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与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
A.将废旧塑料变成燃料B.研制开发新型低毒农药
C.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机理D.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2.如图所示的四种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不同的是
A.纸片燃烧
B.海水晒盐
C.铜器生锈
D.炸药爆炸
3.手机、手提电脑中使用的锂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其电池内的某个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B.反应前后M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生成物LiMnO2为氧化物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4.今年春节,实行“禁燃令”。下面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是
A.B.
C.D.
5.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活性炭用除去冰箱异味D.铜丝用于作导线
6.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加热液体药品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过滤D.闻气体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
C.读液体体积D.称取氯化钠
8.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或假设B.提出问题C.设计实验D.结论
9.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B.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保护气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白雾产生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12.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13.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14.下列有关水的组成的实验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1:2
B.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C.该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水分子
D.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5.LiCO2(钴锂酸)主要用于制造飞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LiC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C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16.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
B.a=15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
D.Z为化合物
17.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三种物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18.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X+H23HCl+Si(高纯)是工业制硅流程中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则X为( )
A.SiClB.SiCl3C.SiHCl3D.SiH2Cl3
19.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
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C.
验证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
D.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2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
21.(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
②一个钙离子________________。
③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____。
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⑤氯化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________。
(2)符号“3SO2”中数字“2”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2.人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
(3)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________________。新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
2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工业上生产尿素[ CO(NH2 )2 ] 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1)从微观角度看,上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__构成。
(2)从宏观的角度看,上图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写出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锂是一种活动性比较强的金属,化学式为 Li,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电子,变成_______________(填“阳离子”或“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
三、流程题
24.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水厂将浑浊的河水净化成自来水,并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此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处理的水应该从__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3)取少量的液体D于试管中,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为__________(填“软水”或“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软化硬水。
(4)通过操作3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蒸馏水,操作3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5)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当今世界淡水资源日趋紧张。请写出一条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5.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在物质的分类中,Y属于____________。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3)写出一种符合题意的X与CO2之间互相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写出X的一种工业用途: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2)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则应选择装置组合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连接好仪器之后,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应该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如果利用G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端通入(填(“b”或“c”)。
(4)课外小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采用有关实验装置如图H,图H装置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
(5)用块状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时,经常用C代替B,和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7.为了探究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
(2)(实验猜想)猜想1:只有CO2;
猜想2:只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猜想3:含有CO和CO2
(3)(实验探究)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探究。
(提示:NaOH溶液能吸收CO2)
①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中有__________。
②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CO。
现象1: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E装置中出现浑浊的现象。
现象2:D装置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③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④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猜想3成立。
七、计算题
28.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碳酸钙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取12.5g样品加入到稀盐酸中,产生CO2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最多制得CO2的质量为 g。
(2)该碳酸钙样品的纯度是多少?(要求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铜粉
铁粉
用磁铁吸引
B
CaO
CaCO3
高温煅烧
C
CO2
CO
点燃
D
CuO
Cu
在空气中灼烧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创造新能源,属于化学研究范畴,将废旧塑料变成燃料,属于化学研究范畴,A正确。
B、药物研制,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研制开发新型低毒农药,属于化学研究范畴,B正确。
C、新型冠状病毒的致病机理,属于医学研究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C错。
D、合成材料,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属于化学研究范畴,D正确。
故选:C。
2.B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纸片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C、铜器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铜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炸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解析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D
【详解】
A、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而题中的电池的反应中MnO2在方程式为左边,且最终参与了反应,所以不是催化剂,故选项错误。
B、在二氧化锰中锰显+4价,在LiMnO2中锰为+3价,反应前后Mn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选项错误。
C、在氧化物中只含有两种元素,LiMnO2中有三种元素,应是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所以正确。
故选:D。
【点睛】
催化剂具有“针对性”,即催化剂针对某个化学反应来说,才有意义。例如,不能笼统地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或者催化剂是二氧化锰等;而应该表达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题中的二氧化锰做反应物,不是催化剂。
4.B
【详解】
A、该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错误;
B、该标志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故正确;
C、该标志是物品循环使用标志,故错误;
D、该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错误;
故选:B。
5.A
【详解】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够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C、活性炭用于除去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D、铜丝用于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A.
