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卷(精品)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6430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卷(精品)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6430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卷(精品)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卷(精品),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D.粪便的排出
2、为了观察叶片的结构,需要将叶片制作成临时玻片标本,该标本属于( )
A.临时装片B.临时切片C.临时涂片D.永久涂片
3、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 )
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4、如图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B.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
6、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松上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7、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脑神经
8、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
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
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9、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B.胆汁C.胃液D.胰液
10、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 )
A.收集声波B.传导振动C.感受刺激D.产生听觉
11、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是( )
A.冬季叶片凋落B.植物种类丰富
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D.终年高温多雨
12、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小肠长约5-6米B.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C.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3、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甚至会流血,说明皮肤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 )
A.细胞B.器官C.组织D.系统
14、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5、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6、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 )
A.生物圈B.农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17、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 )
背腹扁平B.身体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18、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内,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
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
19、下图表示果实形成的简略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
A.子房、受精卵、果皮、胚B.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C.胚珠、受精卵、种子、胚D.子房、受精卵、果皮、种子
20、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
A.排尿反射B.眨眼反射C.膝跳反射D.谈虎色变
21、暴雨过后菜地积水,导致菜苗烂根,主要原因是土壤中( )
A.温度过低B.养分流失
C.光照不足D.氧气不足
22、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
A.打“呵欠”会传染B.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同学想睡觉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23、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24、海蜇和珊瑚虫排出消化后食物残渣的结构是( )
A.肛门B.口C.胞肛D.体壁
25、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效果,实验中的塑料袋最好为( )
A.白色B.黑色C.红色D.无色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________内,________与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3、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_______的无机盐、含_______的无机盐和含_______的无机盐.
4、叶片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水分和无机盐是由_______运输的,其方向是_______..
5、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中,贮藏着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用图中字母回答).
(1)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______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
(2)当图中________数目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
(3)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________.
(4)小双在削苹果时不慎划伤手指并出血,过一会儿伤口自动止血了,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5)图中具备细胞核结构的是________.
(6)最近热播电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剧中的圣女峰哨所,位于昆仑山,海拔5380米,号称“生命禁区”,女主角袁鹰初到哨所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空气稀薄,血液中________运氧不足.
2、图甲和图乙表示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图丙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丙中,呼吸道的起点是[1]_________..
(2)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图丙中的[2]_________..
(3)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_______..
A.外界→咽→喉→食道→肺 B.外界→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外界→鼻→气管→肺 D.外界→鼻→咽→喉→食道→气管→肺
(4)图甲表示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膈肌_________..
(5)图乙表示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_..
3、下列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心壁最厚的腔是[_____]______,A的结构名称是____,A和B之间的瓣膜叫作_____,该瓣膜的作用是______..
(2)血液由右心室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回到左心房,这一过程称为______循环,经过这一循环,_____血变成_____血..
(3)乙图中⑤是_____血管,⑥是_____血管,⑦是______血管..
血液在⑥处流动速度_____(填“快”、“慢”或“最慢”),只允许_____单行通过..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小华发现白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等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小华猜想可能是光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于是,他想用家里的大蒜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你和他一起来设计吧..
(1)针对小华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
(2)小华将一些蒜瓣分别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里,两盘中大蒜的数量应______..然后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闭的纸箱中,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一致..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长出的蒜苗叶是绿色的是哪一盘?_______..
(4)在这个设计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甲、乙两个装置构成一组_______..
2、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甲组和_____组构成对照实验..
(2)甲组和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适宜的_____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3)几周后萌发的种子能发育成幼苗..在种子中_____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4)每个培养皿中都放入一定数量的种子即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
(5)本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_____组对照实验..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请根据资料回答:
资料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科学家最终成功地从牛身上获得胚胎干细胞,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
资料2:《西游记》中,孙悟空常在紧要关头拔毛变猴..如今,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世界难题,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培育大致过程如图所示..
(1)请描述克隆猴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
(2)资料1中,能表示细胞分化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皮肤、肌肉、骨中主要是结缔组织构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克隆猴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______,说明_______能够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B
3、D
4、A
5、B
6、C
7、B
8、D
9、B
10、B
11、A
12、B
13、B
14、D
15、D
16、A
17、C
18、B
19、B
20、D
21、D
22、B
23、C
24、B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态系统
2、地域 生物 环境 森林生态系统
3、氮 磷 钾
4、 叶肉 叶脉 表皮 导管 自下而上
5、子叶 胚乳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B A D C B A
2、鼻 咽 B 吸气 收缩 呼气 变小
3、[ D] 左心室 右心房 房室瓣 防止血液倒流 肺 静脉血 动脉血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最慢 红细胞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光和叶绿素的形成有关 相同 甲 光照的有无 对照实验
2、丙 温度 胚 避免出现偶然性 3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克隆猴 来自牛胚胎的干细胞可发育成皮肤、肌肉、骨等 骨 细胞核\体细胞 细胞核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培养皿(组别)
甲
乙
丙
丁
场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
温度(℃)
23
23
23
5
纸巾干湿度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
发芽率
98%
0
98%
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精品】,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精品),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卷(精品),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