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汇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汇总)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汇总)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汇总)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汇总)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汇总),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4、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稳定 C.具有氧化性D.具有还原性
    5、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 )
    A.量筒B.试管C.集气瓶D.锥形瓶
    6、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7、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8、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
    9、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和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10、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用100 mL量筒量取7.5 mL液体
    B.用温度计测得体温为37.52 ℃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 g
    D.用烧杯量取200.0 mL盐酸
    11、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12、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
    A.滴管B.研钵C.药匙D.镊子
    13、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
    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
    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越烧越短
    14、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
    15、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16、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7、“神舟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反应中是( )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
    18、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9、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20、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O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分析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并从给定的选择项中把可能的原因用字母填入括号内.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破裂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为紫红色_______________;
    (3)将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却未能看到细铁丝发生燃烧______________;
    (4)制氧气时加热后却发现管口没有气泡产生________________.
    A.试管口未放棉花 B.试管外壁有水 C.装置漏气 D.氧气不纯
    2、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为区分它们,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使木条燃烧情况不变的是_________;使木条剧烈燃烧的是_________;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要想区分这两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分别将两种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_________.
    3、我们已经学习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干净,这个变化属于_____变化.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
    (3)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_____.
    (4)火柴的目的是为了_____.
    (5)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室一般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有关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A装置是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实验时用来盛放固体药品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是从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加入,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使用仪器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是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常温下要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一般选择的是_______________(写装置代号,下同).要收集氧气,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毕,需要对固体二氧化锰进行回收.要从仪器a内的混合物中对二氧化锰进行分离,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事实填写下表
    (3)C处需点燃处理,其目的是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
    (1)哪几次反应矿石有剩余?___________.
    (2)上表中M的数值是_________.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已知反应前混合物共15.5g,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10.7g,问分解出氧气多少克?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多少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C
    3、B
    4、B
    5、A
    6、D
    7、A
    8、D
    9、D
    10、C
    11、A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B
    19、B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B A D C
    2、空气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3、物理变化. 增大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铁丝燃烧. 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把集气瓶炸裂. 给铁丝加热,使温度达到铁的着火点; 铁丝上有铁锈; 氧气的浓度太低等;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锥形瓶 分液漏斗 催化作用 通过控制滴加液体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D B、C 过滤
    2、排净装置内空气,防止爆炸 黑色固体变红色 变浑浊 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尾气处理、燃烧掉一氧化碳防止污染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第3次;(2)4.4;(3)80%
    2、氧气7.45克,二氧化锰3.25克实验现象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处(CuO处)
    ____
    _____
    B处(石灰水中)
    ____
    _____
    C处
    _____
    _____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M

    相关试卷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汇总):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汇总),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总】: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汇总】,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