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获奖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获奖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数据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生作为数字原住民,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现代生活越来越不可分离。就算不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必定也要与时俱进了解这项技术,这是作为新一代必备的技术素养。
教学目的
通过实例,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未来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
采取分组学习课堂组织方法。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通过探讨梳理思路,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表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如果你想吃上美味又便利的午餐,会用什么方式?
如果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想找寻名胜古迹会怎样?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子地图,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甚至能帮我们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假设将来你去了别的城市工作和生活,想要租房。为了让生活更便利更舒心,距离干道远一点没有噪音、离商业中心较近、周边有公园等休闲场所?怎么办?
思考并
回答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待解决问题。
含义
这一切都和我们今天要说的内容有关:地理信息系统。
大家预习过课本就知道: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技术,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现代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数据,但是数据是为人服务的,这么多数据怎么存进计算机里面使用呢?
记录并思考问题。
以定义为切口,了解GIS。
活动① 从空间模型到数据模型
大家学过简单的编程语言指导,想要让一个计算机系统运转,编好程序后,需要给计算机系统一些指令,这叫输入,那么我们的对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计算机系统,也需要输入信息。
这个信息自然是地理空间信息——带有位置信息的数据,这些信息既有图表、又有文字,还有野外考察和室内实验的结果。这么多信息放在一起,怎么用呢?
阅读课本,告诉我怎样对数据进行处理呀?
(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空间模型是用点、线、面来表示第五的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而我们几乎每天都见到符合这个标准的空间模型(教学楼前面的立体模型、地图)
虽然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但是我们也知道,直接将纸质地图交给计算机,它是无法解读的,它也许可以记录地图的样子,但是却没有办法解读其上的意义(图例和注释)。
那我们怎样让计算机读懂呢?
——数字,有了数字就可以运算
任务:根据各组拿到的地图,想想看怎样处理可以将它转化成数据储存在计算机里面?
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为数据,这种对数据分类整理的方式,就是数据模型。有了数据就可以运算了。
追问:地图的信息和GIS中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是否有数据模型)
通过这种处理,将数据像图书馆的书本一样分门别类整理放好,形成数据库。而这个数据库其实就如同我们手中的这张薄薄的硫酸纸,形成了一个个图层供我们使用,他们叠加的基础是什么?
(共同的位置)
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任务。
通过简单的动手操作,完成从空间模型向数据模型的转化。
活动②
空间分析
活动二 数据分析
现在再回到那么假设我将来要选择一处房产,距离干道远一点没有噪音、离商业中心较近、周边有公园等休闲场所?需要哪些图层信息?
(商业中心——点
主要道路——线
公园——面)
总结,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广泛,凡是用到地图或者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
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图层概念及空间分析。
数字地球
遥感如同我们的眼睛,帮助我们获得丰富详实的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为我们导航方便生活,还可以给普通的数据赋予空间属性,而地理信息系统则通过分类搜集信息,帮助我们的大脑决策。它们各不相同,又密不可分,构成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不可或缺的一环。
播放天地图相关视频。
总结
科技造福人类,跟随时代的步伐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展示学习目标,新课展示,服务业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启发提问,教师讲解,教师小结,教师总结,全课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3第四节 数字地球优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