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部编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部编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
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3、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4、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5、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 )
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C.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
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
6、某同学在量取10mL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 )
A.等10mLB.小于10mLC.大于10mLD.无法判断
7、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
A.NaOH KOH HClB.NaCl NaOH HCl
C.H2SO4 HCl NaOHD.NaCl Na2CO3 Na2SO4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
C.氮气 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 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10、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
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C.《抱朴子》—“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
11、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戚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12、南京理工大学胡丙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单质 B.一个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一个中共有36个质子 D.一个中共有36个电子
1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
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14、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
A.H2、CO、CO2 B.N2、O2、CO2
C.H2、CH4、CO D.H2、CH4、CO2
15、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
16、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A.Zn、Ag、CuSO4溶液 B.Zn、Cu、Ag、H2SO4溶液
C.Cu、Ag、ZnSO4溶液 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17、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B.刻舟求剑C.司马光砸缸 D.铁杵磨成针
18、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9、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B.4H——4个氢元素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20、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
(3)用作量度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_;
(5)可以用来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
3、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 _______ 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3)D中x= ________ ;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信息)二氧化碳不易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1)实验室中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装置字母序号).
(2)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____ → _______→D(选填装置字母序号).
(3)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选填字母序号).
A 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B 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C 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 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
(2)将 A与D相连,可以制取_________________ (填气体名称),还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有 ______(填标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装置 C 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 B 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若用 G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_______________端(填“a”或“b”)进入,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
(4)已知:氨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图中选择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为 ___________(填标号).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取含杂质的硫酸镁样品7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沉淀和71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计算:
(1)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
(2)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1位小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C
3、D
4、B
5、B
6、C
7、B
8、B
9、D
10、D
11、D
12、D
13、C
14、C
15、C
16、A
17、A
18、B
19、D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NaOH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 2HCl+Na2CO3=2NaCl+H2O+CO2↑
2、g d c h e
3、3 B 8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B G F D
2、试管 锥形瓶· 氧气 E或G · 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a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 b 端导管口,若熄灭,说明收集满了 AF或AG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6g(2)5.9%(3)64.1mL
2、(1)80%(2)14.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部编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下载),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