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游记的典型特征,品读语言,体会文章风格特点。
2.感受本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景物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3.领会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
播放“壶口瀑布”视频。
瀑布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道美丽风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庐山的瀑布景象,今天我们跟随作家梁衡来领略壶口瀑布的雄壮气势。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结构梳理
明确:
【第一部分(第1—2段)】写作者雨季看到的壶口瀑布。
【第二部分(第3—4段)】写作者枯水期看到的壶口瀑布。
【第三部分(第5—6段)】由水写到石,再到写黄河博大宽厚的性格进而写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目标导学二:走进文本
观看雨季的壶口瀑布和枯水期壶口瀑布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1.从文中找出描写雨季中壶口瀑布的语句。作者从哪些角度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雨季的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
明确:
从【听觉】角度来写,在半山腰“涛声隐隐如雷”,近处涛声“震耳欲聋”。
从【视觉】角度来写,雾气弥漫、“像一锅正沸腾着的水”“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
感受是:急慌慌、心还在不住地跳。
壶口瀑布特点:惊心动魄、气势磅礴。
2.作者是如何将雨季壶口瀑布的特点描绘出来的?
明确:
运用比喻,将涛声比作雷声,把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壶口瀑布的惊心动魄、气势磅礴的特点。
3.雨季的壶口瀑布这样令人胆战心惊,那么枯水季的壶口又以怎样的面貌展现在作者面前呢?分别写了什么地方的河水?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①写上游的河水,“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挤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通过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奔腾激越的情势。表现出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充溢着催人奋进的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②写龙槽壶口的河水,“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无形的大洞吸着,顿时拢成一束……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
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黄河奔腾至此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一下从河床跌入深谷的景象。河水被碎成点,碎成雾,变成了水的另一种形态。
“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中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时奔腾的黄河之水已变成了飞流而下的瀑布——浑厚、壮阔、猛烈、凝重。
“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碍后寻找其他的出路,成为泉、溪,突出了其柔的一面。
③写眼前的河水,“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的窟窟窍窍……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切出一道深沟。”
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河水坚强,遇强则抗,坚韧的特点。
4.作者为什么在写第二次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明确:
第一次是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5.内容小结
明确:
作者两次观看壶口瀑布:第一次是雨季的壶口瀑布,观看的感受是雄壮伟大;第二次是枯水季节的壶口瀑布,观看的感受是气势磅礴、柔和细碎、刚中带柔,有刚柔相济、坚韧不拔的特点。
目标导学三:探究学习
1.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这黄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
明确:
①想到了人——
“我突然陷入了沉思,眼前这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作者看壶口瀑布,由黄河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想到人的各种情感,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怀。
正因如此,在作者笔下黄河之水也被赋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之中。这种写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想到民族精神——
“我突然陷入了沉思,眼前这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泉、雾所有水的形态——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2.体会黄河象征的民族精神:怎样理解文章第6自然段?感受作者在文字中所表达的情感。
明确:
概括了黄河伟大的性格,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他由黄河的“柔中有刚”“遇强则抗”和“勇往直前”,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借对黄河的赞美,表达对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的歌颂。
3.体会黄河象征的民族精神:为什么作者会从壶口瀑布联想到中华民族?
明确:
作者写黄河不仅将它作为一条河来写,还赋予它一种无坚不摧、坚韧刚强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作者借景抒情,歌颂黄河即是赞颂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目标导学四:课堂小结
明确: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再次描写了惊心动魄的场面,雄浑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之水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性格特点以及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中华民族虽历经艰难,但宁折不弯、坚忍刚强、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议论和抒情,抒发了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赞美之情。壶口瀑布的美,第一个层次是描写的美;第二个层次是意境的美;第三个层次是哲理的美。
三、板书设计
壶口瀑布
由水想到个人 由个人想到民族
相似 联系 上善若水
什么景,什么情 以柔克刚
融景生情,情景交融 水滴石穿
可取之处
这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通过品味极具感染力的语言,领悟作者的情感,理解黄河伟大的性格。
不足之处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朗读来再现文本之美,体现文章的魅力,感受黄河的精神。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析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壶口瀑布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文本,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