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寒假提前学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寒假提前学练习题,文件包含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寒假提前学解析版docx、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寒假提前学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知识衔接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能力自测
一、单选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
B. 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延:邀请
C. 不足 . 为外人道也 足:值得
D. 处处志之 志:标记
【答案】 D
【解析】D项“志”应为“做标记”。故选D。
2.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林尽水源:桃林没有了,溪水的源头却发现了。
B. 诣太守,说如此:(渔人)拜见了太守,叙述了他进出桃花源的情况。
C. 未果,寻病终:没有结果,因为寻找时病死了。
D. 后遂无问津者:此后,就再也没有打听渡口的人了。
【答案】 B
【解析】A.“尽”是尽头的意思;C.“寻”是不久的意思。D.“问津”指询问这件事。故选B。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
C. 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 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问生活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答案】 B
【解析】此题意在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B项中他们感叹的主要是外界朝代的更替及带给人们的战争灾难。
4.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让更多普通百姓的家底厚起来,让中等收入群体成为社会的主体,这是一幅人民群众公平分享世外桃源的绚丽画卷。
B. 在鸳鸯湖和彩虹桥之间,宽阔的柏油公路蜿蜒伸展,沿途阡陌相连,绿山相接,炊烟袅袅,鸡犬相闻。
C. 由于受到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沪、宁、杭等地的家禽生意无人问津 , 土鸡十元一只也没人买。
D. 通过两周的学习培训,我真是豁然开朗 , 不仅学到了创业的基本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重新燃起了拼搏的雄心和对胜利的渴望。
【答案】 A
【解析】此题意在考查成语的理解运用能力。A项中的“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与题支意思不符。
5.对"世外桃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空想,毫无积极意义可言。
B. 这是针对现实的一种追求,在当时有着积极的意义。
C. 这是空想,但寄托了人民要求和平生活的愿望。
D. 它的出现反映当时社会黑暗,战乱频繁。
【答案】 A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根据作者的叙述与描写,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各项表述的内容,比较判断。在作者所生活的封建社会,作者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际的,所以答案为A。
二、填空题
6.解释古今异义字词
俨然:________ 交通:________ 妻子:________
绝境:________ 无论:________ 外人________
【答案】古:整齐的样子,今为程度副词
;古:交错相通,今为“交通运输”
;古:妻子与儿女,今为“妻子”
;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为“没有出路”
;古:不用说,今为关联词
;古:山外的人,今“没有亲密关系的人”。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结合所掌握的文言基础知识来判断字词义,并说明今义。
7.解释下面句中的词语。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________
落英缤纷 缤纷:________
复前行,欲穷其林 复:________ 穷:________
初极狭,才通人 初:________ 才:________
【答案】 沿着;繁多交杂的样子;又;走到……的尽头;刚;仅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结合所掌握的文言基础知识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词类的活用,如“穷”是形容词作动词。
8.记,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可叙述________,可描写________,可介绍________。写法上大多以________为主,而兼有了________。
【答案】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记叙;议论、抒情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结合所掌握的知识,抓住题干中的答点提示“叙述”“描写”“介绍”“写法”来判断答案。
9.读《桃花源记》,作者是从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答案】活动(往来种作);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内容,根据作者对桃花源生活的具体描写概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综合题
10.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歌颂,从不曾停下脚步。东晋著名诗人________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桃花源记》中;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把“忠义”寄寓在章回体小说《________》中;而曹雪芹在《红楼梦》更是刻画了一个想以学诗来寻找精神上美好寄托的________(人名)。
(2)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种精神的代表。读名著,能够让我们从名著中汲取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增强战胜生活和学习的困难的决心,构建正确的人生观。请从下面的名著中选择一个结合谈谈你的收获。
A.《简爱》 B.《水浒传》 C.《骆驼祥子》
【答案】 (1)陶渊明;水浒传;香菱
(2)A、主人公简爱是一个不畏艰险、十分坚强的女孩。当她在舅母家受尽虐待与欺负后,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学校;当她刚踏进学校门就被校长体罚时,她坚强地挺了过去,从最后一名升至第一名……她的毫不畏惧挫折的品质也令人大加赞赏,她最终以一种超人的毅力与坚强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因此面对挫折,我们应当有一份“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雄心,只要还有希望,就不要轻言放弃目标,站起来,继续向前走。
B、《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了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我们要学会与朋友相处讲义,干正义的事。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不被利益蒙蔽了双眼。
C、祥子吃苦耐劳、敢于奋斗,可是迎来的却是悲剧,作者无疑是在批判黑暗的社会。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没有人是不该存在的,也没有人是上天特别眷顾的,不要屈服于人生路上的困难坎坷。们应像夏花般绚烂地盛放,给自己一个无悔的季节!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家作品及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熟悉作品内容,熟记文学常识,抓住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识记。(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该题考查的是对《简爱》《水浒传》《骆驼祥子》的内容以及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理解能力。
四、文言文阅读
11.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 遂迷,不复得路。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便要还家 ②乃不知有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3)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
【答案】 (1)①邀请或通“邀” 。 ②竟然。
(2)太守立即(随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3)①政治黑暗;②寄托理想;③报国无门。
【解析】
(1)文言词语解释提醒一般立意于考查重点实词词义、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五种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词词义和一词多义现象是此类题型考查的重点。近几年也出现了对虚词的解释。中考文言文往往从课内出题,所以,题目前面的选文,实际上是良好的提示,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对词语的语境义进行筛选,而且,还可以通过熟悉的文章直接回忆起词语的意义,这样问题的难度实际上已经降低了。这两个词语分别考查了通假字与一词多义现象。
(2)这是一道考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再有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翻译这个句子要注意“志”“寻”的解释,这是两个一词多义的词语。
(3)这道题与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有相当大的关系,而本文的主题: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这与此题很切合。当然从文章中的“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体现了桃源外政治的黑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桃源内,没有阶级,没有战乱,自给自足,人民安居乐业。在这样的民不聊生的黑暗社会中,作者有一腔的报国志可不能伸展,只能退隐,因此他笔下的百姓也躲起来,其实这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流露。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召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在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1)“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的正确译文是( )
A. 韩愈停住马,不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B. 韩愈停住马,有很久时间,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C. 韩愈让马站起来,有很久时间,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D. 韩愈立住马,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2)最能表现贾岛炼字全神贯注的一项是( )
A. 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
B. 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C. 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D.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答案】 (1)B
(2)C
【解析】第一题,抓住语句中关键字词,比较各项译句内容,比较判断正误。第二题,仔细阅读全文,了解“贾岛炼字”的内容,比较判断各项内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寒假提前学练习题,文件包含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寒假提前学解析版docx、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寒假提前学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寒假提前学练习题,文件包含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寒假提前学解析版docx、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寒假提前学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寒假提前学练习题,文件包含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寒假提前学解析版docx、假日致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寒假提前学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