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精编)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精编)第1页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精编)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精编)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精编),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
    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
    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
    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
    2、在生活中,有很多平时叫鱼的动物都不是真正的鱼类动物,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鱼类的一组是( )
    A.比目鱼、带鱼、章鱼B.鲳鱼、娃娃鱼、章鱼
    C.鲫鱼、金鱼、草鱼D.青鱼、鳙鱼、鳄鱼
    3、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生物材料,能在细胞内看到叶绿体的是( )
    A.成熟的西红柿果肉细胞B.人的肌肉细胞
    C.洋葱根尖细胞D.菠菜的叶肉细胞
    4、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5、小明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虎]头[蛇]尾B.[鹬][蚌]相争
    C.[蛛]丝[马]迹D.[鸡][犬]不宁
    6、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b表示氧气扩散过程,c,d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
    B.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依次是a,b,c,d,最后完成呼气过程
    C.a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D.C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人左心房
    7、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号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狼B.草→昆虫→青蛙→蛇
    C.蛇→青蛙→昆虫→草D.草→蝗虫→鸟→细菌和真菌
    9、小明帮父母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种子,你认为这是因为( )
    A.水分不足B.光照不足C.传粉不足D.无机盐不足
    10、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
    A.打“呵欠”会传染B.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同学想睡觉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11、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肾单位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收集管、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B.由肾小管、肾小囊、肾小球组成
    C.由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组成
    D.由入球小动脉、肾小囊、出球小动脉组成
    12、人溺水后易因窒息而死亡,溺水后所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13、小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14、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小肠长约5-6米B.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C.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1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
    16、血液属于哪种组织 ( )
    A.上皮组织B.神经组织C.结缔组织D.肌肉组织
    17、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B.阳光C.土壤D.空气
    18、下图甲表示屈肘动作,图乙表示投篮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
    B.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
    C.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
    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
    19、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
    A.胃液、胆汁、胰液B.唾液、肠液、胰液
    C.胆汁、肠液、胰液D.唾液、胃液、肠液
    20、下列不是生物特征的是( )
    A.能生长B.能繁殖C.会活动D.能对刺激发生反应
    21、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温暖气体B.湿润气体C.清洁气体D.交换气体
    22、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已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D.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23、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陆生脊椎动物B.都属变温动物
    C.所产的卵都有卵壳D.发育过程都经过变态发育
    24、为了观察叶片的结构,需要将叶片制作成临时玻片标本,该标本属于( )
    A.临时装片B.临时切片C.临时涂片D.永久涂片
    25、扬子鳄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B.细胞→组织→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分泌胆汁的器官是________,能储藏胆汁的器官是_______。
    2、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维生素。
    3、绿色植物的四大类群中,________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4、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和_______规律的科学.
    5、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气孔是由两个______________所构成。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洋葱的叶出现了管状和鳞片状两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2)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3)乙图是甲图________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参与叶片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号)运输的。
    (4)若要改变显微镜下丙图的亮度,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镜和________来完成。
    2、下图分别为一片麦田和收获的麦粒,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麦田中的小麦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合成____________,并释放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季节,小麦植株吸收的绝大部分水都通过某一生理活动散失掉了,则该生理活动是指____作用;小麦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区。
    (3)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天气,可将小麦堆放起来,并用塑料布遮盖。一段时间后,发现麦垛内部的温度较高,这是因为小麦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匆匆地跑出教室,直奔餐厅。同学们看到了饭菜的颜色,闻到了饭菜的气味,尝到了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了馒头的温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同学们由明亮的室外进入相对较暗的餐厅,瞳孔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以便进入更多的光线。
    (2)能够看到饭菜的颜色,是因为光线经过[ ]____的折射,在[ ]____上成像,并最终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形成了视觉。
    (3)能够听到下课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 ]_____的振动,刺激了[ ]__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并最终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产生了听觉。
    (4)看到饭菜的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菜的味道,手指感觉到馒头的温热,都是靠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感受器获取信息,这些感觉最终都是在_______形成的。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萌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村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______,装置B______。
    (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______(填结构名称)散失的。
    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图三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
    (3)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______]______的强度大于[______]______的强度,此时段植物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种。
    (4)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______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
    2、下面图示中,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_ 。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象,如果要将图中1处移至视野中央,那么玻片应该往________移动。
    (2)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象。你认为[ 3 ]是______血管,[1]是 ________;[2]是________血管,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当我们身体内有了炎症,图3中[ ]_______的数量会增多,A是_____,A与C在结构上的区别是C有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请阅读以下资料:
    资料一:原来人们都以为植物是“吃土”长大的。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对此提出了质疑,他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把棵2.5千克的柳树一苗种在盛满土的木桶里,每天只用雨水浇灌,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0.1千克。
    资料二: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①他分别把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只小白鼠放在各自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蜡烛熄灭、小白鼠很快死亡:②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玻璃罩里,发现蜡烛没有熄灭;③再将一盆植物和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发现蜡烛能继续燃烧,小白鼠能正常地活着。
    请回答相关问题:
    (1)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的__________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他忽略了__________也是合成有机物的原料。
    (2)普利斯特利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3)为了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的影响,一研究小组开展了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注:不考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①据图,A点和B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当光照强度大于P点时,继续增加光照强度__________(会/不会)提高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②根据该实验的条件和结果,若要使该植物达到最高光合作用强度,最佳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的组合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C
    3、D
    4、C
    5、D
    6、A
    7、B
    8、B
    9、C
    10、B
    11、B
    12、A
    13、D
    14、B
    15、B
    16、C
    17、A
    18、B
    19、B
    20、C
    21、D
    22、C
    23、B
    24、B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肝脏 胆囊
    2、糖类 水 无机盐
    3、藻类
    4、生命现象 生命活动规律
    5、叶 保卫细胞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适应 叶绿体 管状叶 ③ 光圈
    2、二氧化碳 有机物(或“淀粉”) 氧气 蒸腾 成熟 呼吸
    3、变大 4晶状体 7视网膜 8鼓膜 10耳蜗 大脑皮层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变浑浊 不变浑浊 气孔 C 光合作用 A 呼吸作用 3 18
    2、清水 低 左上 静脉 动脉 毛细血管 红细胞单行通过 C白细胞 红细胞 细胞核 凝血和止血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无机盐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不会 Ⅰ、P 题序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精编】: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精编】,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精编):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题(精编),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精编】: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精编】,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