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常考六大题材之边塞征战诗(济南专用)(共32张PPT)
展开初识 边塞征战诗
燕歌行(节选)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赏析:战斗危急而失利的情况下,战士们不顾生死,奋勇杀敌,而将军们远离阵地寻欢作乐,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暗示了必败的原因。表达了对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的同情与批判。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本诗从写景入手,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意境高远,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秦汉以来无数将士献身边疆,至死未归。这是从时间、空间上描写战争的悠久、边塞的旷远。暗含着一种对战争久远不断的批判。 最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戍边将士虽然思乡,但戍守边防的责任不能归家的无可奈何(幽怨)。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本首诗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
使至塞上王维 〔唐代〕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凉州词王翰 〔唐代〕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边塞诗派介绍 汉魏六朝时已有一些边塞诗,至隋代数量不断增多,初唐四杰和陈子昂又进一步予以发展,到盛唐则全面成熟。该派诗人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最为知名,而高、岑成就最高,所以边塞诗派也叫“高岑诗派”。边塞诗主要描写边塞风光、战争和边塞军民生活,常表现战争带来的离别思乡,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个人遭际的悲愤等,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 边塞诗人除“边塞四诗人”(高岑、二王)外,还有王维、王翰、李白、李贺、卢纶等。
2.边塞诗写作特点 (1)题材广阔: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还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 的思家情绪等。
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3.边塞诗思想内容(重点识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景物的特点:雪景雄奇壮阔,雪后奇寒
表现的情感:送别宴的热闹,依依惜别的惆怅
作者简介: 岑参(约 715 年—770 年),出身于官僚家庭,后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 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744 年(天宝三载)也就是三十岁时中进士,授兵曹 参军。前后两次在 边塞共六年。
【探究思考】 1.诗中描写了两幅怎样的图画? 【明确】(1)漫天大雪图(前 10 句):大雪纷飞遍地银妆,雪天奇寒难以忍受,沙漠冰封愁 云惨淡。描写边地奇异风光,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 (2)雪中送别图(后 8 句):设宴饯别寄寓感慨,依依惜别无限惆怅。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2.赏析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比喻,以春天的梨花比喻冬天的雪,想象新颖奇特,既表现了塞外雪景的壮阔之美,又表达了作者对大雪到来的欣喜赞叹之情。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以景结情,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的无限惆怅之情。
2.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 胡天 牧马 还 ,月明羌笛 戍楼 间 。 借问 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 关山 。
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
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 ,汉族。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曾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 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永泰元年(765 年)卒,终年 64 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 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1.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两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C.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满关山的奇异景象。 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 C【解析】第三句是想象,是“虚”景。
【探究思考】 1.诗人通过写“听吹笛”,描写出了“塞上”一幅怎样的景象?(3 分) 【明确】寒霜后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的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边地一片 和平安宁的开朗壮阔景象。
【探究思考】 2.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 分) 【明确】①借吹奏的曲名《梅花落》的拆用,将笛声变成落梅的花片,四处飘散,色香洒满关山,以形写声。②由听曲而联想到故乡的梅花飘落之景,借景抒情,弥漫思乡的情调。③用想象中的笛音的美妙,与前两句胡天战士牧马而归、月夜吹笛的实景构成虚实相应的意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从军行① 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②,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①从军行:唐人以“从军行”为诗题,旨在标明诗歌题材属于“边塞”一类。②呼延将: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百战”“碎铁衣”表现战事频繁,主人公身经百战,铠甲已经破碎,可见其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B.“城南已合数重围”写守边将土的险恶处境:边城被围,退路受阻。严峻的局势为后面表现将领的英勇做了铺垫。C.“突营射杀呼延将”具体描写将领的英雄形象,在突围的战斗中射杀敌方大将,表现其“三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勇猛气概。D.全诗没有一字的豪言壮语,从头到尾都是叙述事情,交待过程,让人看到一位运筹帷幄、智勇双全、大破敌军的英雄将领形象。 D【解析】本诗写我军将领突出重围的雄壮场面,并没有“大批敌军”的事。
2.品析诗歌尾句“独领残兵千骑归”中“独”字的妙处。2.“独”,单独,独自。我方将领面对敌人的千骑重围,独自率领残兵杀开重围而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突出了将领的英雄形象。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请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示的画面。(2 分) 在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弥漫,使绵延千里的隐隐雪山顿显暗淡;矗立在荒漠中的一座孤城,与玉门雄关遥遥相望。2.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诗歌通过描写边地自然环境的恶劣、战争频繁而艰苦漫长,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凉州词 唐 王翰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③折杨柳,教人意气④忆长安。【注释】①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②阑:尽。③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④意气:情意。一作“气尽”。1.诗歌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示例:诗歌描写了边关将士夜闻笳声而触动思乡之情。
2.诗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分)示例一:诗歌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边关寒冷的、寂静的夜晚,笳声的响起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且悲凉的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这一景象,渲染了凄凉冷寂的氛围,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示例二:对比手法,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想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通过这一对比手法,更突出了战士们对家乡深切的思念。示例三:以动衬静。其他解析合理均可。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专题30:诗歌鉴赏之边塞征战类【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30:诗歌鉴赏之边塞征战类【精品课件】-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考点解读,重点考向,典例引领,跟踪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边塞征战诗课件: 这是一份边塞征战诗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初唐的热情与激愤,盛唐的昂扬与反思,中唐的哀愁与无奈,晚唐的休战与反战,宋的愤懑与哀痛,常用意象,虚实结合,边塞诗的情感主题,谢谢观赏,边塞诗的鉴赏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边塞诗和闺怨诗 课件: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边塞诗和闺怨诗 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主旨,惜别感伤,壮别感奋,思想情感,中晚唐,常见意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