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十一章第5节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学案 学案 5 次下载
- 第十一章拓展课 电路及其应用的综合问题学案 学案 3 次下载
- 第十二章第1节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学案 学案 3 次下载
- 第十二章第2节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学案 学案 3 次下载
- 第十二章第3节 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学案 学案 3 次下载
高中人教版 (2019)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满分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电流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即为电流的方向
B.电流的方向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C.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个矢量
D.在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解析 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电流虽有方向,但不符合矢量运算法则,不是矢量,而是标量;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源内部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故A、B、C错误,D正确。
答案 D
2.关于公式I=eq \f(q,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式中的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B.式中的q表示通过导体单位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C.比值eq \f(q,t)能表示电流的强弱
D.该公式表明电流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反比
解析 公式I=eq \f(q,t)中q表示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选项A、B错误;比值eq \f(q,t)表示电流的强弱,选项C正确;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gSv可知,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自由电荷的电荷量、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以及导体的横截面积,故选项D错误。
答案 C
3.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小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小,灯丝的温度较低。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大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也较大,灯丝的温度较高。已知一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1 A,则灯泡两端电压为2 V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可能是( )
A.0.5 A B.0.6 A C.0.8 A D.1 A
解析 灯泡电压为1 V时,灯泡的电阻为2 Ω,当灯泡的电压为3 V时,灯泡的电阻为3 Ω,所以电压为2 V时,电阻2 Ω<R<3 Ω,由I=eq \f(U,R)得此时的电流eq \f(2,3)A<I<1 A,故C正确。
答案 C
4.如图所示,P为一块半圆形薄电阻合金片,先将它按图甲方式接在电极A、B之间,然后将它再按图乙方式接在电极C、D之间,设AB、CD之间的电压是相同的,则这两种接法的电阻大小关系为( )
A.R甲=eq \f(1,2)R乙 B.R甲=eq \f(1,4)R乙
C.R甲=2R乙 D.R甲=4R乙
解析 将四分之一圆形薄合金片看成一个电阻,设为r,图甲中等效为两个电阻并联,R甲=eq \f(r,2),图乙中等效为两个电阻串联,R乙=2r,所以R甲=eq \f(1,4)R乙,所以B正确。
答案 B
5.两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电压恒等于10 V的直流电源上。某学生把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所示,电压表示数为6 V。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示数将( )
A.小于4 V B.大于4 V
C.等于4 V D.等于或大于4 V
解析 电压表接在R1两端,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则此时R2两端的电压为4 V。把此表改接在R2两端时,电压表与R2并联的阻值小于R2,电压表与R2并联的电路所分得的电压小于4 V。故选A。
答案 A
6.用相同的灵敏电流计作表头改装成电流表A和电压表V,分别将它们串联或并联在一起,然后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通电后关于指针的偏角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与电流表的相等
B.图甲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比电流表的小
C.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与电流表的相等
D.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比电流表的小
解析 图甲中由于电流表的电流计是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的电流计是串联在电路中,而串联电路的电流相等,所以由于电流表的定值电阻分流的原因,通过电流表的电流计的电流小于电压表的,所以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比电流表的大,故A、B错误;图乙中电压表和电流表是并联在一起的,两端的电压是相等的,由于电压表中的定值电阻的分压原因,电压表中电流计两端的电压小于电流表中电流计两端的电压,所以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角比电流表的小,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D
7.关于电流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B.某一导体内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D.电流的传导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解析 由电流的定义式I=eq \f(q,t)及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v可知,选项B、C正确。
答案 BC
8.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B.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银材料的电阻率比锰铜合金的电阻率小
D.金属丝拉长为原来的两倍,电阻率变为原来的两倍
