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完美版)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完美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人类的活动会对鱼的生存造成影响的是( )
A.向水域中排放生活污水B.向水域中排放各种工厂污水
C.农田中农药和化肥随雨水流入水体D.以上三项都是
2、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3、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
4、蛔虫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下列哪项特征与它的寄生生活无关( )
A.体表有角质层B.有口有肛门C.生殖器官发达D.消化管结构简单
5、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日出日落B.潮涨潮退C.花开花谢D.春去秋来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非生物成分
7、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溶解叶绿素的是( )
A.B.
C.D.
8、图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浓度,从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
A.1-2-3B.2-1-3C.3-2-1D.3-1-2
9、洋葱根尖的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结果是( )
A.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B.形成两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C.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减少一半D.形成一个细胞,遗传物质不变
10、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实验中的变量应是( )
A.光B.湿度C.温度D.空气
11、下列哪种腺体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 )
A.胰腺B.唾液腺C.垂体D.性腺
12、细胞最先开始分裂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膜
1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典型生态系统
B.影响该生态瓶里小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C.该生态瓶里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D.该生态瓶里可以建立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真菌
14、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它们具有( )
A.分生组织B.营养组织C.保护组织D.输导组织
15、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
16、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内,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
A.一层B.二层C.三层D.四层
17、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下列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
B.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
C.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D.多利用大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
18、如图是人体三种血管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布最广的是①,其次是③,最少是②
B.管壁最厚的是①,其次是②,③最薄
C.②内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进行物质交换
D.①中流动的血液一定是动脉血
19、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20、有些同学只爱吃肉,不爱吃水果和蔬菜,常此以往会造成身体缺乏( )
A.蛋白质和维生素B.脂肪和无机盐
C.维生素和无机盐D.蛋白质和脂肪
21、“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的生长发育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2、克隆羊“多莉”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核( )
A.能合成有机物B.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C.能控制物质进出D.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23、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的鱼B.池塘中的水
C.池塘中所有的植物D.一个池塘
24、大豆、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分别来自( )
A.子叶、胚乳B.胚芽、胚根C.胚根、子叶D.胚轴、胚芽
25、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 )
A.米饭B.青菜C.瘦肉D.水果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____________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______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前者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
5、正常人既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也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由于眼球的睫状体能调节__________的曲度。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小明对自己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以及成长中的一些现象感到很困惑,请你参照下图,利用所学知识给他解惑。
(1)小明新生命的起点是图1中的[ ]___________,产生A的器官是图二中[ ]___________,A和B结合的场所是[ ]___________。
(2)_________移动到子宫内膜上,并附着在此,这就是怀孕的开始。
(3)胎儿通过 ____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上述器官经母体排出。
(4)胎儿在母体内生活40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此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5)小明发现自己喉结突出,长出胡须,这是在______________作用下出现的。
2、如图是五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E与A、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E无_____结构,仅由⑩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⑨_____构成。
(2)A与B、C、D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无_____,因此属于_____(选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3)以上生物中可以通过产生图D中的a来繁殖后代的还有_____(填序号)。
(4)制作馒头、甜酒时都要利用到图中的_____(填序号)。
(5)由于以上生物体内都无_____,所以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_____。
3、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几天后,2号种子萌发了,5号种子没有萌发。根据这一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_____。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应选择编号_____和2的种子做对照实验。
(4)3号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_____。
(5)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馒头是中国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当我们咀嚼馒头时,会觉得越嚼越甜。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咀嚼馒头变甜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同学们推测咀嚼馒头变得有甜味是因为出现糖分的缘故,据此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步骤1的试管中滴入2~3滴碘液后显蓝色,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补全步骤2中的内容:1组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_,设置1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③步骤4中,滴加碘液后显蓝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组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部分实验步骤,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1是暗处理,它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2选择完整叶片对其部分用黑纸片遮光,遮盖黑纸片的目的是______。
(3)光照数小时后,摘下遮盖黑纸片的叶片,进行步骤3脱色,酒精的作用是______,加热至叶片变成______色。
(4)步骤4,滴加的液体是碘液,目的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
(5)本实验设置了对照,变量是______。
(6)本实验得到两个结论,分别是__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食肉的饮食习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不仅促进了脑容量的显著增加,还增强了人体对脂肪及蛋白质的处理能力,同时也大大改变了人类的消化系统。
植食性动物的小肠非常长,约为身体(躯干)长度的8~10倍,而且肠道壁多纹路皱褶,盘在腹中,可以减缓食物在肠道中的通过速度。肉食性动物,相对“简短”,小肠长度大约只相当于身体长度的3倍,而且没有很多皱褶。而我们人类的肠道长度是身高的4~5倍,介于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之间。
食物的消化不仅仅需要消化道、消化腺,还需要肠道中的益生菌。不要小看这些肠道益生菌,人体中大约含有100亿个益生菌,而人体细胞的数目才10亿,如果把这些益生菌排成一行,可以绕地球2周。
这些益生菌可以帮助我们分解难以消化的食物。而且,在食肉的进程中,肠道细菌也在和我们协同进化。比如在欧洲、北美地区,有些细菌在人类肠道里已经消失了,但在非洲一些以狩猎采集为生的部落中,人们体内仍有这些细菌。科学家从研究中发现,伴随着进食熟食、饮食精细化程度的加深、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人类肠道细菌种类已经逐渐减少了。
(1)人体中最主要的消化器官是_____。在这里,脂肪被消化为_____和脂肪酸。
(2)从文章中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从肉类食物中获取营养,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B.羚羊的肠道与躯干长度的比例,应小于狮子肠道与躯干长度的比例。
C.肠道中存在有大量的益生菌,帮助我们消化食物。
D.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群中,肠道益生菌的种类不一样。
(3)黑猩猩主要以植物块茎、树叶等为食,这些食物中富含植物粗纤维,需要纤维素酶进行消化分解。科学家们收集了黑猩猩和人类的肠液,测定了其中的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人类肠液中的纤维素酶含量____黑猩猩(填“多于”或“少于”),而蛋白质酶和脂肪酶的含量____黑猩猩(填“多于”或“少于”)。请你针对这一结果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D
3、A
4、B
5、C
6、B
7、D
8、A
9、B
10、A
11、A
12、C
13、D
14、A
15、B
16、B
17、B
18、C
19、C
20、C
21、C
22、B
23、D
24、A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分生区 伸长区
2、生物成分(部分) 非生物成分(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3、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4、神经元 反射
5、晶状体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C受精卵 1 卵巢 2 输卵管 胚泡 胎盘(和脐带) 分娩 雄性激素
2、细胞结构 遗传物质 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生物 BC C 叶绿体 异养
3、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胚 1 缺少充足的空气 种子数量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无甜味的淀粉发生变化。 证明淀粉的存在 2mL清水 对照 1、3 1组的清水中不含有淀粉酶,3组煮沸的唾液中的淀粉酶失活,1、3组试管的淀粉没有被分解,遇碘变成蓝色 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使无甜味的淀粉转变为有甜味的小分子糖类物质
2、使叶片内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运走、耗尽 形成对照实验 溶解叶绿素 黄白 淀粉 光照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小肠 甘油 B 少于 多于 黑猩猩的食物中富含植物粗纤维,需要纤维素酶进行消化分解 人类的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肉类,需要蛋白酶和脂肪酶进行消化分解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月考测试卷(完美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分析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