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上海市2022年初三各区一模化学试卷+答案
- 2022年上海市宝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带详解 试卷 9 次下载
- 2022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带详解 试卷 13 次下载
- 上海市2022届普陀区初三中考化学一模卷带详解 试卷 12 次下载
- 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带详解 试卷 7 次下载
- 2022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带详解 试卷 11 次下载
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带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带详解,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五、选择题(共20分)(21~34题为单项选择)
1. 火箭发射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运输火箭B. 组装调试C. 燃料注入D. 点火发射
2. 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水B. 液氧C. 氢氧化钙D. 空气
3. 属于溶液的是
A. 八宝粥B. 汽水C. 珍珠奶茶D. 蒸馏水
4. 配制溶液用的仪器是
A. 烧杯B. 酒精灯C. 铁架台D. 蒸发皿
5. 荧光粉原料氮化锶(Sr3N2)中N化合价为-3,则Sr化合价为
A. -2B. -3C. +2D. +3
6. 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出白光的是
A. 碳B. 镁带C. 铁D. 硫
7.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改变的是微粒的
A. 大小B. 种类C. 间隙D. 化学性质
8. 有三重含义的符号是
A. H2OB. 2HC. O2D. Cu
9. 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 碳60B. 活性炭C. 木炭D. 焦炭
10. 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气焊B. 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C. 干冰用于灭火D. 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11. 氧元素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是
A. 氯酸钾分解B. 水电解C. 磷燃烧D. 分离空气制氧气
12. 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基本物理量B. 摩尔质量就是指1ml物质的质量
C. 物质的量就是微粒的数量D. 1ml任何物质含6.02×1023个微粒
13. 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解水化学方程式是B.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 自来水生产中用明矾做消毒剂D. 电解水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2:1
14. 有关CO2、CO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35~37每题均有1~2个正确选项)
15. 关于粗盐提纯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粗盐可以放在烧杯里称量B. 湿润的滤纸用手指轻轻按压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C. 蒸发皿加热时需垫石棉网D. 称量粗盐质量的目的是计算所需水量和精盐产率
16. 如图所示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由甲可知,约占空气质量的21%B. 由乙可知,燃烧一般需要与氧气接触
C. 甲、乙实验中,均采用了控制变量D. 甲、乙实验中,水的作用完全不同
17. 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B. 化合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元素以化合态存在的物质是化合物D. 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元素种类划分
六、简答题(共30分)
18. 感悟化学应用之广
(1)“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冰箱中放活性炭除去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3)我国率先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淀粉分解产物为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葡萄糖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______,90g葡萄糖中约含氧原子______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19. 赏析溶解度曲线之美
(1)当______°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等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2)t1℃时,分别将25g硝酸钾和氯化钾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______。
(4)t3℃时,将200g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氯化钾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质量分别为m1、m2、m3,则m1、m2、m3的关系为______(用“>”、“=”或”③>①
C. 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D. 烧杯③中析出固体质量为25g
20. 领略化学装置之酷
(1)实验室若用装置A制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若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气流平稳且氧气较纯,应选择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若用环保空塑料输液袋G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______(填“m”或“n”)端,复燃则满。
(2)实验室若用装置D制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关闭弹簧夹后,容器内压强______(用“>”、“=”或“”、“=”或”③>①
C. 只有烧杯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D. 烧杯③中析出固体质量为25g
【答案】(1)t2 (2) ①. 硝酸钾##KNO3 ②. 20%
(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4)m1=m2>m3 (5)D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析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在t2°C时相交,说明t2°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等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小问2详解】
t1℃时,硝酸的溶解度是25g,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5g,故该温度下,分别将25g硝酸钾和氯化钾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饱和溶液的是硝酸钾溶液,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小问3详解】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其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钾时,可通过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此时大部分硝酸钾会结晶析出,而氯化钾则会留在滤液中。故填: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小问4详解】
m1=m2,因为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则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时,析出的硝酸钾晶体的质量相等。又知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即说明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氯化钾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故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时,析出的硝酸钾晶体更大。即m1=m2>m3。
【小问5详解】
