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01
    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02
    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B.木炭燃烧C.石蜡融化D.衣服晾干
    2.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在长江突遇龙卷风发生翻沉。施救过程中,救援人员潜入水下搜救遇险者时需携带呼吸装置,目的是为人体呼吸提供
    A.氮气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添加酒精B.称取固体氯化钠
    C.滴加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4.臭氧(O3)能吸收紫外线,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臭氧属于
    A.单质B.混合物C.氧化物D.稀有气体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原子不发生变化
    C.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的分子,有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原子的质量却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2H2O,X的化学式为( )
    A.2CH2B.CH2C.C2H4OD.C2H4
    7.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氮气B.氢气C.氦气D.二氧化碳
    8.“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人们远远就能闻到稻花香,主要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裂
    9.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乱丢垃圾B.双面打印C.随手关灯D.公交出行
    10.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数目不同D.原子种类不同
    11.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主题为”水与气候变化”。下列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是
    A.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12.如图为海水中富含的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D.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13.下列事故处理方法不科学的是( )
    A.厨房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当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通电的电线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发现房屋着火且火势较大时,立即拨打“119”
    14.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
    B.负极得到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C.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实验结束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15.在反应2A+B=C+2D中,如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4B.58.5C.117D.28
    16.下列选项符合图示从属关系的是( )
    A.AB.BC.CD.D
    17.下列关于碳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与CO2可用点燃的方法区分
    B.CO和CO2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C.CO能转化成CO2,而CO2不能转化成CO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CO2可用于人工降雨
    1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19.下列选项中,化学基本观念所对应的客观事实不相符的是
    A.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微粒观:所有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C.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辩证观:塑料可用于蔬菜大棚,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
    20.某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反应前后A、B、C、D四种物质的质量大小为如图所示的“金字塔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不是分解反应
    B.该反应可表示为A+D+C→B
    C.该反应一定伴随着明显的现象
    D.若A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二、填空题
    21.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1)氩气_______;
    (2)氧化铝_______;
    (3)2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
    (4)氯酸钾中的阳离子_______;
    (5)“Fe3+”中数字“3”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
    22.疫情无情,人间有情。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保卫战中,学校采取各种措施,为师生健康安全保驾护航。许多措施与化学密切相关,请从化学的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复课前检测生活用水,师生饮水有保障。
    学校取水样送检,检测合格后供师生使用。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区分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通过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复课前储备防控物资。
    学校需储备一次性口罩、75%的医用酒精等各种防控物资。酒精易挥发,具有可燃性,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复课期间人人参与疫情防控保卫战。
    学校倡导每位学生积极参与,采取各种措施防控疫情,利用科学知识保护好自己。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___(填字母)。
    A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B 尽量少出校门,不聚集,不扎堆,避免多人聚餐
    C 在校园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经常喷洒医用酒精消毒,关闭窗户
    23.能源是当今世界日益关注的热点之一、根据南发改能源〔2020〕8号文件精神,为加快创建南宁新能源示范城市,今年我市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在增加汽车上牌量、专用停车位、充电桩等方面实施攻坚任务。
    (1)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大大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优化了能源结构。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和天然气。煤燃烧会产生CO2、CO、SO2等气体,使用脱硫煤能减少排放的污染物是_______。
    (2)从环保角度看,汽油和乙醇相比,较理想的燃料是____。该燃料是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乙醇可由富含淀粉的谷物发酵产生。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来源于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填字母)。
    A 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C 将化学能转化为太阳能 D 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能源的利用要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废弃物中,易拉罐属于____(填字母)。
    A 可回收物 B 餐厨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24.物质丙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上用甲和乙合成丙。甲、乙、丙的微观示意图见下表。请完成下列空白。
    (1)甲、乙、丙3种物质都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_______构成的。
    (2)甲、乙、丙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
    (3)已知物质丙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4)丙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5)写出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5.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倩倩同学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此表回答问题。
