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B.碳酸钾 C.乙醇D.烧碱
2、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B.+3C.+2D.+5
3、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
4、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5、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6、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
8、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B.水滴石穿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
9、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10、某同学在量取10mL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 )
A.等10mLB.小于10mLC.大于10mLD.无法判断
11、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2、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13、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
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
14、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铼的元素符号是Re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15、将一定量甲烷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反应物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中含有氢元素D.氧气增加能减少X的生成
16、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17、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 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
18、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a(OH)2+2HCl=CaCl2+2H2OB.Fe2O3+6HCl=2FeCl3+3H2O
C.Na2CO3+2HCl=2NaCl+H2O+CO2↑D.Ca(OH)2+CO2=CaCO3↓+H2O
19、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
C.氮气 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20、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颗粒大小相同的金属,分别投入相同的稀硫酸中,只有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甲产生气泡较快;再把丙和丁投入相同的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丙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丁没有变化.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乙>丁>丙 B.丁>乙>丙>甲
C.甲>乙>丙>丁 D.乙>甲>丁>丙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选填“A、B盐酸反应生成、C”).
(2)若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_____结晶,过滤.
(3)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
(4)在t1℃下,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
(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_____(选填“A、B、C”).
2、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A、B、C、D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
(2)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__;
(3)D中X=________;从E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3、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①三个氩原子_____.②两个三氧化硫分子_____.③碳酸根离子_____.④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_____.
(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的含义:①Al3+中“3+”表示_____.②NO2中“2”表示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四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
(1)实验A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____偏转,其原因是_____.
(3)如图C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①_____②_____.其原因是_____.
(4)如图D所示的小实验.先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
(5)在四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_____,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
2、如图是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上述操作过程示意图中的错误有 _____ 处,还缺少一个操作步骤是 _____ .
(2)B操作中实际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_____ g.(说明:1g以下用游码)
(3)D操作应选用 _____ 的量筒(从10mL、50mL、100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中水的凹液面的 _____ 处保持水平.
(4)E操作的后果是 _____ ,E操作的目的是 _____ .
(5)若B的操作是正确的.下列的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 _____ (填序号).
①C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②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③E操作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6)实验结束后,要对玻璃仪器进行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_____ .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20g加入试管中,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5.2g.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g.
(2)列式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
2、某小组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B
3、C
4、C
5、C
6、A
7、A
8、A
9、C
10、C
11、D
12、C
13、C
14、B
15、D
16、C
17、A
18、A
19、B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B 降温 t1℃时B,C物质溶解度相同 B>C C
2、A、B C 8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
3、3ArCO32-2SO3O2 一个铝离子带有三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4P+5O22P2O5 平衡气压,防止橡皮塞飞出 右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 左边一端铜丝变黑色 玻璃棒a端下降,b端上升 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 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 否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总个数都不变
2、3 装瓶贴标签 6.5 50mL 最低 易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损破,从而污染溶液 加快溶解 ①④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玻璃仪器已经洗干净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4.8g;(2)12.25g
2、(1)0.2g;(2)9.8%物质
甲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8
16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0.8
4.4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精编】,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