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18 盐到哪里去了备课ppt课件
展开《盐到哪里去了——糖化了》教案
教学内容:
《糖化了》一课源于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盐到哪里去了》中的活动1:混合,即把物质和水混合后认识“溶解”现象。
教材分析:
《盐到哪里去了》是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有趣的变化”单元第二课。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和生物变化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物质的变化,包括两类:单纯形态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又可以分为可逆的变化和不可逆的变化。
《盐到哪里去了》这一课则主要围绕可逆的变化展开探究活动,活动1“混合”和活动2“分离”是两个互为可逆的变化。活动1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记录等探究过程,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固体物质与水混合后,变化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变化的状态分成两类,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初步了解溶解现象。学生在三年级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了水的特点和水的流动特性,在此基础上开展本次探究活动。
学情分析:
1. 学生在三年级曾经观察认识了水的特点——无色、无嗅、无味、透明的液体,在生活中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关于物质进入水中后的变化的生活经验,知道一些物质进入水中会使水变浑浊,如沙子、泥土;而另一些物质,如糖放进水里后会看不见了,而水则具有了该物质的特性——变甜,学生在表象层面上把这种变化称为“化了”、“溶化了”、“溶解了”,但真正的溶解是怎样一种变化过程,因为变化的缓慢性、微观性导致学生观察不仔细,很少有学生能真正说出、理解溶解的变化过程。
2.四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处在转折时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开始形成。因此,应当精心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并通过分析现象展开推理想象,将思维引导到水中物质颗粒的微观世界,从而帮助学生比较顺利的建构“溶解”概念。
根据以上分析,制定本次探究活动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1.能预测各种物质与水混合后的结果。
2.正确操作,认真观察;并通过分析现象,合理想象,建构“溶解”概念。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相互协作的精神。
知识目标:能用自己话说明溶解的含义。
STSE目标:能根据所学溶解知识,判断生活中的溶解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不同物质进入水中的变化过程,并根据其变化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观察现象,通过分析现象进行想像推理,建构“溶解”概念。
三.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分组材料一套、绿茶一杯、
分组材料:砂糖、盐、面粉、沙、高锰酸钾分装在试管中,各一份;
试管(1-5号)、玻璃棒(1-5号)、烧杯(1-5号、分装有50毫升纯净水);
小盘子1个、镊子1把、试管架1个、加热盘1个、抹布一块。
四.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游戏引入 师:在课前和同学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非常喜欢吃糖,今天,我们就围绕糖来开展研究。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小竞赛: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碟砂糖,请各小组以最快的速度找出一粒你认为最小的糖粒。
师:谁来说说你们组找到的糖粒有多小?
师:不管你们找到的糖粒有多下,它还是看得见的。老师还有办法能使糖粒变得更小,甚至是看不见的。你有方法吗?
|
活动:找糖粒
生:像沙粒那样小、像蚂蚁头大小……
生:拿东西捻捻它、放在水里
|
在课前和学生交流,使得课前引入更自然。
砂糖使学生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调味品,对于它的甜味学生很熟悉,但是很少有学生能仔细观察过砂糖的外观及大小。利用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找出 “最小”的糖粒并且用语言形容出来,将观察的重点引向颗粒大小为后面观察并想象糖粒进入水中后颗粒的变化做铺垫。
虽然学生找到的糖粒很小,但是教师引导“仍然看得见”,怎样使它“更小,看不见”调动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放进水里,从而引出研究内容,并为后面的观察想象指引方向。 |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糖放在水里就看不见了。可是糖到了水里为什么就看不见了呢?
师:有同学说糖“化了”,那“化了” 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变化?糖又 “化成”什么样子的了?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探究,糖进入水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实验探究 1.糖溶解实验,学习实验、观察方法 (1)讲解实验方法 师: 要想知道糖进入水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需要我们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一起来看实验方法:(实验记录表附后) Ppt:实验方法 1.把砂糖倒入1号烧杯中。 2.先不要搅动,仔细观察砂糖进入水中有什么变化?记录现象。 3.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轻搅拌,注意玻璃棒不要碰着杯壁和杯底。一边搅动一边观察砂糖和水的变化?记录现象。 4.搅拌结束后,再次观察砂糖和水的变化。记录现象。
师:你认为这个实验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2)实验观察 (教师巡视,重点指导学生观察砂糖进入水中的颗粒变化。)
(3)汇报整理,推理想像,形成初步认知 师:刚才实验中同学们观察非常仔细,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变化,谁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
生:化了、溶化了……
生:糖没有了、化了、溶解了
生:先不搅动观察;搅拌方向,不碰撞……
小组活动:糖溶解实验 | 大多学生能说出“糖化了,溶解了”,但是这只是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溶解”到底是怎么一种变化学生仍然不是很清楚,这是后面实验观察想象的重点和难点。
反复追问“化了”是怎么回事,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还是说不清楚,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学生充满兴趣进行研究。
准确的实验方法是正确操作、正确现象的基础,利用课件将实验方法分解,让学生自己找出重点步骤,强化注意事项和观察方向,并指导学生规范的进行搅拌操作。
|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汇报时请按照“糖是…(什么样的),刚放进水中…,搅拌时…,最后…”的过程叙述变化。
师:小组内同学有没有补充? 其他小组同学有什么发现?
