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3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展开一、“整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见,创设良好的情景是学习语文的必要条件..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阅读课文,它以生动的笔法,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了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篇课文具有一般阅读课文的共性,也有其个性..海底,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海底里的生物、矿物,学生更是闻所未闻..课文中所描写的漆黑的深海星光闪烁,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学生都不清楚..因此,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就很大..如果按照传统教学,难免枯燥、抽象,学生肯定不感兴趣..而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教学时我忽视了这一点,课始利用静态的海面创设情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结束时播放视频,学生的兴趣才被激发..)
二、“整合”能有效突破知识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海底世界》一文的重难点是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还是处于思维、理解能力的培养阶段,对这些概括性强的知识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就以突破这些教学难点为内容,把学生带入神秘的海底,亲耳听听奇妙的声音,亲眼看看丰富的物产,从而有效地突破难点..
1、化虚为实,启发学生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
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学生对海面上“波涛汹涌”,海底却依然“宁静”不太理解,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不仅理解了“波涛汹涌”一词,而且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黑暗的海底却有亮光这一奇异的景象,而后,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以加深理解..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通过课件中动物声音的播放,把课文中一行行独立的词句形象地连贯起来,生动再现,再通过朗读去体会“窃窃私语”一词,边读边体会语言的生动..
2、化静为动,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悟..
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举例描写的几种动物: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的样子、特点和活动方式都不是很熟悉,于是,我借助课件演示了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使它们栩栩如生,趣味盎然..这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当然,这一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学调控能力欠缺,评价方式单一,缺乏语言文字的训练等,我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努力,在课程整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教学反思参考1)海底世界: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教学反思参考1)海底世界,共1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教学反思参考3)海底世界: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教学反思参考3)海底世界,共2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教学反思参考2)赵州桥: 这是一份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教学反思参考2)赵州桥,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