    (1) 表中有一处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应该改为_______。
    (2)画出①所示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3)第8号元素和第12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4)②和③所示的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原因是_______。
    三、实验题
    26.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用于验证____。
    (2)图B所示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 实验中观察到____现象,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3)图C所示实验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大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___。(写出一条即可)
    2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填字母),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
    (3)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人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四、推断题
    28.A、B、C、D、E为初中常见的物质,B和E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C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请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
    (3)B和E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
    (4)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9.小云通过探究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CuO)、氧化铁(Fe2O3)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酸钾的熔点为356℃,常温下稳定,在400℃以上则分解产生氧气。酒精灯加热温度为400℃~500℃。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小云从下图中选择该实验的最佳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 。
    (3)实验4中X的值应为_______,由实验_______与实验4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4)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小云绘出了部分下图,请帮他完成该图。
    (结论)通过该实验探究中,得到的结论有_______(填序号)。
    A 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
    B 二氧化锰只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
    C 催化剂可改变产物的质量
    D 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E 三种催化剂中,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最好
    六、计算题
    30.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与水和盐酸反应)。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g;
    (2)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
    A
    B
    C
    D
    X
    氧化物
    纯净物
    分解反应
    化石燃料
    Y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反应
    天然气
    选项
    被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冰和干冰
    室温 (20℃)放置,过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液体残留
    B
    纯水和食盐水
    加热蒸发,看是否有残留物
    C
    木炭和四氧化三铁
    在空气中加热,看质量是否减少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把一只小白鼠放入其中,看能否存活
    物质



    微观示意图
    第一周期
    1 H
    2 He
    第二周期
    3 Li
    4 Be
    5 B

    7 N
    8 O
    9 F
    10 Ne
    第三周期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7 Cl
    18 Ar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1
    3.0g氯酸钾
    460℃
    2
    3.0g氯酸钾和0.5g二氧化锰
    248℃
    3
    3.0g氯酸钾和0.5g氧化铜
    267℃
    4
    3.0g氯酸钾和Xg氧化铁
    290℃
    参考答案
    1.B
    【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详解】
    A、胆矾研碎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木炭燃烧是与氧气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石蜡融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衣服晾干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2.B
    【详解】
    人的呼吸需要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氮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因此救援人员潜入水下搜救遇险者时需携带呼吸装置,目的是为人体呼吸提供氧气。故选B。
    3.D
    【详解】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故错误。
    B、称量药品时,应该左物右码,故错误。
    C、向试管内滴加药品时,应将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的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错误。
    D、读取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正确。
    故选:D。
    4.A
    【分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详解】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臭氧属于单质,故A正确;
    B、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故B错误;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C错误;
    D、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等,不包括臭氧,故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故A不正确;
    B、科学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只是发生重新组合,不能再分,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原子不发生变化,故B正确;
    C、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的分子,有的原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是由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
    D、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故D正确。
    故选A。
    6.D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3O22CO2+2H2O,反应前氧原子个数为 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 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 2、4、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 个 X 分子由 2 个碳原子和 4 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C2H4。
    故选D。
    【点睛】
    掌握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7.B
    【分析】
    爆炸是由于急速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而引起的,因此要满足燃烧的条件,气体必须是可燃性气体。
    【详解】
    A、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A错误;
    B、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氢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B正确;
    C、氦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D错误。
    故选:B。
    8.A
    【详解】
    解: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稻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稻花香。故选A。
