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综合课件(共41页)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469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综合课件(共41页)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469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综合课件(共41页)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469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综合课件(共41页)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4698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综合课件(共41页)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4698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综合课件(共41页)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4698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综合课件(共41页)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4698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综合课件(共41页)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64698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综合课件(共41页)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病句综合课件(共41页),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例分析,语序不当,成分残缺,语义重复,修改技巧,不合逻辑,句式杂糅,七表意不明,方法指导,实战演练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记者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修改:记者到学校采访到了张老师的许多事迹。
1、我国粮食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修改:我国生产的粮食,现在已经自给有余。
3、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守则》的内容。
2、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修改:他出生在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1、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修改:去掉“从”和“中”。(“通过”“ 在”“当”等词和 “使”同时出现在句中,要考虑是否缺乏主语)
1、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修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当务之急。
2、在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统。
分析:“国际”即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后面的“间”字多余。
注意容易重复的词语: “约……左右” “津津乐道地谈论” “更加变本加厉” “让它任其自然”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从心里发自肺腑” “显得相形见绌” “一气呵成地写就” “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
1.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是成功与否的关键。 2.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修改:删去“与否”。 (前后矛盾)(常见的词如 “有无”“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
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修改:我们的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分类不当)
修改:删去“不”。(否定不当)(“防止”“ 禁止”“ 忌”“ 忘”“ 避免”等词语后是否有否定副词,要考虑是否把意思说反了。)
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 例如: 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中一种。)
1、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修改: “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杂糅在一起,用一个即可。
2、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秸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修改:要么用 “主要成分是……等”,要么用“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杂糅在一起。
1、王明发现张华正在和他的同学探讨问题。
修改:我要自己炒肉丝吃。(我要一碟炒肉丝。)
步骤: 一读、二提、三改、四查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 。二提:主干提取。从而辨析句子是否有错误。(抓主要动词)三改: 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
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 换(更换不恰当的字词)。
(2009河南中招)(2)材料三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修改意见:
把“发扬”改为“发挥”
(2008河南中招)(2)材料二中的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1.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修改意见:2.这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得规范美观,而且还要求会认会写。修改意见:
1删去“随着”或“使”。 2把“写得规范美观”与“会认会写”调换位置。
(2006河南中招) 河南省共有包括豫剧、戏剧、曲剧、少林工夫等在内的22个项目入选,反映了河南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的深厚文化积淀。画线句有语病,请改正:_________(2分)
删去“戏剧” (不合逻辑-分类不当)
实 战 演 练(一)
修改下列病句: 1、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2、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3、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4、近视眼发生的几率很高,我们应该在平时养成用眼卫生。 5、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1、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一只狗在一只麻雀看来该是多么大的怪物啊! C.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 人的道理。 D.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扬州市歌《茉莉花》具有鲜艳的地方色彩。B、英法帝国主义联军烧毁并洗劫了举世闻名的圆 明园。C、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难免犯错误。D、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3、没有语病的是( ) A. 生物学专家给大家讲了有关许多人类起源 的知识。 B.讲台一边站着一位同学。 C. 他这个人有不少值得表扬。 D. 我把成功的经验,向他做了详细地介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 竞赛。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A.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行径。B.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C.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初中生巧妙识别病句的十种方法
1 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时,要看是否缺少主语。
通过读了徐迟的,使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美德教育。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修改意见:句,将“通过” 去掉句,将“由于”去掉
2 发现句中有并列结构(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并列等)时,要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不当。
牛得粮到商店买了牙膏、牙刷、毛巾和日用品。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言。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牛得粮到商店买了牙膏、牙刷、毛巾等日用品。我们要认真听取并讨论王校长的发言。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
3 发现具有两面意思的词语(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时,要看前后是否对应。
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结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必须会使用电脑,必须会驾车,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各行各业的人才。修改: 两句子,都去掉“能否”
4 发现句中有否定词时,要看它们是否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
由于管理混乱,监督无力,全国各大酒厂不止一家没丢过上万份指标。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修改: 句,去掉“没”字 句,去掉“不”字
另外:有一些词语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定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带否定词语,如果带了,意思就会截然相反。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的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解析:“防止”和“避免”起到否定作用修改:两句都去掉“不”字
5 发现句中有“对”“对于”“关于” 等词语时,要看他们是否混用,或主客是否颠倒。
关于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中消协将分别给与点评,即使曝光。克隆技术、非典和禽流感这类概念对尚属幼稚的小朋友是陌生的。修 改:句,将“对于”“关于”混用了,应将“关于”改为“对于”句,主客颠倒了应该为“尚属幼稚的小朋友对克隆技术、非典和禽流感这类概念是陌生的”或“克隆技术、非典和禽流感这类概念对于尚属幼稚的小朋友来说是陌生的”。
6 发现代词时,要看是否指代不明。
例如: 欧阳俊义推开房门,看见哥哥和他的女朋友正在促膝谈心。分析:句中“他的女朋友”是指谁的女朋友,搞不清楚,但了指代不明的错误。修改:将“他的”去掉即可
7 发现数词或表约数的词语连用,看是否造成矛盾。
例如 日本磁悬浮列车每公里成本达9亿元人民币以上,德国磁悬浮列车超过4亿元,国内现有磁悬浮列车也在2亿左右。分析并修改: 该句中“达9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达”和“以上”矛盾,可以将“达”改为“在”,或者将“以上”去掉。
8 发现“是”表判断的句子时,要看主宾搭配是否恰当。
他的籍贯是河南鹤壁人。春天的杭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分析修改:句,主语是“籍贯”,而宾语是“人”,搭配不当,可改为“他的籍贯是河南鹤壁”或“他是河南鹤壁人”。句,主语是城市“杭州”,宾语是“季节”,搭配不当,主宾不一致,可改为“杭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9 发现缩小,减小,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时,要看是否犯了不合逻辑的毛病。
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这种模型的赛车是按国际一级方程赛车式样仿真缩小30倍而成,从外观看,并不比玩具汽车大多少。分析:缩小,减小,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是不符合逻辑的,这些词语往往与百分数或分数相搭配。如:减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缩小了三个百分点等。修 改:句,将“两倍”改为“二分之一” 句,将“30倍”改为“三十分之一”
10 发现“不管”或者“尽管”时,要看是否将两次无用。
例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到极点。 分析:“不管”后面的词语是不确定的或选择性的,常带有“怎样”“多么”“或者”“还是”等词语; “尽管”后面的词语是确定的,不能有选择性。 修改:将“不管”改为“尽管”
11、发现关联词,看是否出现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错位等毛病。
例1、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 例2、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例1属于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应将“就”改为“才”; 例2、犯了关联词语错位的毛病,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该句就应该将“即使”移到“文字”前,否则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综合运用专题八病句辨析与修改课件,共20页。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病句专题复习课件(共26页),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搭配不当,方法小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真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病句专题复习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纲解读,真题导航,命题解密,原则方法,判断方法,病句类型,实战演练,高分策略,修改技巧,模拟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