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第2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第2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中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所谓地球的“温室效应”是指( )
A. 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温度升高
B. 用塑料大棚提高棚内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生长
C.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使气温升高
D. 地球上空臭氧层遭到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过大气层照射在地球上
2.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和缓解温室效应危机的重要措施分别是( )
A. 人造含氟制冷剂的泄漏;采用无氟制冷剂
B. 煤、石油、天然气大量燃烧;营造森林绿地
C. 汽车和工厂排放的废气和烟尘;收取排污费,限令整改
D.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种植苔藓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硫
3.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环节( )
A. 大气中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到植物体内
B. 动物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摄食植物使碳进入到动物体内
C. 所有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工业排放,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得到补充
D. 大雨使二氧化碳越来越多
4.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B.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C. 提倡乘坐公交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D.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5.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
A. 完全来源于煤的燃烧 B. 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C. 植物呼吸作用的结果 D. 含碳燃料的大量使用
6.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 , 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 CO2是光合作用的唯一原料 B.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 D. 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
7.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图中CO2代表二氧化碳,H2O代表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①代表的是________作用;②代表的是________作用。
(2)图中③④分别代表哪类生物?
③代表的是________;④代表的是________。
(3)图中哪类生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 ________。
二、中档题
8.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四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
A. 碳循环 B. 氧循环 C. 氮循环 D. 水循环
9.“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10.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 B. 森林的减少对碳循环没有影响
C. 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D. 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11.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
12.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如图,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13.如图所示,如果甲是H2O和CO2 ,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是呼吸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 , 丁是光合作用
B. 乙是光合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 , 丁是呼吸作用
C. 乙是呼吸作用,丙是H2O和CO2 , 丁是光合作用
D. 乙是光合作用,丙是H2O和CO2 , 丁是呼吸作用
1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 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 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D. 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5.下图A~D是四个大小完全相同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我们观察到A~D四瓶中b端液面升高最明显的是( )
A. B.
C. D.
16.“水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两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微观的角度看,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从宏观的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组成的。
(3)从分子、原子及元素的角度看,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自然界“碳循环”中的“碳”是指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题
1.【答案】 C 2.【答案】 B 3.【答案】 D 4.【答案】 B 5.【答案】 D 6.【答案】 A
7.【答案】 (1)光合;呼吸(2)动物;细菌、真菌(3)绿色植物
二、中档题
8.【答案】 D 9.【答案】 B 10.【答案】 A 11.【答案】 B 12.【答案】 A 13.【答案】 B
14.【答案】 D 15.【答案】 D
16.【答案】 (1)氢原子和氧原子(2)碳元素和氧元素(3)水分子;二氧化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八年级下册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八下尖子生培优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解析docx、八下尖子生培优37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