师: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把砂糖放进水里后出现了什么变化?最后水有什么变化? (如学生不能说出砂糖颗粒的变化,则进一步引导:砂糖到水里产生的细纹纹、粘稠的丝丝,这说明糖的颗粒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变的更大了还是更小了?)
变小了,小到什么程度? (板书:极小的微粒)
糖到了水里虽然变得颗粒很小,看不到了,可实际上糖还在不在水里?怎么知道的?
师: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喝糖水的时候,每一口都是甜的,这说明糖的极小微粒在水中是怎样分散的?(板书:均匀分散。)
现在谁来完整说说,砂糖进入水中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说的真好,谁还能再说一说?
2.多种材料实验,比较分类 师:刚才我们观察、分析了糖进入水后的变化,其他的物体放进水中会不会也像糖一样,颗粒变小,最后看不见,均匀分散在水里呢? 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有食盐、面粉、沙、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是一种化学药品,深紫色的颗粒,大家猜一猜,高锰酸钾放进水中会不会发生和糖类似的现象? 下面我们就按照糖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
生:刚放进水里沉在水底,搅拌时有细纹纹跟着水转,最后糖看不见了,水变甜了。 ……
生:变小了
生:看不见的程度
生:在水中,尝一尝
生:哪里都有、在水的各个角落
生:砂糖进入水中颗粒变小,看不见了,均匀分散在水里,水变甜了 ……
生:会、不会
| 由于在前面强调了开始时不搅拌观察,所以很多学生注意到了砂糖颗粒变成细小微粒后随水流扩散时的丝丝粘稠状态,一直到最后砂糖看不见了,水变甜,为学生后面的推理想象积累丰富的感性信息。
在游戏引入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砂糖颗粒大小,在总结时仍然引导学生始终围绕颗粒大小的变化进行思考,这就是学生思维发展、形成溶解概念的过程。
学生最初表述的语言是不规范的,但却是学生最真实的体会和感知。
利用观察现象进行“颗粒变小”的想象,利用生活经验建立“均匀分散”的认识,学生获得的信息是零散的,需要教师引导将其综合起来构建完整的变化过程。
单独一种现象或物品没有足够的建立概念信服力,给学生提供多种物品实验后,才能分类,建立概念。 高锰酸钾学生第一次接触,因为用量很少,只有很小的一粒,不易观察,略作讲解。 |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Ppt:实验提示 1.每次选择食盐或面粉等一种材料放在水中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结束后再换用另一种材料进行第二次实验。 2.每次实验选用不同的烧杯和对应的玻璃棒,注意不同材料的实验烧杯和玻璃棒不能混用。 3.实验结束后想一想,哪些材料进入水中发生了和糖类似的变化?哪些没有?
(巡视,重点指导学生按照最后得变化进行和糖的比较分类)
师:谁来说说,食盐、面粉等材料进入水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师:哪些材料进入水中发生了和糖类似的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面粉、沙为什么不和糖分成一类呢? (实物投影:溶解一组、不溶解一组)
3.盐水分离,逆向印证 师:在刚刚汇报时还有同学说盐没了,到底盐还在不在水里?我们再来做一个小实验,亲眼看一看。 Ppt:用玻璃棒蘸取不同位置的盐水,点一滴放在加热盘中央的铝箔纸上。观察有什么变化?
师:你看到了什么?
