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教学方案】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8 空气污染与保护 (共2份打包)教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案
      【教学方案】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1课时 参考教案.docx
    • 教案
      【教学方案】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2课时 参考教案.docx
    【教学方案】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1课时 参考教案第1页
    【教学方案】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1课时 参考教案第2页
    【教学方案】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1课时 参考教案第3页
    【教学方案】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2课时 参考教案第1页
    【教学方案】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2课时 参考教案第2页
    【教学方案】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2课时 参考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教学设计,文件包含教学方案空气污染与保护第1课时参考教案docx、教学方案空气污染与保护第2课时参考教案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能看懂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知道空气污染指数的主要内容。
    2.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3.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中学会概括和应用。
    4.通过对空气污染的危害性的了解,不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人人保护空气的责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2.学会看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
    【教学难点】
    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知道空气的质量如何?请同学们观看下面这份空气质量日报。注意观察上面包含了哪几项内容。
    【展示】播放温州2014年5月26日 AQI播报。

    【讲述】空气质量日报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状况,增强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促进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提问】那么空气质量日报包含哪几项的内容呢?如何根据空气质量日报判断空气质量的好坏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会对空气质量日报有系统的认识。
    【新课讲解】
    知识点一:空气质量指数
    【讲述】 空气质量指数 ( Air Quality Index 简称 AQI) 是一种用来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它是根据空气中的几种污染物的浓度,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出来 , 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展示】课件展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表,并让学生总结目前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指标。
    【讲述】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0~500并分成六个级别。指数越大,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越大。请同学们阅读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与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对应表,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知识点二: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展示】课件展示全球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让学生思考并体会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讲述】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目前已经发展成全球性的问题了。一个地区发生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往往会大大超过该地区。当前人类面临着温室效应、臭氧空洞、酸雨等一系列重大的区域和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回答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呢?酸雨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
    【讲述】氮氧化物、SO2等溶解在雨水中或雪水中形成了pH小于5.6的降水,酸雨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硫酸和硝酸。且pH越小,酸性越强。因为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所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较大,经检测,酸雨约占降水量的44.5%。酸雨不仅会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还会腐蚀建筑物,工厂和文化古迹等。
    【展示】展示酸雨腐蚀石雕和损害森林的照片。可播放视频:【科学博览】“酸雨的形成”。
    【总结】酸雨的定义、形成、危害和防治措施。
    知识点三: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臭氧吗?谁能写出臭氧分子的化学式。
    【讲述】臭氧是一种淡蓝色的、带有腥臭气味儿的气体。氧分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为氧原子,氧原子再跟氧分子结合形成臭氧。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气平流层(距地面10—50千米处),这里集中了大约90%的氧气。其中距离地面22~25千米处浓度最高,称为“臭氧 层。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臭氧层空洞?臭氧层空洞会带来哪些影响?
    【讲述】近些年来经科学家检测发现,大气中的臭氧层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尤其地球南北极上空臭氧层浓度明显下降,出现了“臭氧层空洞”。这是因为冰箱、空调等都要用到氟氯烃。氟氯烃是一种人造的有机化合物,它对臭氧层会造成破坏。臭氧层一旦遭受破坏出现空洞,就会使植物和动物的生态链发生变化,失去平衡,可能造成农作物歉收、气候异常,皮癌发病率上升以及某些物种灭绝等现象出现。
    【提问】那我们如何保护臭氧层?保护我们的环境呢?
    【讲述】世界各国目前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臭氧层被破坏。例如,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致冷剂、发泡剂、洗洁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随堂练习】
    1.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
    答案:D
    2.列选项中,不属于控制酸雨的措施是( )
    A.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 B.减少煤燃烧时污染物的排放
    C.减少生活、工业废水的排放 D.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答案:C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1.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
    2.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3.酸雨:pH小于5.6的雨水。 酸雨的形成原因: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 危害:危害渔业、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
    4.臭氧的来源、分布、臭氧的性质。5.臭氧层空洞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相关教案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优秀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节 磁生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节 磁生电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光合作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6节 光合作用教案,文件包含教学方案《光合作用》第1课时docx、教学方案《光合作用》第2课时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