    【点睛】
    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
    9.A
    【详解】
    A、乱丢垃圾,污染环境,增加处理环境问题的能耗,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
    B、双面使用纸张,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节约生产中所消耗的能源,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C、随手关灯,节约电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D、乘坐公交车出行,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念。
    故选:A。
    【点睛】
    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10.A
    【详解】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因此原子种类、原子大小均相同,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与原子数目无关。故本题选A。
    11.D
    【详解】
    A、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利于水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利于水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利于水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会污染水源,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详解】
    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氯,带“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
    B、根据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故B说法正确;
    C、根据钠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为12,故C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3.C
    【详解】
    A、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用隔绝空气的方法灭火,故不符合题意;
    B、当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一能降温,防止混合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二能稀释混合气体中的煤气,防止达到爆炸极限,故不符合题意;
    C、通电的电线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符合题意;
    D、发现火势较大的火情,自身难以控制时,要立即拨打“119”求救,故不符合题意。
    14.B
    【详解】
    A、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正极得到的是氧气,故A错误;
    B、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故负极得到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故B正确;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
    D、电解水实验的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质量比是1:8,故D错误。
    故选B。
    15.B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设在反应2A+B=C+2D中,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103×2+71=160+2x,解得
    x=58.5。故选B。
    16.A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化学专业术语的相关知识
    【详解】
    A选项,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纯净物
    B选项,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C选项,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D选项,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石油
    【点睛】
    熟练掌握化学专业术语之间的相互关系
    17.C
    【详解】
    A、CO具有可燃性,CO2不具有可燃性,可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故A正确;
    B、CO有毒,CO2不能供给呼吸,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故B正确;
    C、CO能转化成CO2,而CO2 在高温下与碳反应可转化成CO,故C不正确;
    D、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固体CO2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D正确。
    故选C。
    18.D
    【详解】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变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室温(20℃)放置,过一段时间全部消失,而冰会由固态变为液态的水,由液体残留,正确;
    纯水中不含其它物质,蒸发后不会由任何残留物,而食盐水是水中溶解了氯化钠,蒸发后由氯化钠固体剩余,正确;
    木炭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木炭的质量减少,而四氧化三铁不与氧气反应,质量不减少,正确;
    一氧化碳有毒性,会使老鼠死亡,将老鼠放在二氧化碳中,因老鼠呼吸不到氧气,也会窒息死亡,故该方法不能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错误。故选D。
    【点睛】
    鉴别两种物质时,所设计的实验中必须要有两种不同的、明显的现象。
    19.B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A正确;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是有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例如氢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故B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下生成氧气,故C正确;
    D、塑料不易降解,任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塑料可用于蔬菜大棚,但也会造成“白色污染”,故D正确。
    故选B。
    20.A
    【分析】
    根据图象可以卡看出,该反应中A、B增多,是生成物,C、D减少,是反应物。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一定不是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
    B、该反应可以表示为C+D→A+B,故说法错误;
    C、该反应不一定伴随着明显的现象,故说法错误;
    D、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A是生成物,不是反应物,该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故说法错误。
    故选A。
    【点睛】
    21.Ar Al2O3 2NO2 K+ 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
    【详解】
    (1)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为:Ar;
    (2)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
    (2)两个二氧化氮分子,即在二氧化氮的化学式前放上数字2:2NO2;
    (4)氯酸钾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其中的阳离子为钾离子,符号为:K+;
    (5)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即一个铁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22.肥皂水 煮沸 C2H5OH+3O2 2CO2+3H2O ABC
    【详解】
    (1)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泡沫,所以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与软水,故填肥皂水;
    煮沸可以将水中的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固体从水中沉降下来,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煮沸。
    (2)酒精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2H5OH+3O2 2CO2+3H2O。
    (3)A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可以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有利于健康,选项正确;
    B 尽量少出校门,不聚集,不扎堆,避免多人聚餐,可以避免接触传染源,选项正确;
    C 在校园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经常喷洒医用酒精消毒,关闭窗户,可以保证消毒效果,选项正确,故填ABC。
    23.石油 二氧化硫(或SO2) 乙醇(或C2H5OH) 可再生 A A
    【详解】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石油;
