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答案】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6435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答案】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6435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答案】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答案】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面关于输血和ABO血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才会出现头晕、心跳和出冷汗等症状
B.人在大量输血时,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O型血、A型血和B型血
C.在没有同型血的紧急情况下,A型血的人可以少量输入AB型血
D.血小板较少的病人只需要输入血小板,不必要输入全血
2、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肠液B.胆汁C.胃液D.胰液
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5、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变量应是( )
A.光B.湿度C.温度D.空气
6、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 )
A.新鲜的B.干燥的C.薄而透明的D.有颜色的
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水B.光线C.温度D.湿度
8、对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类都能产生消化作用的是( )
A.胰液B.胃液C.胆汁D.唾液
9、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内,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
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
10、长期不吃水果和蔬菜,导致牙龈出血,可能是因为体内缺乏( )
A.维生素AB.维生素B
C.维生素CD.维生素D
11、在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
A.黑猩猩B.猕猴C.长臂猿D.狒狒
12、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 )
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13、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与这种免疫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B.皮肤黏膜阻挡和清除异物
C.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D.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反应
14、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15、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B.农田及时松土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D.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16、为使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获得良好效果,实验中的塑料袋最好为( )
A.白色B.黑色C.红色D.无色
17、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8、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 )
A.生物圈B.农田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19、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 )
A.米饭B.青菜C.瘦肉D.水果
20、小莉同学想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气泡从视野右下方移出去,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右上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左下方
21、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温暖气体B.湿润气体C.清洁气体D.交换气体
22、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应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是为了( )
A.供草履虫附着B.限制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C.为草履虫提供食物D.有利于草履虫呼吸
23、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B.小肠长约5~6米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24、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和它们染色共用的液体依次是( )
A.碘液、清水、清水B.生理盐水、清水、碘液
C.清水、生理盐水、碘液D.碘液、生理盐水、碘液
25、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 )
A.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营养物质增多,尿素减少D.营养物质减少,无机盐增多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当肋间肌和_______收缩时,胸廓扩张,气体被人体吸入。
2、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它是生物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4、小刚扁桃体发炎没有及时治疗,几天后患了中耳炎,病菌从口腔侵入中耳的通道是_______。
5、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图甲和图乙表示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图丙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丙中,呼吸道的起点是[1]_________。
(2)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图丙中的[2]_________。
(3)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_______。
A.外界→咽→喉→食道→肺 B.外界→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外界→鼻→气管→肺 D.外界→鼻→咽→喉→食道→气管→肺
(4)图甲表示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膈肌_________。
(5)图乙表示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_。
2、下图是人体心脏及血液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主要由______构成,因此它能自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至全身。人体血液循环是单向的,在A、C和B、D之间有__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2)D为_____,它的壁在心脏四个腔中是最厚的。心脏收缩时,血液从D出发进入E_____,流经全身后回到A,这条循环路线叫_____。另一条循环路线是_____。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
(3)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此时膈肌处于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4)b表示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①→②的方向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到达F_____时,血液中氧气含量______。
(5)进入人体的氧气最终在细胞的_____结构中被利用,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观察下图所示的几种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______类植物。
(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___________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_,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____,但C类植物的种子有______包被着。
(4)A-E所示的5种植物具有了根、茎、叶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生物科学是实验科学,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身边的资源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裝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对照实验可用于探究________。验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
(2)已知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图二中所示对照实验的变量为_______。
(3)图三若想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应选择_______色塑料袋,一段时间后,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由此可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________。
(4)一次实验现象与预期实验结果相符,并不能证明假设一定正确。为保证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准确,你认为该小组还应________。
2、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
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
(2)对(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_________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___________开始的。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___________瓶。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过程如图所示。受精卵发育的最初几天,组成胚胎的细胞尚未成熟,它们的形态、结构、功能完全相同,其中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为胎儿体内所有类型的细胞。这类未成热的细胞被称为多功能干细胞, 随着胚胎的发育,多功能的干细胞进一步分裂、分化形成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肝脏细胞等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这些经过分化后形成的成熟细胞,分别行使不同的功能,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保证了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单向、不可逆的,即分化成熟的细胞不能再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状态。
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格登却提出假设:成热、已分化的细胞可以返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阶段。1962 年,他用蛙做了细胞核移植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 19 所示。约翰・格登通过这个实验及其后续的一系列细胞核移植实验,证实了自己的假设。1997 年,通过“核移植”技术诞生的小羊多利,进一步证明了约输·格登的假设。人们也将通过“核移植”技术进行繁殖的过程称为“克隆”。
(1)图中,A、B、C 过程主要是通过细胞的______实现的。D、E 过程中, 细胞的形态、结构、_____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称作细胞分化。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______→个体。
(2)约翰・格登的蛙细胞核移植实验中得到的青蛙Ⅲ,更像青蛙Ⅱ,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约翰・格登进行的细胞核移植实验结果说明: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B
3、D
4、A
5、A
6、C
7、C
8、A
9、B
10、C
11、A
12、D
13、B
14、A
15、B
16、B
17、D
18、A
19、C
20、B
21、D
22、B
23、C
24、B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膈肌
2、细胞 结构 功能
3、观察法 实验法
4、咽鼓管
5、森林古猿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鼻 咽 B 吸气 收缩 呼气 变小
2、心肌(肌肉) 瓣膜(房室瓣) 左心室 主动脉 体循环 肺循环 收缩 肺静脉 升高(增加) 线粒体
3、E藻 根、茎、叶 水 种子 果皮 A、B、C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放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有无二氧化碳 黑色 变浑浊 二氧化碳 重复实验
2、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影响 C 太阳能 B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分裂 结构 功能 器官 系统 青蛙Ⅲ的细胞核来自青蛙Ⅱ的幼体ꎬ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成熟、已分化的细胞可以返回到未成熟、多功能的阶段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答案)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带答案)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模拟考试及答案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