶解平衡基本概念、Ksp计算
沉淀转化、Ksp相关计算
文献资料: 常见的偶氮类染料(如活性艳红X-3B)所产生的印染废水含有Mn2+、Cu2+等无机重金属离子,Mg(OH)2能使废水呈弱碱性,并维持pH为10左右,且能降低Mn2+、Cu2+等离子的含量。
请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来解释。
学习任务1:难溶的氢氧化镁为何使废水呈碱性,且维持pH10左右?
情境1:Mg(OH)2能使废水呈弱碱性,并维持pH为10左右。
猜想:难溶的Mg(OH)2溶于水呈碱性。如何通过实验证明?
定性(分组实验):往Mg(OH)2悬浊液中加入酚酞。
定量(演示实验):借助pH传感器,将Mg(OH)2固体加入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并测定pH变化。
交流与讨论:根据烧杯中的现象和溶液曲线的变化,基于微粒种类的角度思考,产生该现象的微观本质过程是什么?并写出符号表征。
学习任务1:难溶的氢氧化镁为何使水呈碱性,且维持pH10左右?
追问:Mg(OH)2能使废水维持pH为10左右,为何?
微观探析、证据推理迁移理论知识和模型认知
学习任务2:酸性废水经氢氧化镁处理后是否为碱性?
情境2:酸性印染废水经过量的氢氧化镁处理后,该废水是否仍呈现弱碱性呢?这个过程中发生怎样的变化?
任务:设计实验证明并运用沉淀溶解平衡相关理论解释。
定性(分组实验):(1)将滴加酚酞的Mg(OH)2悬浊液均分于两支试管中;(2)其中一支试管加入几滴稀H2SO4,振荡、观察现象;
定量(演示实验):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氢氧化镁的悬浊液中滴加少量的稀硫酸,用pH传感器测量体系pH的变化,观察图像。
1. 请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
2.为何pH再次达到稳定后,数值比原来小?
外界条件改变,破坏平衡
平衡移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Ksp = c(Mg2+) · c2(OH-))
↑ ↓
复习Qc和Ksp关系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
实验设计、操作、观察现象
收集证据逻辑推理解释证据
微粒观认知模型的迁移变化思想与平衡观念
学习任务3:Mg(OH)2能降低Mn2+、Cu2+的含量
情境3:Mg(OH)2能降低Mn2+、Cu2+的含量。
模拟情境(学生实验):1.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CuSO4溶液;2. 其中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Mg(OH)2固体,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问题(5)印染污水加入Mg(OH)2固体处理后,溶液的pH维持在10左右,经过上述氢氧化镁处理后的废水中铜离子浓度是否符合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呢?
通过计算判断废水是否符合标准
定量角度完善认知模型变化思想与平衡观念化学学科的价值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沉淀溶解平衡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未饱和,溶解度更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铅废水——沉淀溶解平衡复习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含铅废水的产生,含铅废水的影响,含铅废水处理,含铅废水处理方法,图像分析,碳酸盐沉淀法,知识应用,硫化物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法,磷酸盐沉淀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电化学----基于大单元教学 说播课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NETS,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先分池,是否有外接电源,原电池,电解池,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