    煤燃烧会产生CO2、CO、SO2等气体,使用脱硫煤能减少SO2的排放,减缓空气污染,故填SO2。
    (2)汽油燃烧后除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外,还能够生成氮的氧化物等污染物,而乙醇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汽油和乙醇相比,较理想的燃料是乙醇,故填乙醇;
    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生成,所以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故填可再生。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绿色作为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反应,同时将太阳能转华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故填A。
    (4)易拉罐属于可回收物,回收易拉罐既能够节约能源,还能够节约金属资源,故填A。
    24.分子 丙 -3 14∶3 N2+3H22NH3
    【详解】
    由图可知,1个甲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2,1个乙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2,1个丙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为NH3,氢气、氮气、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化合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丙物质是由氮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是化合物;
    物质丙的化学式为NH3,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x+13=0,x=-3,故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NH3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4:3;
    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
    25.Si MgO 原子核外都有3个电子层
    【详解】
    (1)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表中硅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应该改为Si。
    (2)由图示可知,①所示元素的原子序数是6,属于碳元素,碳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6,其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4个电子,其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第8号元素和第12号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镁元素,化合价分别是-2价、+2价,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镁,化学式是:MgO。
    (4)②和③所示的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原因是:原子核外都有3个电子层。
    26.质量守恒定律 提供热量(提供温度或加热等) 隔绝氧气(或隔绝空气)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难溶于水 弹簧夹未夹紧
    【详解】
    (1)图A所示实验使用天平称量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重点是密闭环境,不存在物质的泄露和其他物质的加入。
    (2)图B所示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使水中白磷隔绝氧气。 实验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红磷对照实验控制的变量是物质的着火点不同,实验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现象,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3)图C所示实验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一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大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弹簧夹未夹紧有部分气体逸出装置。
    27.2KMnO4K2MnO4+MnO2+O2↑ A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BC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防止高温熔融物落下炸裂瓶底 塑料瓶变瘪
    【详解】
    (1)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高锰酸钾为固体粉末,所以需要在试管口增加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造成堵塞。
    (2)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固液反应物,不需要加热,故选B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需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为收集装置;试管可以提出,固液不再接触,反应停止,试管再放入,固液接触,反应发生,即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铁丝燃烧后生成高温固体,直接接触瓶底,造成局部过热,引起炸裂,需要增加少量水,即防止高温熔融物落下炸裂瓶底;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气体减小,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将瓶子压瘪。
    28.CO H2CO3 灭火 分子构成不同 CO2+Ca(OH)2=CaCO3↓+H2O
    【分析】
    根据A、B、C、D、E为初中常见到物质,B和E组成元素相同,A、B都会与氧气反应,所以A是碳,B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C是碳酸,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D是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根据分析知,B是一氧化碳,C是碳酸,所以B的化学式是CO,C的化学式是H2 CO3;
    (2)E是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人工降雨、气肥等;
    (3)B和E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4)E转化为D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9.2KClO32KCl+3O2↑ C 能防止熔化的氯酸钾由试管底流向试管外 0.5 1 AE
    【详解】
    (1)氯酸钾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氯酸钾分解温度高于其熔点,因此需要反应装置可以防止液体外流,因此选择C为发生装置最为合适。
    (3)只改变催化剂种类,其他实验条件一致,所以X为0.5;实验1和实验4的变量只有氧化铁,证明氧化铁可以促进氯酸钾的分解。
    (4)催化剂不改变氧气的生成量,只改变反应速率而根据题目数据,可以看出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碳都可以促进反应进行,且二氧化锰效果最好,所以同一时间内二氧化锰产生氧气质量最大,但是加入氯酸钾质量相同,所以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故图象为。
    A、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加入催化剂后,分解温度都比氯酸钾单独存在时温度低,选项A正确;
    B、二氧化锰可以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是二氧化锰不是只作为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如过氧化氢分解是也可以作为催化剂,选项B错误;
    C、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速率,不改变生成物质量,选项C错误;
    D、上述实验没有验证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
    E、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最好,选项E正确;
    故答案为:AE。
    30.(1)8.8(2)80%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g+160g-176.2g=8.8g;
    (2)设:该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80%。
    答:(1)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点睛】
    差量法在计算中的应用很广泛,解答的关键是要分析出物质的质量差与要求的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具体的数据求解。
    相关试卷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宾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共8页。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宾阳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西南宁市宾阳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共6页。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