这说明什么?
|
小组实验
汇报:食盐……、面粉……
讨论 汇报:食盐、高锰酸钾;颗粒变小、看不见了、水咸了/变紫了
生:沉淀或漂浮说明没有均匀分布、面粉水很浑浊说明颗粒没有变小
实验
生:盐出来了
生:盐还在水中,只是变成了特别小的颗粒看不到了、水里哪都有盐 |
在交流补充过程中,学生对每种物品浸入水中的变化形成共识,为分类做准备。
学生在分类时有的把盐和糖分为一类,而高锰酸钾因为水变成淡紫色而分成另一类,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以颗粒大小的变化形成一致认识。面粉和沙从反面强化“颗粒变小”和“均匀分散”的特点。
高锰酸钾使水变成淡紫色证明还在水中,而盐有的学生仍然用“没了”形容,说明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颗粒微小看不见,仍然存在”,利用分离实验逆向验证盐分的存在,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溶解”概念。
|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三.归纳概括,建立概念 师:现在,谁来概括的说说,糖、盐、高锰酸钾进入水中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ppt)像糖、食盐、高锰酸钾这样,进入水中变成极小的颗粒,均匀分布在水里,这个变化的过程叫做溶解。 糖、盐,高锰酸钾就是易溶解于水的物体,而像面粉、砂这样在水中会发生浑浊、沉淀的就是不容易溶解的物体。
四.实践应用 师:溶解在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想一想,在哪里都用到了溶解?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溶解在生活中的例子,我们中国人是最讲究喝茶的了,大家看,这茶叶冲到水中并没有减少,可是茶汤变色了,清清亮亮的,这说明什么? 我们生活中许多物体都不是单一成分的,正因为茶叶中的有益于身体的物质溶解在水里,才能被人体吸收。 五.拓展延伸 师:其实,溶解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下面看看课下还可以开展哪些研究。 Ppt:关于溶解,参考选题 1、试着用身边材料,制作一个食盐溶解于水的模型。 2、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
生:颗粒变小、均匀分布在水中,水变咸或甜或变色
讨论 汇报:做菜放盐、放味精……
生:茶叶中有些东西溶解在水里了 | 在前面观察想象验证基础上,学生比较好的掌握了溶解变化的特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溶解” 的变化过程,再引导学生规范表述。
物体在水中的溶解是相对的,“容易溶解”和“不易溶解”,不用特意指出来但是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而且澄清和透明与沉淀和浑浊这两种不同现象为学生区分易溶解物和不易溶解物提供分辨模型。
通过茶水引导学生认识大多物品并非单一成分,其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另外由此将溶解引导到人体的生理活动,更广泛的拓展了学生对溶解的认识。
难易不同的拓展选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
五.课后反思
1.本课知识点是将物质和水混合后根据在水中变化的状态不同分类,认识“溶解”现象,建立“溶解”概念。溶解实验是一个定性实验,即研究物质是否具有溶解于水的性质,沙粒放入水中即使搅拌的次数再多它也是不溶解的,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按照教材设计的那样进行对比实验。但是在材料的准备上控制药品的量,使砂糖、食盐、面粉、沙粒从视觉上大致一样,同时又保证砂糖、食盐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溶解。另外,为了是现象区分更分明,反复清洗沙粒去除土末,使得沙粒放进水中后水仍然能保持清澈。
2.因为砂糖颗粒大小比较均匀、也比较好观察,所以选用砂糖作为课前引入。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观察了砂糖颗粒的大小,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放进水中会看不见,这个“看不见”酒精是没了还是变成其他状态了,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带着问题开展研究。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溶解实验,所以占用比较多的时间,操作指导、以及观察指导比较详细,为学生推理想象砂糖颗粒的变化以及后面食盐等实验奠定基础。
在做完砂糖溶解实验后,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了现象:颗粒大——粘稠细丝——颗粒变小——看不见——水变甜,并进行推理想象:颗粒变小至看不见,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但是并没有急于给出学生“溶解”的概念。随后进行多种材料实验,以砂糖的变化为标准分类,找出相同的变化规律——颗粒变小看不见、均匀分布、水具有该物质特性。为了验证看不见的食盐是否还在水里,又安排验证实验,当学生把盐水点滴在加热盘上3、4秒钟后,白色的食盐颗粒析出,深刻的印证了盐分还在水中,同时也渗透了变化的可逆性。最后引导学生完整叙述砂糖、食盐、高锰酸钾进入水中的变化,引导学生将零散的信息整合,从而引出“溶解”概念。同时澄清、透明与沉淀、浑浊这两种不同现象为学生区分易溶解物和不易溶解物提供判断模型。
通过这样的观察、思考、想象、验证使得学生对溶解的变化过程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所以在列举溶解生活实例时有学生提出咖啡溶解于水时,就有很多学生提出反对,指出冲好的咖啡浑浊、不清透所以没有完全溶解,只是其中的一些成分溶解于水,如糖分。通过学生能够自己辨析可以看出学生对溶解的变化过程是比较好的理解了,探究活动扎实有效,而这则得益于学生的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有依据想象。
小学18 盐到哪里去了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18 盐到哪里去了课堂教学课件ppt,共4页。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18 盐到哪里去了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冀教版四年级下册18 盐到哪里去了评课课件ppt,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