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已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D.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2、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B.胆汁C.胃液D.胰液
3、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清水B.清水、碘液C.碘液、清水D.碘液、碘液
4、下列哪种腺体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 )
A.胰腺B.唾液腺C.垂体D.性腺
5、下面是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箭头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 )
A.B.
C.D.
6、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地区所具有的特征是( )
A.冬季叶片凋落B.植物种类丰富
C.全年都有植物开花D.终年高温多雨
7、下列诗句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8、下列哪种植物一般没有蒸腾作用?( )
A.苔藓植物B.藻类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9、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
血小板、血浆B.血小板、白细胞
C.红细胞、血浆D.白细胞、血浆
10、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 )
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D.经络
11、哺乳动物子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A.体温恒定B.大脑发达C.胎生、哺乳D.活动范围大
12、我国政府启动的“酱油补铁工程”是继食盐加碘后实施的又一项全民营养工程,“补铁”和“加碘”分别可以预防( )
A.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B.夜盲症、坏血病
C.脚气病、佝偻病D.呆小症、肢端肥大症
13、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
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
C.脊髓和脊神经D.脑神经和脊神经
14、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下列不属于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的是( )
A.身高突增B.大脑发育最快,内心世界逐渐复杂
C.开始出现第二性征D.大脑、心脏、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1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作( )
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岩石圈
16、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人体什么部位开始被化学性消化?( )
口腔、口腔、胃B.胃、胃、胃
C.口腔、胃、小肠D.口腔、胃、胃
17、以下是对某些血管和血液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医生为病人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
B.静脉血管管壁的内面都有静脉瓣
C.伤口流血时,使其止血的是白细胞
D.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等多种成分
18、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19、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肾单位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收集管、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B.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C.由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组成
D.由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组成
20、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B.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
C.只有光影响鼠妇的生活D.在一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21、下列关于尿的形成与排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B.尿的形成和排出都是连续的
C.婴幼儿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的原因是膀胱太小
D.人体排尿的意义在于能够维持体温恒定
22、人溺水后易因窒息而死亡,溺水后所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23、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
A.dB.bC.qD.p
24、克隆羊“多莉”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核( )
A.能合成有机物B.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C.能控制物质进出D.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25、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B.汗液的排出
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D.粪便的排出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____与其____________的总和叫生物圈。
2、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生素。
3、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_______的、含磷的和含_______的无机盐.
4、在种子萌发的实验中,释放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种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5、神经系统由脑、________和神经组成、________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________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下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________的过程,④表示细胞_______的过程。
(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上图中的_______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________组织。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水稻植株的结构层次中没有__________。
2、蕨、葫芦藓、银杏、海带和荠菜五种植物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_____(用字母表示).
(2)E与C相比,特有的器官是_____.
(3)有输导组织的植物有_____(用字母表示).
(4)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的是_____(填名称).
(5)图中的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是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如图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示的各种生物中,草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腐生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者;各种动物为消费者,通过______作用,促进了物质循环。
(2)该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______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其中鼠与食草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3)草原上草的长势,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年四季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影响其波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和______;当草原上食物充足时,鼠的数量会增加但又不会无限制地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_____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______鼠妇的生活。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和_____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a.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b.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5)结论: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请问:a.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b.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
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寻找防止食物腐败的简单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新鲜的澄清的肉汤等量的放入如图甲乙两试管中,然后将两支试管的肉汤煮沸,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7天后观察到乙试管中的肉汤依然澄清,甲试管中的肉汤变质发臭,根据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乙玻璃管弯曲的目的是下列哪一项?____
A.防止空气进入 B.防止微生物进入 C.保持温度不变 D.防止肉汤蒸发
(2)将甲乙两试管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
(3)将甲乙两试管必须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是为了什么?___________
(4)根据7天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
(5)写出一种保存熟食的方法.__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食肉的饮食习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不仅促进了脑容量的显著增加,还增强了人体对脂肪及蛋白质的处理能力,同时也大大改变了人类的消化系统。
植食性动物的小肠非常长,约为身体(躯干)长度的8~10倍,而且肠道壁多纹路皱褶,盘在腹中,可以减缓食物在肠道中的通过速度。肉食性动物,相对“简短”,小肠长度大约只相当于身体长度的3倍,而且没有很多皱褶。而我们人类的肠道长度是身高的4~5倍,介于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之间。
食物的消化不仅仅需要消化道、消化腺,还需要肠道中的益生菌。不要小看这些肠道益生菌,人体中大约含有100亿个益生菌,而人体细胞的数目才10亿,如果把这些益生菌排成一行,可以绕地球2周。
这些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分解难以消化的食物。而且,在食肉的进程中,肠道细菌也在和我们协同进化。比如在欧洲、北美地区,有些细菌在人类肠道里已经消失了,但在非洲一些以狩猎采集为生的部落中,人们体内仍有这些细菌。科学家从研究中发现,伴随着进食熟食、饮食精细化程度的加深、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人类肠道细菌种类已经逐渐减少了。
(1)人体中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_____。在这里,脂肪被消化为_____和脂肪酸。
(2)从文章中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从肉类食物中获取营养,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B.羚羊的肠道与躯干长度的比例,应小于狮子肠道与躯干长度的比例。
C.肠道中存在有大量的益生菌,帮助我们消化食物。
D.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群中,肠道益生菌的种类不一样。
(3)黑猩猩主要以植物块茎、树叶等为食,这些食物中富含植物粗纤维,需要纤维素酶进行消化分解。科学家们收集了黑猩猩和人类的肠液,测定了其中的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人类肠液中的纤维素酶含量____黑猩猩(填“多于”或“少于”),而蛋白质酶和脂肪酶的含量____黑猩猩(填“多于”或“少于”)。请你针对这一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B
3、C
4、A
5、A
6、A
7、A
8、B
9、B
10、A
11、C
12、A
13、A
14、B
15、B
16、C
17、D
18、C
19、B
20、A
21、A
22、A
23、D
24、B
25、D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 生物 生存环境
2、糖类 水 无机盐
3、氮 钾
4、二氧化碳
5、脊髓; 大脑皮层; 反射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分裂 分化 神经 结缔 系统
2、A、B、D 花和果实 A、C、E 葫芦藓 D→B→A→C→E
3、生产 分解 呼吸 吃与被吃 竞争 温度 水分 自动调节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光 光影响 明亮 黑暗 相等 光 黑暗 光 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2、B 将肉汤中的微生物(细菌)杀死 控制单一变量 是空气中的微生物使肉汤变质发臭 放置在冰箱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小肠 甘油 B 少于 多于 黑猩猩的食物中富含植物粗纤维,需要纤维素酶进行消化分解 人类的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肉类,需要蛋白酶和脂肪酶进行消化分解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