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全集23.4 过零丁洋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408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析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的关于作者,作品的文学知识..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过程和方法目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挚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2、熟读并背诵诗作..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古诗词..诗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法: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相互讨论,主动质疑,以学定教..
四、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优秀的传统..那么,大家知道哪些爱国的名人名言或爱国故事呢?(学生回答,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顺势导入)
(二)、 简介作者:简介文天祥生平
(三)、 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五)、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六)、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七)、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八)、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九)、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3、 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4、 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教师小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
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十)、 品味探究: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试说说自己的看法..
(十一)、 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十二)、布置课堂巩固练习
1、《过零丁洋》一诗押 韵,韵脚是 ..
2、《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
3、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十三)、板书设计:
首联:读经入仕、起兵抗元
颔联:“风飘絮”、“雨打萍”
颈联:“惶恐”、“零丁”
尾联: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0*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5 孔乙己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说设计理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重点,难点,教学方式,教学设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