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2、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20米),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t秒,甲、乙相距10米.则( )
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
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
3、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4、小明和小王站在路边等校车,小王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灯B.路边的树木C.小明D.驶来的校车
5、利用透镜可以制成不同功能的眼镜.在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利用透镜成功矫正远视眼的是( )
A.B.
C.D.
6、如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哪位同学的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
A.B.C.D.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C.D.
8、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9、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且距离墙壁均为68m,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 )(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A.0.1sB.0.2sC.0.38sD.0.4s
11、两支内径不同、玻璃泡内水银等量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将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12、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B.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
13、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A.一定为75° B.一定为30° C.可能为60° D.可能为15°
14、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
A.右面高,左面低B.左面高,右面低
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6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②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cm<f<15cm
④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
A.只有①和③B.只有②和④C.只有②和③D.只有①和④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
2、一个杯里装有200mL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______g/cm3;小聪喝了半杯,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________,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4、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__的.
5、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在图中画出使轻质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时所需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请按照要求作答:①画反射光线;②标出反射角.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菜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____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选填“有膜”或“无膜”).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窒,在_____中进行实验效果好(选填“①”或“②”).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_____.
(4)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
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v1=_____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_____(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2、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①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②所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 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4)小明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③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③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③丙中的(______)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图所示,A、B两物体用细线相连浸没水中,两物体恰好悬浮,细线的质量、体积忽略不计.已知物体A的体积为1000 cm3,物体B的体积为100cm3,物体B的质量为0.5 kg.求:(g取10 N/kg,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1)物体B受到的浮;
(2)细线对物体B的拉力;
(3)物体A受到的重力;
(4)细线剪断后,物体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
2、国庆长假,小明乘坐爸爸的汽车到外地游玩,细心的他观察到汽车速度计的指针一直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合多少?
汽车以这样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向前面远处的大山鸣笛,6s听到回声,大山多远?声速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B
3、C
4、D
5、C
6、D
7、A
8、B
9、B
10、B
11、D
12、C
13、C
14、B
15、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甲和乙 甲和丙
2、1.05 不变
3、凸透镜(放大镜) 放大 虚像
4、动车组 运动
5、30 20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有膜 ② 镀膜增强了对光的反射 3.50 B
2、略 略 略 略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1N;(2)4N;(3)6N;(4)6×10﹣4m3.
2、,合;45km; 1095m.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u/cm
3.39
5.11
6.39
像距v/cm
5.22
6.5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试卷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复习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