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必考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必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2、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4═FeSO4+Cu
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
3、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O2B.CO2C.N2D.Ne
4、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5、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
A.厕所清洁剂pH=1B.牙膏pH=8
C.肥皂pH=10D.炉具清洁剂pH=13
6、“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使用火药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D.冶炼金属
7、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3:1:2
8、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
A.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水
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
10、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
11、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
12、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B.46C.92D.96
13、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5、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加入固体粉末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液体物质D.倾倒液体物质
16、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 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 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D.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 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17、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
A.FeB.CO2C.Fe2O3D.NaCl
18、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24B.属于非金属元素
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
19、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0、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甲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
B.由实验乙可知金属活动性:Cu>Ag
C.由实验甲、乙、丙可知金属活动性:Al>Cu>Ag
D.实验甲中的CuSO4改为CuCl2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
(1)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____;
(3)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阳离子都是__________..
2、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_____(选填“A、B盐酸反应生成、C”)..
(2)若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_____结晶,过滤..
(3)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
(4)在t1℃下,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
(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_____(选填“A、B、C”)..
3、如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结构模型..
(1)甲、乙两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_____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的特点是 _____ ..
(2)甲、乙两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 ;从微观结构分析,该变化后物质的化学性质 _____ 了(填“发生了”或“未发生”)改变,原因是分子的 _____ 发生了变化..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I中和图E中仪器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
(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②_____..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任写一点)..
2、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
①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向装置Ⅰ中的锥形瓶加入2.0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Ⅲ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③装置Ⅰ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1.4g..
④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甲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
乙同学利用装置Ⅰ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
丙同学利用装置Ⅲ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L..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____..
(2)步骤③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____、洗涤、干燥..
(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___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____(填标号)..
A 移出装置Ⅲ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
B 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Ⅰ中的空气
C 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实验室用含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液与混入了锌粉的铜粉(以下简称铜锌粉)反应来测定混合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和铜锌粉中锌的含量..操作如下:取200 g混合液于实验容器中,分五次加入铜锌粉,边加边搅拌,以保证盐酸和硫酸铜同时与锌充分反应..实验测得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___..
(2)第四次加入铜锌粉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计算原混合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通过计算可知,每9 g铜锌粉中含有_______________g锌粉..
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_____克..
(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C
3、C
4、B
5、D
6、B
7、C
8、B
9、D
10、A
11、C
12、B
13、C
14、B
15、B
16、B
17、B
18、A
19、B
20、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HCl 吸水性 氢离子
2、B 降温 t1℃时B,C物质溶解度相同 B>C C
3、乙 分子没有变化,分子间隔变大 甲 发生了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烧杯 试管 对比 C中酚酞变红的快,B中酚酞变红的慢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有利于环境保护
2、 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 过滤 乙 AC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0.3;(2)ZnSO4、ZnCl2;(3)7.3%;(4)5.85
2、(1)50 克..(2)3.8%..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铜锌粉的累计质量/ g
9
18
27
36
40
产生氢气的累计质量/ g
0.1
0.2
m
0.4
0.4
容器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g
5.71
11.42
17.13
22.84
26.8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必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必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