6.B
【详解】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拇指不能放在试管夹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7.A
【详解】
A、点燃酒精灯用火柴点燃,故A正确;
B、取少量液体时,试剂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B不正确;
C、读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不正确;
D、称取氯化钠时,左边放物体,右边放砝码,故D不正确。故选A。
8.C
【详解】
“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在设计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是否是二氧化碳,因此不属于做出假设、做出结论、提出问题的环节,而属于设计实验,故答案为C。
9.D
【详解】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A正确;
B、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保护气,故B正确;
C、空气中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故C正确;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D不正确。故选D。
10.D
【详解】
A、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A不正确;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B不正确;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不正确;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D正确。故选D。
11.B
【分析】
【详解】
A、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错误;
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正确;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种类改变,错误;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
A、花香四溢,是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不是因为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B、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分子或原子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C、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滴水成冰,分子仍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D、食品变质,是由于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D。
13.C
【详解】
A、碳、铝元素属于不同种类的元素,化学性质不同,选项错误;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选项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方格的左上角的数字就是元素的原子序数,所以铝的原子序数为13,选项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方格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并且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选项错误,故选C。
14.D
【详解】
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8:1,故选项错误;
B、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元素不论个数,故选项错误;
C、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生成氧分子,因此该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选项错误;
D、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注意:电解水实验是产生氢气和氧气,不能说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两者是不能相互交换的)水(分子)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分子个数比2:1,体积比为2:1,质量之比为1:8。水通电生成氢气、氧气,阳极产生的是氧气,阴极产生的是氢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15.C
【详解】
根据化合价原则,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钴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于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得:(+1)+x+(-2)×2=0,则x=+3。故选C。
16.A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10+2.2+16.2+0.9=a+4.4+8.1+1.8,故a=15克,根据反应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生成物质量增加则可推测反应物为Z;生成物为X、Y、W。
【详解】
A、由以上推测可知,反应物为Z;生成物为X、Y、W,故C错误;
B、由分析知a=15,故B正确;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4-2.2):(1.8-0.9)=22:9,故A正确;
D、从以上推测可以看出,该反应为Z物质分解为XYW三种物质,故Z为化合物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A。
17.B
【详解】
①由结构模型图看出,石墨烯是一种单质,错误;②三种物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正确;③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正确;④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物理性质和金属相似,错误。故选B。
18.C
【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后氢原子是3个,反应前应该是3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后氯原子是3个,反应前应该是3个,包含在X中,反应后硅原子是1个,反应前应该是1个,包含在X中,因此X的化学式是SiHCl3,故选C。
【点睛】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19.A
【详解】
A、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并且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高,虽然与氧气充分接触,但达不到着火点仍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虽达到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同样不能燃烧。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正确;
B、图2实验中,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实验无明显变化,错误;
C、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不能检验是否有水蒸气生成,错误;
D、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故选A。
20.C
【详解】
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用磁铁吸引可除去铁粉,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能把杂质除去,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21.Hg Ca2+ 2P2O5 N2 每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
【详解】
(1)①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汞元素为Hg;
②一个钙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Ca2+;
③分子个数要写在分子式的前面,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为2P2O5;
④空气中氮气的气体大约占7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⑤化合价要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氯化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为;
(2)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符号“3SO2”中数字“2”的含义是每个二氧化硫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
22.CO2 SO2 石油 不可再生 CH4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太阳能(合理答案均可)
【详解】
(1)CO2、SO2、CO等气体中,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故填CO2;
几种气体中的二氧化硫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随雨水落到地面形成酸雨,故填SO2。
(2)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石油;
现在地球上已经失去形成化石燃料的条件,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故填不可再生;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故填CH4。
(3)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故填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或地热能等,故填太阳能、风能或地热能等。
23.分子 B、D 2NH3+CO2CO(NH2)2+H2O 失去 阳离子 Li+
【详解】
(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2)据图可以看出,B表示的是二氧化碳,D表示的是水,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
(3)据图可以看出,A是氨气,B是二氧化碳,C是尿素,D是水,所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CO2CO(NH2)2+H2O;
(4)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了阳离子,符号是:Li+.
24.吸附固体,加速沉降 过滤 除去色素和异味 b 硬水 煮沸 蒸馏 用淘米水浇花等(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
分析流程图可知,河水加明矾止后,经过过滤操作得到的固体B是泥沙,液体C是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水,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后得到液体D,再经过蒸馏操作,得到蒸馏水
【详解】
(1)明矾在水能形成胶状物,加明矾的作用是:吸附固体加速沉降,操作1能将固体与液体分离,其操作名称是过滤;
(2)根据自来水生产过程可知,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2,可以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除去色素和异味,若是从a端通入,则有不溶性的泥土会聚集在活性炭的上面,形成淤泥,造成堵塞,故待处理的水应该从b端通入,因为这样的净化效果更好;
(3)天然水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滴入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的浮渣产生,说明此液体是硬水;天然水煮沸时,水中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软化硬水;
(4)蒸馏操作可以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蒸馏水;
(5)一水多用是节约用水的常用措施,如用淘米水浇花等。
25.CO B 2CO+O22CO2(合理答案均可) 冶炼金属
【分析】
含碳化合物中的一氧化碳能够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且一氧化碳能够由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所以X为一氧化碳;Y能够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而含有碳酸根的盐,即碳酸盐能够由相应的碱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能够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Y是一种碳酸盐,如碳酸钙、碳酸钠等。
【详解】
(1)由分析可知,X为一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故填CO。
(2)由分析可知,Y是一种碳酸盐,属于化合物,故填B。
(3)X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CO+O22CO2。
(4)X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故填冶炼金属。
26.集气瓶 AD 检查装置气密性 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 BD(或BE、CD、CE) c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下 能控制反应开始或停止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
(2)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加热高锰酸钾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选择装置为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连接好仪器之后,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了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
(3)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装置B或C来制取,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BD(或BE、CD、CE);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装置G收集氢气时,氢气应从短管c端进入;
(4)课外小组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采用有关实验装置如图H,图H装置中的一处错误是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下,生成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溢出;
(5)用块状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时,经常用C代替B,和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开始或停止,关闭止水夹,气体不能排出,管内气压增大,将液体药品压回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点睛】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方法、反应原理,并能对装置进行正确评价,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7.CO CO2 不浑浊(或无明显变化) 固体从黑色变红色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B装置完全吸收 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
【详解】
(2)实验猜想:
猜想1:只有CO2;
猜想2:只有CO;
猜想3:含有CO和CO2
(3)实验探究:
①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产物中有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②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气体产物中含有CO。
现象1: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浑浊(或无明显变化),E装置中出现浑浊的现象。
现象2:D装置中固体从黑色变红色,是因为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③C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B装置完全吸收。
④图中气球的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对大气的污染。
28.(1)4.4 ;
(2)解:设该碳酸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该碳酸钙样品的纯度为 ;
答:碳酸钙样品的纯度是80%。
【详解】
(1)根据图像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4.4g;
(2)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具体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94%D.0,00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知识可用来辨别真伪,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下列不能形成溶液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