解析 电阻率大表明材料的导电性能差,不能表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定大,因为电阻才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而电阻除跟电阻率有关外还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A错误;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正确;锰铜合金的电阻率比银材料的电阻率大,C正确;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一种电学特性,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D错误。
答案 BC
9.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 Ω,R2=12 Ω,R3=4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源提供的电压为10 V,内阻忽略不计,则( )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 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 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 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 V
解析 当cd端短路时,ab间电路的结构是:电阻R2、R3并联后与R1串联,等效电阻为R=eq \f(R2R3,R2+R3)+R1=eq \f(12×4,16) Ω+1 Ω=4 Ω,故A正确;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电路结构是:电阻R1、R3并联后与R2串联,等效电阻为R=eq \f(R1R3,R1+R3)+R2=eq \f(1×4,5) Ω+12 Ω=12.8 Ω,故B错误;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U3=eq \f(R3,R1+R3)E=eq \f(4,5)×10 V=8 V,故C正确;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等于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U3=eq \f(R3,R2+R3)E=eq \f(4,12+4)×10 V=2.5 V,故D错误。
答案 AC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灯不亮,已经确定是灯泡断路或短路引起的,在不能拆开电路的情况下(开关可闭合,可断开),现用一个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直流电流挡和欧姆挡分别对故障电路作了如下检查并作出判断(如下表所示):
以上操作和判断正确的是( )
A.1 B.2 C.3 D.4
解析 选直流电压挡时,红、黑表笔分别接高、低电势点,若指针偏转,说明a、b两点有电压,其他地方完好而a、b之间有断路;若指针不偏转,说明a、b两点电势相等,a、b之间必短路,1正确;选直流电流挡时,由于电流表内阻很小,当灯属于断路故障时,电路中电流可能较大,因此可能烧坏电流表或电源等。故一般不选用电流挡进行故障检测,2错误;选欧姆挡时,已启用欧姆表内电源,必须将外电路电源断开,故3错误;而4显然正确,故选项A、D正确。
答案 A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具体的解题步骤)
11.(8分)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Rx(阻值约4 Ω,额定电流约0.5 A);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
A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
电源:E1(电源电压为3 V);
E2(电源电压为12 V);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原理图。
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1.5 mm+27.8×0.01 mm=1.778 mm。
(2)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为使测量尽量精确,则电流表、电压表指针需达到半偏以上,又因待测金属丝的额定电流约0.5 A,所以电流表选A1,电源选E1即可。Rx阻值较小,电流表A1应用外接法,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答案 (1)1.778(1.776~1.779均正确) (2)A1 E1 电路原理图见解析图
12.(8分)某学生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使用的实验器材有多用电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及若干导线。
甲
乙
(1)先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100”挡,再将红表笔和黑表笔________,调整________,使指针指向“0 Ω”。
(2)再将调节好的多用电表红表笔和图甲中的________(填“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适当位置,欧姆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电阻为________kΩ。
(3)图甲中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 V,内阻为R1;0~15 V,内阻为R2),则R1________R2(填“>”“=”或“<”)。
答案 (1)短接 欧姆调零旋钮 (2)1 2.5 (3)<
13.(12分)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间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10 V时,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
解析 由题图乙可求得U=10 V时,电解液的电阻为
R=eq \f(U,I)=eq \f(10,5×10-3) Ω=2 000 Ω。
由题图甲可知电解液长为l=a=1 m,横截面积为S=bc=0.02 m2,结合电阻定律R=ρeq \f(l,S)得
ρ=eq \f(RS,l)=eq \f(2 000×0.02,1) Ω·m=40 Ω·m。
答案 40 Ω·m
14.(12分)如图所示,R1=2 Ω,R2=3 Ω,滑动变阻器最大值R3=5 Ω,则当滑动触头从a滑到b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最小值为多少?
解析 设触头上部分电阻为x Ω,则触头下部分电阻为(5-x) Ω,
上方支路的总电阻为(2+x) Ω,下方支路的总电阻为
(3+5-x) Ω=(8-x) Ω,
则电路总电阻R=eq \f((2+x)(8-x),2+x+8-x)=eq \f((2+x)(8-x),10)
由数学知识可知当2+x=8-x,即x=3 Ω时,R最大,电流表的示数最小
此时Rmax=eq \f(5×5,10) Ω=2.5 Ω,Imin=eq \f(5,2.5) A=2 A。
答案 2 A次序
操作步骤
现象和结论
1
闭合开关,选直流电压挡,红、黑表笔分别接a、b
指针偏转,灯断路;指针不偏转,灯短路
2
闭合开关,选直流电流挡,红、黑表笔分别接a、b
指针偏转,灯断路;指针不偏转,灯短路
3
闭合开关,选欧姆挡,红、黑表笔分别接a、b
指针不动,灯断路;指针偏转,灯短路
4
断开开关,选欧姆挡,红、黑表笔分别接a、b
指针不动,灯断路;指针偏转最大,灯短路
2021学年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本章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圆周运动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圆周运动本章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