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卷附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乘积
B.低倍镜观察时视野较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
C.在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时,要从一侧注视其下降位置
D.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2、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
A.燕子育雏B.子女与父母不同
C.种子萌发长成幼苗D.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
3、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既是结构单位,又是功能单位
B.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C.番茄果实的表皮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D.它们的各种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4、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5、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 )
A.米饭B.青菜C.瘦肉D.水果
6、种子萌发时,首先进行的是( )
A.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B.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D.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
7、下列做法未注意到食品安全的是( )
A.选购绿色食品B.用清水浸泡、冲洗蔬菜及水果
C.食用已发芽的马铃薯D.买肉时,验明是否检疫合格
8、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模拟法
9、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
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
11、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胰液B.胃液C.胆汁D.肠液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植物的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
②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
③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
④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组织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
⑤营养组织的细胞壁比较厚、液泡比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13、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形是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B.皮肤覆盖角质的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C.具有两对翅、三对足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D.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征
1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非生物成分
15、读清代诗人袁枚的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C.生物都能繁殖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6、以下是对某些血管和血液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医生为病人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
B.静脉血管管壁的内面都有静脉瓣
C.伤口流血时,使其止血的是白细胞
D.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等多种成分
17、下列关于小肠特征的叙述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壁及其内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1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作( )
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岩石圈
19、细胞最先开始分裂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膜
20、小刚上课时突然大汗淋漓,头晕眼花,可能的原因是 ( )
A.天气太热 B.没吃早饭,出现低血糖现象
C.上课想睡觉 D.没写完作业,怕老师批评
21、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脑神经
22、发现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依据是( )
A.是否有口B.是否有肛门
C.身体是否分节D.体表是否有黏液
23、下列各组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细胞核----遗传信息库B.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C.液泡----呼吸作用的场所D.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24、从鱼鳃流出的水和从鱼口流进的水相比,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发生变化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25、人的鼻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气体进出肺的通道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温暖、湿润、清洁进入肺的空气D.感受气味的刺激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神经系统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它们发出的________组成..
2、一根小树能够不断长大,主要是细胞的_______增多和________增大的结果..
3、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______;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______.
4、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
5、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图分别为一片麦田和收获的麦粒,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麦田中的小麦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合成____________,并释放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季节,小麦植株吸收的绝大部分水都通过某一生理活动散失掉了,则该生理活动是指____作用;小麦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区..
(3)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天气,可将小麦堆放起来,并用塑料布遮盖..一段时间后,发现麦垛内部的温度较高,这是因为小麦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作用..
2、下面是眼球基本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一般为黑眼睛,“黑眼睛”是指〔 〕__________的结构,其内含有平滑肌,能够调节〔 〕__________的大小..
(2)当光线进入眼球时,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有〔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物像在〔 〕_________上形成,形成的物像信息由〔 〕________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
(4)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 〕_______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这需要配戴__________透镜加以矫正..
3、东阿又称“喜鹊之乡”,每年飞行于黄河森林公园的喜鹊多达几万只..下面是鸟 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①身体呈______________,
可________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②前肢变成_________,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如标号〔1〕所指的骨)内部__________,可__________..②胸骨有高耸的〔 〕________,可附着发达的__________,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 〕__________,该结构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J(能量单位)的热能..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
(2)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主要是_____..
(3)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_____..
(4)花生种子实际所含能量一般会_____(小于/大于)测定的热量值..排除操作不当的影响,产生这一差别的可能原因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近几年研究发现,腹式呼吸可使足够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人体的组织细胞中,从而更能满足人体对能量的需求,同时腹腔的压力也随之有规律的变化,也能促进人体消化系统的工作..因此有人认为腹式呼吸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呼吸方式..请分析回答:
(1)若吸气时_______收缩幅度加大,会达到图甲中B的位置,则肺的中下部都能顺利________,从而吸收更多的气体,这种呼吸方式被称为腹式呼吸..
(2)研究表明,经过12周腹式训练的人群,其血氧饱和度(血液中氧气的浓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人群..这是因为腹式呼吸深度大,更多氧气可通过__________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
(3)乙图中,能表示膈肌从原始状态到B位置的是_________段,此时肋间肌、膈肌所处的状态及胸廓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图实验装置探究人体吸气和呼气的原理,则此实验装置还存在不足,因为它无法模拟胸廓的_______的变化..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请根据下面的资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而森林又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群落,因此,森林可以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中国政府提出的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被国际社会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
(1)森林为什么可以被称为“储碳库”?______..
(2)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森林能吸收大量的______,具有______(填“减弱”或“增强”)地球温室效应的作用..
(3)森林犹如绿色水库,植物的根______水分,再通过______作用散失水分,促进了生物圈的______循环..
(4)5棵树可意会为“森林”,绿化祖国是我们的责任,你应该怎样做?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D
3、C
4、C
5、C
6、D
7、C
8、A
9、C
10、D
11、C
12、B
13、C
14、B
15、C
16、D
17、C
18、B
19、C
20、B
21、B
22、C
23、C
24、B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脑 脊髓 神经
2、数量 体积
3、导管 筛管
4、小肠
5、森林古猿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二氧化碳 有机物(或“淀粉”) 氧气 蒸腾 成熟 呼吸
2、(1)〔1〕虹膜 〔2〕瞳孔 (2)〔4〕晶状体 〔8〕玻璃体 (3)〔6〕视网膜 〔7〕视神经 (4)〔4〕晶状体 凹
3、(1)①流线型 减少 ②翼 (2)①中空 减轻体重 ②〔2〕龙骨突 胸肌(或肌肉) (3)〔5〕气囊 辅助呼吸(或储存空气)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核桃仁 无机盐 重复实验 大于 食物燃烧不充分,有些热量没有被释放出来;或者加热过程中试管也吸收一部分热量等
2、膈肌 舒张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AB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胸廓的容积增大 前后径和左右径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森林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 二氧化碳 减弱 吸收 蒸腾 水 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保护绿色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食品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质量/g
20
20
20
水/mL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附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附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