A、t3℃时,②中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100g,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的质量为50g,此时溶液中没有析出晶体,说明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50g,已知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2g,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故该物质为硝酸钾,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B、①蒸发100g水后得到②,此时无晶体析出,故②比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大;②降温析出晶体后得到③,故②比③溶质的质量分数大;t1℃时①中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是200g,溶质的质量是50g,通过A中的分析可知该物质是硝酸钾,已知硝酸钾在t1℃时的溶解度是25g,故说明此溶液为硝酸钾在t1℃的饱和溶液,③也是硝酸钾在③t1℃时的饱和溶液,故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即②>③=①,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C、根据B中的分析可知,①中的溶液也是饱和溶液,故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D、根据A中的分析可知该物质是硝酸钾,已知③中溶剂的质量是100g,又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5g,故100g溶剂中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是25g,即析出的固体的质量是50g-25g=25g,此选项表述正确。
故选D。
20. 领略化学装置之酷
(1)实验室若用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若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气流平稳且氧气较纯,应选择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若用环保空塑料输液袋G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______(填“m”或“n”)端,复燃则满。
(2)实验室若用装置D制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关闭弹簧夹后,容器内压强______(用“>”、“=”或“ ③. 设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
x=1g
答:理论上可以得到白色沉淀1g。
(3) ①. 溶液pH降低到7以下,说明生成了酸 ②. CO2溶于水已经达到饱和
【解析】
【小问1详解】
A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试管口未塞棉花,故应为氯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该反应需要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后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只有一种反应物,反应后生成了多种生成物,故属于分解反应;
若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气流平稳且氧气较纯,应选择装置组合是C和E,C装置中的分液漏斗能通过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滴加速率来控制氧气的生成速率;
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为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排水法收集氧气,即选择装置E作收集装置;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装置G收集气体,则氧气应从m端通入,然后从n端排出空气,故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n端的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集满。
【小问2详解】
该装置制取气体时,关闭弹簧夹,液体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再次打开弹簧夹时,液体与固体接触,反应开始,故该装置的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或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关闭弹簧夹后,容器内的气体越来越多,压强也越来越大,故会大于容器外的压强;
见答案。
【小问3详解】
从测得的pH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的pH降到了7以下,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
t2=t3时间段内,溶液pH不再改变的是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已达到饱和,二氧化碳不再继续溶解,也不再与水反应生成更多的碳酸。
21. 体验化学探究之旅
为验证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证明A处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仅从观察到D处出现了明显现象是无法判断B、C处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请简述理由______。
(4)实验结束后,欲探究A中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剩余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
乙同学认为将剩余固体A加水充分溶解,观察到有不溶物,也能判断剩余固体A的成分。可行吗?请说明理由______。
丙同学认为不使用酚酞试液和稀盐酸也可以确定剩余固体A的成分。请写出方法和结论______。
【答案】(1)B处粉末减少,C处黑色粉末变红
(2)
(3)B处未反应的CO2也能使D处石灰水变浑浊,干扰检验
(4) ①. CaO和CaCO3 ②. 不可行,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有不溶物 ③. 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若质量大于5.6g,则含有碳酸钙和氧化钙;若质量等于5.6g,则只含氧化钙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粉高温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B处粉末减少,C处黑色粉末变红,故填:B处粉末减少,C处黑色粉末变红。
【小问2详解】
C处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故填:。
【小问3详解】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即使BC处不反应,D处也会变浑浊,故填:B处未反应的CO2也能使D处石灰水变浑浊,干扰检验。
【小问4详解】
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能使酚酞变红色,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能生成气体,根据上述现象,判断剩余固体A的成分是CaO和CaCO3;
将剩余固体A加水充分溶解,观察到有不溶物,不能判断剩余固体A成分,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加水也可能有不溶物,不溶物不一定是碳酸钙,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设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氧化钙质量为x
x=5.6g
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若质量大于5.6g,则含有碳酸钙和氧化钙;若质量等于5.6g,则只含氧化钙;
故填:CaO和CaCO3;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加水也有不溶物;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若质量大于5.6g,则含有碳酸钙和氧化钙;若质量等于5.6g,则只含氧化钙。
A
组成
组成元素相同,但CO2比CO多一个氧元素
B
除杂
CO2中混有少量CO,可以用点燃方法除去
C
收集
都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
D
鉴别
可以用溶解性、点燃等方法鉴别这两种气体
A
组成
组成元素相同,但CO2比CO多一个氧元素
B
除杂
CO2中混有少量CO,可以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
收集
都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
D
鉴别
可以用溶解性、点燃等方法鉴别这两种气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带详解,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氢元素的符号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金属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 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甘油具有保湿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带详解,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带详解,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稳定,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